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曾預測,印度人口將在2023年4月中旬超過中國,什麼情況

2023年01月11日20:09:10 國際 1866

在人們的印象中,中國有一項數據一直遙遙領先,令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那就是人口數量。

聯合國曾預測,印度人口將在2023年4月中旬超過中國,什麼情況 - 天天要聞

可是,有一個國家人口數量早已逼近中國,甚至聯合國預測,在今年4月中旬就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這個國家就是與我國接壤的南亞第一大國印度。這是因為中國計劃生育的影響嗎?中國放開二胎三胎後為何還會被印度超越呢?

嚴格一胎計劃生育

中國施行了30多年的針對漢族的嚴格計劃生育政策,極大遏制了中國人口增長的勢頭。計劃生育口號成為上世紀90年代城市農村牆頭的主流標語。

聯合國曾預測,印度人口將在2023年4月中旬超過中國,什麼情況 - 天天要聞

不少地方施行了極為激進的只生一胎的計劃生育政策,這也成為美國等西方大國不斷抨擊我人權的主要原因之一。

儘管很多家庭特別是農村家庭,衝破重重阻礙生育了兩個孩子,但絕大部分80後90後是獨生子女確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這種嚴格的一胎政策執行下去,精通數學的朋友都知道,一對夫妻兩個人只有1個孩子,那下一代就只有這一代人的二分之一,下下一代只有這一代人的四分之一,這是一個以二分之一為倍數的等比數列

聯合國曾預測,印度人口將在2023年4月中旬超過中國,什麼情況 - 天天要聞

這還是建立在這一代人所有人都結婚都能生育,孩子又都能正常長大成人的基礎上,用不了多少年,中國主體民族的人口數量將極大萎縮,甚至就會成為「少數民族」。

估計高層早已看到這背後的巨大隱憂,終於以」單獨二孩「」全面二孩「的形式逐步放開二胎生育政策,又於近兩年實行全面三孩政策。這會將中國人口重新帶上高速增長的快車道嗎?

青年生育意願不強

快車道沒有到來,卻出現了出生人口數量逐年下降的現象。這種反常的現象有著深刻的社會經濟原因,不是所謂專家的呼籲、教育和宣傳鼓動就能改變的。

聯合國曾預測,印度人口將在2023年4月中旬超過中國,什麼情況 - 天天要聞

中國生育意願最強的是60後、70後這批人群,他們在生育的最佳年齡趕上了嚴格執行一胎計劃生育的時代,很多人在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的情況下,為了保住飯碗忍痛放棄了生育更多孩子的願望。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家中兄弟姐妹眾多,因此」單獨二孩「對於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意義,在2015年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之時,他們中最年輕的也已過35周歲,最大的都已50多數,早已進入生育危險期甚至無法生育期。

聯合國曾預測,印度人口將在2023年4月中旬超過中國,什麼情況 - 天天要聞

有人依然趕上了政策的尾巴,」搶抓機遇「冒險生育了第二個孩子,這也是」全面二孩「剛放開時中國生育人口短暫回暖的原因。可是等這個群體的潛力被挖掘乾淨之後,中國人口突然」漲不動「了。

中國以80後90後00後為首的年輕一代,思維活躍,個性突出,追求更加獨立的個人生活,很多人連婚都不想結,更別談生育孩子,生育二胎三胎了。

隨著物價水平的不斷提升,特別是房價的異常高漲,生養孩子的成本隨之水漲船高,很多年輕人即使願意生育,現實的經濟處境,也不允許他們生育第二個乃至第三個孩子。

聯合國曾預測,印度人口將在2023年4月中旬超過中國,什麼情況 - 天天要聞

況且這些年輕人多為獨生子女,一對夫妻面臨著很大的養老壓力,多數家庭必須夫妻同時出去工作才能維持收支平衡,根本不具備生育二胎三胎的客觀條件。

印度藉機迎頭趕上

在中國人口」漲不動「的同時,印度卻悄悄迎頭趕上。其實,印度這些年也在計劃生育,可是他們主要是」鼓勵一對夫婦只生育2個孩子「。

」鼓勵「對於民眾的背後意思就是我可以聽,我也可以不聽,因此不具備任何強制意義。

聯合國曾預測,印度人口將在2023年4月中旬超過中國,什麼情況 - 天天要聞

不少印度夫婦,特別是農村夫婦,生育3到5個乃至更多孩子的不在少數,這種人指數級增長帶來了印度人口數量的迅速上升。

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境內平原佔了大多數,氣候濕潤炎熱,糧食產量豐富,這些為其人口增長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

