96歲台灣老兵欲回湖南養老,無兒無女打電話給侄子:你還養我嗎?

2023年02月10日18:12:12 國際 2689

2019年9月3日,湖南常寧的一個村民接到一通電話,掛斷電話後,他的思緒久久無法平靜。

離家70年,遠在台灣了無音訊的大伯鄧雪桂突然喊話:「我沒錢,你還願意帶我回家嗎?」

96歲的高齡老人獨自一人背井離鄉,是他的孩子不贍養嗎?他的身上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最後被他的侄子接回老家了嗎?

記憶里的大伯

故事中被喊話的鄧友愛是湖南長寧人,那一天他接到了遠在台灣的大伯鄧雪桂的電話,開始了讓他記憶一生的時光。

鄧友愛印象中只在小時候見過大伯一次。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鄧友愛的家中收到一封來信,看到信的父親激動地哭了起來,年紀小的鄧友愛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96歲台灣老兵欲回湖南養老,無兒無女打電話給侄子:你還養我嗎? - 天天要聞

原來是離家42年的大伯有了音信,他只是偶爾從家人的談話中了解到,他還有一個大伯,遠在台灣,未曾見過,只是家人只要一提到他就會非常難過。

於是在鄧友愛的心裡,大伯是家中不能提起的存在。鄧友愛年幼的時候記得,大伯是家中不能提及的人,因為一提到他,奶奶便傷心得直哭。

直到她離世,都沒能見到鄧雪桂最後一面。這麼多年,家中認為鄧雪桂早已過世,還在鄧氏祠堂為他立了牌位。

但是這一切在接信的那一天改變了,因為在聯絡不發達的當時,遠在千里外的大伯沒有任何音信,家人們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此時能夠得到親人的消息,鄧友愛的父親連忙回信。

鄧友愛不知道的是,遠方的大伯鄧雪桂同樣每天都焦急地等待回信,在拿到信的那一刻他便忍不住流淚,這封家書他等了太久了,這封信就是催化劑。

於是這位65歲的老人拿出自己四十年的積蓄奔赴回家的路。踏上家鄉土地的那一刻,鄧雪桂飄著的心終於歸了根。

96歲台灣老兵欲回湖南養老,無兒無女打電話給侄子:你還養我嗎? - 天天要聞

眼前的親人們,認識的、不認識的、聽說過他的紛紛前來迎接,他一眼認出弟弟,衝上前緊緊擁抱,相擁而泣,在場眾人無不感動落淚。

只是可惜,人群中並沒有鄧雪桂最牽掛的母親,母親帶著對他的思念已經去世。這長達四十多年的離別中,留在鄧雪桂心裡的只有那離別時母親的淚眼。

鄧友愛永遠都記得那一天,大伯跪在祖母的墳前放聲痛哭,責罵自己的不孝,痛斥分別的時光,哭訴自己的思念……任憑眾人如何勸阻,大伯仍磕頭磕得鮮血直流。

雖然常年在外,但是鄧雪桂心中始終記掛著家鄉,他用自己的積蓄,給家裡翻修了老房子。還特意買了一車的肉請全村人吃飯。

在村民們眼裡,多年在外的鄧雪桂無疑是一個成功的有錢人、慈善家!可以為了家鄉投資建設,還願意請村民們吃飯,同樣在鄧友愛心裡,大伯的形象十分偉大。

96歲台灣老兵欲回湖南養老,無兒無女打電話給侄子:你還養我嗎? - 天天要聞

可只有鄧雪桂自己知道,他這麼多年,靠著幾塊錢的津貼攢下來的積蓄,已經所剩無幾。

正是因為如此,面對家人們極力邀請回老家發展,鄧雪桂心中無疑是心動的。但是自己一個沒有積蓄,回來也沒有工作的人,只會成為家人的負擔。

所以他借口說不習慣老家的旱廁,堅持回到台灣。

「大老闆」背後的心酸

1923年鄧雪桂出生在湖南衡陽常寧的農村。

鄧雪桂家徒四壁,作為家裡的老大,他小小年紀就被背負起家中的重任。不僅放棄求學的機會,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還要幫著父母做家務和農務。

