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網友來向讀本君反映:「馬上春節了,我們一家三口好不容易躲過了麗江『羊』的高峰期,以為能挺進決賽圈了,結果過個周末都中招了,關鍵是周末我們都待在家裡沒去,就在門口拿了個快遞,會不會是快遞上有病毒?」
最近,讀本君到位於玉龍縣火車站附近的圓通、極兔快遞總倉庫等地進行了實地探訪,發現那裡秩序井然,有條不紊,對每一件快遞的消殺、消毒工作都非常謹慎嚴格,每個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全市的大小包裹就在師傅們的手中,源源不斷發出,到達每一位客戶手上。
據了解,通過快遞感染病毒的概率很小,而且麗江的包裹到達客戶手裡之前,還會經過專門的消殺,以消滅殘留在包裹表面的病毒。


玉龍縣,夏禾路,早上7:00,氣溫:2℃。
這裡是圓通、極兔快遞總倉庫。
倉庫門前的空地上,已經停靠了幾輛滿載包裹的大貨車。工人們一邊搓著手一邊跳下車,吆喝著打開後面貨箱的大門,呼吸間的熱氣從口罩的縫隙中緩緩透出,又很快消散在風中。

另一邊,早早等待好的卸貨流水線已經預熱完畢,轟隆隆的聲音彰顯著它的存在感,工人們把貨車上的包裹一件件放在流水線上,包裹跟著傳送帶一直往下,無限延伸。

臨近春節,每天將近有2萬多件包裹在這裡集中,要趕在11:30之前卸貨分發完畢,再由一個個快遞小哥分發到大大小小70個站點,然後送到每一個客戶手中。
無孔不入的病毒,意味著小哥們在工作中隨時可能倒下。
但是他們卻說:「只要還有一個包裹,都要送到客戶手上。」

對於包裹的消殺和快遞人員的檢測及防護,麗江圓通、極兔總倉庫一直都很重視。
圓通快遞負責人姚關華告訴讀本君:「目前我們有一線快遞員160名,專業裝卸工作人員20餘名,每名工作人員都按照總部要求,一般區域快遞員一周做三次核酸檢測,古城景區快遞員一天一測,一旦發現陽性,立即回家隔離,直至核酸轉陰後才能重返工作崗位。」

在日常工作中,還要求每名快遞員都戴好口罩、手套,並隨時進行消毒,能做到與客戶不接觸就盡量不接觸,最大限度減少與客戶的交集。
除此之外,讀本君還看到,在總倉庫的卸貨流水線上,還有一個專門對包裹進行消殺的儀器。
「包裹通過流水線,一定會經過這個儀器,然後經過病毒消殺後才能繼續往下走,再由工作人員進行分揀,分發。」姚關華說。
在流水線兩邊,每名工作人員都相隔一定距離,戴著手套對包裹進行分揀,整個流程極其流暢、嫻熟。

和向峰,極兔快遞送貨員,從業4年,負責古城景區片區。
他每天要走三分之一的古城景區,平均配送170餘個包裹,多的時候每天要送250個左右的包裹。
因為古城裡不能騎電動車,和向峰每天只能用人力三輪車推著走,送包裹大約需要4、5個小時,平均每天要走近10萬步。
在古城裡送包裹風險比較大。
一來古城裡遊客多,全國各地來的都有,加上現在放開了,誰也不知道與你擦肩而過的人有沒有被感染;二來古城裡從業者多,接觸的人也多;三來古城裡配送一般都是要交到客戶手裡,增加了感染幾率。
「說實話,我們也挺怕的,但是每天這麼多包裹也要有人送,我們只能儘可能地做好自身防護,然後和客戶商量能不能放在指定的地方,無接觸配送。」和向峰說,「有的客戶好說話,有的客戶就必須要當面交到他手裡簽字才行。」
每當客戶成功拿到包裹,和向峰就會覺得很開心,「有的客戶拿到包裹會回復我說收到,謝謝,這時候我就會很開心,覺得每天走再多步都值得。」
但做一線快遞員也會有很多煩惱。

要說快遞員最鬱悶的事,那一定是惡意投訴。辛辛苦苦把包裹送到了,客戶一句「沒看見」,投訴到客服那裡,客服又來核實。
如果是正常投訴,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可以立即改正,但收到的往往很多是惡意投訴,比如明明包裹放在了前台,客戶自己沒注意,直接打電話質問快遞小哥,甚至惡語相向。還有更離譜的,有的客戶就是單純看看投訴功能能不能用,直接對快遞小哥投訴,客服詢問哪裡做得不好時,還笑嘻嘻地說:「沒事,就是測試一下投訴功能……」
熊麒麟是麗江圓通快遞的快遞員,從業4年,以前負責配送古城周邊片區,這兩年開始送古城內。
「這幾天大家都在買年貨,包裹比平時更多,而且大件多,每天要送差不多300多件。」熊麒麟說。

每天的配送工作已經很累,但還會時不時收到一些惡意投訴,這讓熊麒麟很是苦惱。
「有的客戶打電話不接,發簡訊也不看,不回,還直接投訴說沒收到包裹,這還不是最差的,有一次,有個客戶明明拿走了包裹,卻說沒收到,要讓我賠償。」熊麒麟說。
今年10月份,熊麒麟給片區內一個出租房內女房客送包裹,按照要求給她放在了門口,結果第二天熊麒麟發現平台上有人投訴自己,說是包裹丟件,要求賠償。
看了一下單號,熊麒麟發現就是出租房那單,而他清晰記得放在了門口的,難道是其他租客隨手拿走了?

跟領導請示後,熊麒麟選擇了報警,經過民警調查,原來是女租客自己拿走了包裹,卻惡意投訴丟件。
「像這樣的客戶只是極少數,大多數客戶還是很好的,還有客戶在雨雪天提醒我們注意安全,每次都很感動。」熊麒麟說。
如今臨近年末,包裹量與日俱增,麗江各個快遞網點都在超負荷運轉,而且都是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在配送。
「我們很清楚客戶希望早日收到自己心儀的包裹,只要包裹一到,我們就會馬不停蹄地進行配送,但也希望客戶能夠多多理解我們,理解風裡來雨里去的快遞小哥,多一些包容。」姚關華說。
送不完的訂單
吃不上的晚飯
接不完的電話
這是快遞小哥的常態
疫情政策放開後
哪怕被感染的風險加大
他們依然堅守崗位
風裡來雨里去
將快遞第一時間送到客戶手中
所以,在此讀本君也呼籲——
對快遞小哥,請多一份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