印度這些年一直實行擴張性的舉動,甚至提出「建立世界第四大海洋強國」「把印度洋變成印度湖」的豪言壯語,在這種強烈氛圍下,「人多力量大」成為官方和民間的普遍共識。

聯合國曾預測,印度人口將在2023年4月中旬超過中國,什麼情況 - 天天要聞

印度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讀者朋友們,你認為年輕人生育意願不強的原因有哪些呢?該用什麼辦法扭轉這一趨勢呢?

·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90天之期將至,四國做選擇,美國走投無路,特朗普對中國連退2步 - 天天要聞

90天之期將至,四國做選擇,美國走投無路,特朗普對中國連退2步

距離特朗普給出的暫停」對等關稅「最後期限,已經越來越近了。美國政府本來是想利用這段時間,向各國極限施壓,最終達成有利於自己的新的貿易協定。但始料未及的是,目前與美國達成協定的國家寥寥無幾,相反有更多的國家對美國進行了強硬表態。如今的特朗普政
天津午後再迎強對流!局地強降雨+雷暴大風! - 天天要聞

天津午後再迎強對流!局地強降雨+雷暴大風!

預計7月3日14時至4日14時,華北東部、東北地區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8級以上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其中,河北中部、天津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10級以上雷暴大風,最大風力可達11級;東北地區南部、華北南部、西北地區南部、四川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小時雨量大於20
市委舉行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報告會 任澤鋒作黨課報告 許繼偉陳儒江蔡宜驊出席 時志遠主持 - 天天要聞

市委舉行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報告會 任澤鋒作黨課報告 許繼偉陳儒江蔡宜驊出席 時志遠主持

任澤鋒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報告會上強調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作風建設新成效開創淮南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許繼偉陳儒江蔡宜驊出席 時志遠主持7月3日上午,市委舉行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報告會。市委書記任澤鋒作黨課報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作...
受賄9342萬餘元,台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一審被判無期徒刑 - 天天要聞

受賄9342萬餘元,台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一審被判無期徒刑

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台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李鉞鋒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將追繳在案的李鉞鋒受賄所得財
剛剛,外交部回應!信息量大 - 天天要聞

剛剛,外交部回應!信息量大

來源:央視新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7月3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外交部:台灣沒有任何根據、理由或權利參加聯合國及其他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7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道,美國眾議院近日全票通過「台灣非歧視法案」,要求美政府支持中國台灣地區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獲得參與經濟...
美媒:中國AI在全球愈發受歡迎,全球多地機構正轉向中國模型 - 天天要聞

美媒:中國AI在全球愈發受歡迎,全球多地機構正轉向中國模型

【環球網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1日報道稱,中國人工智慧(AI)模型在全球愈發受歡迎,這一趨勢正挑戰美國在全球AI產業中的主導地位。在歐洲、中東、非洲和亞洲,從跨國銀行到公立大學,用戶正轉向DeepSeek等中國公司推出的大語言模型,作為ChatGPT等美國產品的替代方案。 DeepSeek標誌圖 圖源:視覺中國《華爾街日報》援...
美媒爆:美方暫停對烏部分軍援,未提前通知澤連斯基與歐盟 - 天天要聞

美媒爆:美方暫停對烏部分軍援,未提前通知澤連斯基與歐盟

【環球網報道】據美國「政治新聞網」7月2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五角大樓作出暫停對烏克蘭部分軍援的決定,令一些美國議員、國務院官員以及美國位於歐洲的主要盟友「措手不及」。美國五角大樓 資料圖 圖源:美國國防部網站「政治新聞網」7月1日稱,五角大樓已暫停向烏克蘭運送部分防空導彈及其他精確制導武器,原因是擔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