在母親心中,鄧雪桂永遠是沉默的,從小能抵半個大人的他,是母親心中愧疚和心疼的存在。

1947年,鄧雪桂24歲。在家務農的他不僅沒有上過學,更是從未接觸過外面世界,甚至都少與人交往,就這樣突然被一隊人調令離開。

事發突然,連行李都來不及收拾的他被帶上了車,母親追著車在後面哭喊,跑了一路又一路。卻沒想到這竟是他與母親見的最後一面,母親的淚眼成為了他後來日夜思念的畫面。

1949年,26歲的鄧雪桂又被調去了台灣,這個和家鄉遠在千里的地方。

他和幾個同鄉被一同安置在城市邊緣的村莊中,那裡人員稀少,環境陌生。鄧雪桂一向少言寡語,不願與人打交道,每個月靠著幾塊錢的生活津貼度日,刨去生活必需幾乎沒有剩餘。

平時的日子就普普通通地周而復始,但是一到新年、元宵節、中秋節這種家人團圓的節日,鄧雪桂就覺得分外難熬。

他非常思念家鄉的弟弟妹妹和母親,在離家千里的異地,除了把思念咽在肚子里以外,根本無法說出口。

好在還有一同前往的同鄉們,節日里大家湊在一起吃他們的「團圓飯」,在飯桌上,他們才敢大訴思鄉之情,在酒局裡,才能流下苦澀的淚。

96歲台灣老兵欲回湖南養老,無兒無女打電話給侄子:你還養我嗎? - 天天要聞

但是同鄉們在多年的生活中紛紛找到了自己的出路,離開村落到城裡開始新的生活、娶妻生子,只有他始終堅守在村子裡。

如果問他為什麼,他只會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文化,更沒什麼養活自己的本事,在小村子裡如同當時年少時沒出過家門的自己,如何能夠養活一個家庭?

所以鄧雪桂始終沒有答應別人介紹的女子。

其實不難想像,像鄧雪桂這樣的人,從小掙扎在溫飽線上,突然離家萬里,在陌生的城市中根本沒有他的一席之地。

試想,一個沒有文化,只有幾塊錢津貼的外鄉人,如何融得進當地的生活中呢?所以他並沒有跟隨著外出的人一起去謀發展,而是和一些人一起待在了小村子裡。

更何況他的心裡始終牽掛著自己的家鄉,或者說鄧雪桂始終未曾考慮過在這裡紮根,一直尋找著能回家的方式,所以他的人生,被自願困在了這個小村子裡。周而復始,一年又一年。

96歲台灣老兵欲回湖南養老,無兒無女打電話給侄子:你還養我嗎? - 天天要聞

而遠在湖南的親人們呢?他們還記得鄧雪桂嗎?

突然的來電

直到1989年他們之間才取得聯繫,後來,鄧友愛還見過大伯幾次。

因為大伯從未娶妻,一生孤苦。鄧友愛的父親在大伯65歲回鄉那天,將他過繼在大伯膝下,為他養老送終。

大伯陸續回來過幾次,為家鄉和村民們的發展積極做貢獻,心中始終惦念著湖南的老家,他慈善的行為被大家感激,這其實都是鄧雪桂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可是在自己父親和姑姑過世後,鄧友愛就沒有再見過大伯。

2019年9月3日,這一天鄧友愛的記憶十分深刻,他再次接到了近二十年未見的大伯的電話。

「是友愛嗎?」鄧友愛聽得出電話里老人顫抖的聲音,「我是你大伯鄧雪桂」。再次聽到這個聲音鄧友愛心中非常思念。

「大伯,是我。」鄧友愛趕緊回答,父親臨終前還對自己再三叮嚀,說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這個大哥,最終去世前也沒能見上一面,因此當鄧友愛再次有了大伯的音訊非常激動。

「你還歡迎我回老家嗎?」可是電話那邊傳來的是非常靜,只能聽得到彼此的呼吸聲。鄧友愛感覺到大伯那邊非常遲疑,一句話說得斷斷續續。

「當然,歡迎您常回家看看。」鄧友愛發自內心地激動,因為這既是父親的囑託,同時自己也是非常敬佩這個大伯。所以非常歡迎他回到老家。

「我不回台灣了,你能給我養老嗎?」鄧友愛能夠聽出大伯的語氣里充滿期待,但是大伯說完這句話後,匆匆忙忙地就掛斷了,根本沒聽得到他在說什麼。

鄧友愛心中是有困惑的,因為自己和家人這二十多年來一直邀請鄧雪桂回家,只可惜鄧雪桂從未答應,也問不出什麼理由。

鄧友愛認為可能是大伯已經習慣了在台灣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圈子,所以不想回老家的農村。

96歲台灣老兵欲回湖南養老,無兒無女打電話給侄子:你還養我嗎? - 天天要聞

畢竟在鄧友愛的心中,大伯依舊還是小時候那個可以為家裡翻新老房子,買一車肉請大家吃的「大老闆」。

因此聽到大伯自己主動提出想回到老家和自己一起生活,這次鄧友愛想都沒想直接答應了下來,他說道:「大伯,後面的日子,我養您,您安心回家吧!」

但是鄧友愛沒有聽到大伯的回答,只有粗重的呼吸聲預示著電話還沒有被掛斷。

兩個人彼此沉默了一陣,鄧友愛再次主動出聲打破了沉默。「大伯什麼時候回來,我去接你?」鄧友愛繼續道。

沉默許久都沒能聽到鄧雪桂的回答,鄧友愛幾乎放棄勸說大伯回家的念頭,卻又聽到電話那頭低沉的聲音:「我沒有錢,你養嗎?」

還不等鄧友愛回復,鄧雪桂訊速地掛斷了電話,生怕聽到的回答不盡如人意。鄧友愛卻懂了,因為在他父親的口中,他了解了一個不一樣的大伯。

無人可依的孤獨晚年

鄧友愛後來才知道,在父親和姑姑相繼去世後,大伯一直和在台灣的同鄉們相依為命。但是隨著年事已高,幾個兄弟也相繼離世,在台灣,鄧雪桂真的成為了無人可依的孤家寡人。

他剛邁過90歲大關,身體狀況也隨之下降,最麻煩的是雙眼的實力驟降,幾乎看不清東西,只能縮在自己的小屋裡,靠周圍接濟度日。

好在有已故的好友子女照顧,每隔幾天便送去一些物資,90多歲的老人每天自己打掃衛生、洗衣做飯,他怎麼能不想家?

但是只要一想到自己沒有錢,去到哪裡都是給別人添麻煩,鄧雪桂就迅速打消了這個念頭。

鄧雪桂孤獨一生,自食其力,最怕成為別人的負擔。

可生活並沒有放過他,2019年,96歲的鄧雪桂雙眼幾乎失明,重病纏身的他再也不能自己生活。這個時候他無比思念家鄉,思念家人,尤其是自己的母親。

再三猶豫下,他終於撥通了侄子鄧友愛的電話,提出了想要回到老家的想法,尤其是坦白了自己的經濟情況。

96歲台灣老兵欲回湖南養老,無兒無女打電話給侄子:你還養我嗎? - 天天要聞

鄧雪桂非常羞愧,這才不等鄧友愛回答便掛斷了電話。

老有所依 落葉歸根

鄧友愛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讀懂了這個一生孤苦的老人心中所想,不由得淚目。

這麼多年,鄧雪桂不是不願意回老家,而是在外漂泊多年卻因為錢,羞於和家人見面。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是把老房子翻修,讓家人能夠在村裡體面地生活。

還拿出自己為數不多的血汗錢回饋鄉親,自己孤苦卻仍看不得他人疾苦。

他幾次回老家都拿出力所能及的錢做慈善,不是他無處花錢,而是在他的心裡,台灣終究不是自己紮根的地方,哪怕待了70年,自己的根,永遠在湖南常寧的小村莊。

他願意為了自己的家鄉拿出從牙縫裡剩下的積蓄,願意為了多年未見的家人去修一個自己住不到的房子,他的無私奉獻歸其根本,是因為愛。

96歲台灣老兵欲回湖南養老,無兒無女打電話給侄子:你還養我嗎? - 天天要聞

鄧友愛看懂了這個老人,知道他掛斷電話實非本意,只是因為抹不開面子。

於是鄧友愛撥回電話,再次邀請大伯回家,「大伯,我是你兒子,有沒有錢我都給你養老。你等我去接你。」

鄧雪桂依舊沉默著,也許是聽到了親人真切地呼喚,他逐漸啜泣了起來,「我活不了多久啦,不會拖累你的。」

鄧友愛聽到大伯這麼說也不由自主地流下淚水,大伯最後擔心的依舊是會不會拖累自己,真的讓他心酸不已。

最後,鄧友愛親自把大伯接回湖南老家安享晚年生活,村中的人們還特意舉行了歡迎儀式。

被鄧雪桂幫助過的、聽說過他的故事的、還沒見過他的……都紛紛前來表達歡迎,這也讓離鄉70多年的鄧雪桂心裡暖洋洋的。

這個一生漂泊的老人終於在96歲高齡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這個他做夢都想回來的地方,有他的母親、兄弟姐妹們,有他思念的所有人。

家鄉的風景一幕幕與往昔的形成對比,這也是鄧雪桂老人最大的快樂。

-完-

編輯|書書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得州洪災已造成至少111人死亡172人失蹤 - 天天要聞

美國得州洪災已造成至少111人死亡172人失蹤

當地時間7月8日,總台記者獲悉,美國得克薩斯州洪水已造成至少111人死亡,另有至少172人失蹤。據美國國家氣象局數據,過去10年,美國平均每年有113人死於洪水,約佔天氣相關死亡人數的六分之一。【此前報道】美國得克薩斯州洪災 傷亡慘重原因何在?據美國媒體6日報道,得克薩斯州洪災目前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包括28名兒童...
俄羅斯剛剛被免職部長畏罪自殺!或與庫爾斯克有關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剛剛被免職部長畏罪自殺!或與庫爾斯克有關

7月7號,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報道,俄羅斯偵查委員會通報證實,被免去俄交通部長職務的羅曼·斯塔羅瓦特的屍體在莫斯科州奧金佐沃市區被發現,死因是自殺。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因為斯塔羅瓦特剛剛被解職只有幾個小時。
特朗普重磅突發!特朗普將放50%關稅大招 美國銅價一度暴漲17%創紀錄新高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重磅突發!特朗普將放50%關稅大招 美國銅價一度暴漲17%創紀錄新高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計劃對進口銅徵收50%的關稅,此舉可能會引發全球金屬市場供應鏈的巨大波動,隨後紐約銅期貨價格飆升。 (截圖來源:彭博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二(7月8日)表示,將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銅徵收50%的新關稅,但沒有透露新關稅生效具體時間。特朗普當天在白宮召開內...
這些事,今年高效辦! - 天天要聞

這些事,今年高效辦!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常態化推進機制的意見》7月8日對外發布,明確推動重點事項清單管理和常態化實施,在更多領域更大範圍加強部門協同和服務集成。
飛機著陸前,有粉絲硬闖公務艙追星!乘客無奈:我要報警了 - 天天要聞

飛機著陸前,有粉絲硬闖公務艙追星!乘客無奈:我要報警了

7月8日,有乘客發布視頻稱自己乘坐從長沙飛往福州的MF8330次航班,期間男演員田栩寧的多位私生飯闖入公務艙。視頻畫面顯示,司乘人員在維護現場秩序,不斷強調飛機還沒停,要求闖入機艙人員坐下,但粉絲依然不斷湧入。據網上信息,還有該明星私生粉在機艙內開直播,拍攝現場畫面。多位私生粉還售賣航班視頻。視頻中,有乘客...
盧拉反對美總統為博索納羅辯護言論:不接受任何人干涉巴西主權 - 天天要聞

盧拉反對美總統為博索納羅辯護言論:不接受任何人干涉巴西主權

【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 邵世均 環球時報記者 杜天琦】「巴西不接受任何人對其主權的干涉」,就美國總統特朗普針對正在接受巴西最高法院調查的巴前總統博索納羅的言論,巴西總統盧拉做出上述表態。據巴西新聞網站「G1」8日報道,盧拉7日還表示,「這個國家有法律」「這個國家的主人是巴西人民」。巴西總統盧拉 資料圖 圖...
總書記山西之行,閥門之中蘊思量 - 天天要聞

總書記山西之行,閥門之中蘊思量

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山西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情況。這家企業為何能夠吸引總書記的目光?貌不驚人的閥門,被稱作現代工業的「守門人」,其中蘊含著「科技創新」這個總書記始終心繫的大乾坤。近年來,這家企業聚焦智能化、極端工況材料、精密製造技術創新,58個品種產品成功填...
法國南部森林火災蔓延 已燒毀超700公頃林地 - 天天要聞

法國南部森林火災蔓延 已燒毀超700公頃林地

當地時間7月8日,法國南部馬賽市郊突發森林火災,在強風助推下迅速蔓延,已燒毀超過700公頃林地,造成至少9名消防員受傷。馬賽普羅旺斯機場一度臨時關閉,多架航班被取消或改降。當地媒體報道稱,火災起源於馬賽北部地區。
全球部長級官員齊聚上海:「這裡有我思考和學習的內容」 - 天天要聞

全球部長級官員齊聚上海:「這裡有我思考和學習的內容」

從華夏文明到當代文化,從航運樞紐到大國製造,7月8日,參加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的嘉賓繼續在滬參訪,實地了解中國式現代化在上海生動實踐,希望能為本國發展提供有益借鑒。「這裡,有我思考和學習的內容」進入上海博物館東館青銅器館,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中國古代文明的鼎盛時期。500餘件青銅展品,靜靜地向觀眾展示華...
美國再現「股債雙殺」:施壓14國 一手加稅一手延期 - 天天要聞

美國再現「股債雙殺」:施壓14國 一手加稅一手延期

美國濫施關稅的衝擊波仍在繼續。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延長所謂「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美國將從8月1日起分別對來自日本、韓國等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25%至40%不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