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5日,美國新一屆國會眾議院再次度過漫長而沮喪的一天。經過第七、八、九、十、十一輪投票,還是沒選出眾議長。尷尬紀錄持續刷新,從「百年未見」追溯到1859年、即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鬧劇高潮,一名共和黨籍眾議員甚至把票投給不是國會議員的前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
鬧劇在持續
△當地時間1月5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選舉進入第3天
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毫無進展,5日前兩輪分別得到201票,後三輪均為200票,還是不夠當選眾議長所需的218票。民主黨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繼續得到本黨議員盡數支持,212票,除非有共和黨議員支持,否則當不上議長。
新一屆國會3日開幕當天,便創造100年來首次沒能在首輪投票選出眾議長的紀錄。三天下來,更是164年來首次出現需要超過10輪投票才可能選出眾議長的局面。1859年那次,經過44輪投票才選出眾議長。
眾議院「自由核心小組」旗下,大約20名共和黨籍眾議員拒不支持麥卡錫。儘管共和黨掌控222個議席,佔據眾議院多數,麥卡錫卻無法承受這些「跑票」。
第十一輪投票時,來自反麥卡錫陣營的佛羅里達州聯邦眾議員馬特·蓋茨正式提名特朗普出任眾議長,並投出一票,引來一片笑聲。在美聯社看來,這一舉動只具象徵意義,卻凸顯共和黨內圍繞未來政治取向的廣泛分歧。
一些隔岸觀火的民主黨人忍不住,呼籲共和黨人:嚴肅點,行不行?
讓步或自縛
△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左)
據法新社報道,面對接連挫敗,一些支持麥卡錫的共和黨人沮喪不已,稱反麥卡錫陣營是「20人塔利班」。
這些人屬於共和黨極右翼,或曰極端保守派,特點一是信奉「特朗普主義」,大多來自得克薩斯、佛羅里達、亞利桑那等南方州。二是不少人堅決反對麥卡錫,認為他不夠「保守」、對民主黨「軟弱」甚至「投機」「信不得」。三是過半人明確否認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贊同並放大特朗普所謂「竊取說」。他們大多數發跡於2010年興起、反對時任民主黨籍總統貝拉克·奧巴馬的「茶黨」運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兩名知情人士為消息源報道,4日晚,麥卡錫對這些人作出一系列新讓步,包括把發起「罷黜議長」動議的人數門檻從5人降至1人,同意讓更多「自由核心小組」成員加入能夠決定立法優先次序的眾議院程序委員會。只是,即便對方接受這些讓步,也不足以達到218票。
黨內盟友和一些民主黨人警告,如果麥卡錫最終當選,這些讓步會讓他今後兩年任內在極端派前更加脆弱,更加束手束腳,更加搖擺不定。
麥卡錫的反對者堅稱,他們不相信麥卡錫會如他們所願堅持用「焦土戰術」對付現任總統拜登和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蓋茨說,最後有兩條路走,不是麥卡錫退選,就是給他套上一件「拘束衣」。
又逢敏感日
△議員們在觀看計票工作
麥卡錫的支持者5日說,他們同「自由核心小組」的閉門談判取得進展。只是,沒有人預期不久就能達成解決方案。
據美聯社述評,隨著麥卡錫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僵持不下,新一屆眾議院無法開展任何工作。厭倦、絕望、惱怒的情緒越來越明顯。
一些共和黨人抱怨,他們無法聽取軍方和情報機構簡報,稱國家安全面臨風險。按照路透社的說法,共和黨人陷入內鬥,讓人越發懷疑,今年晚些時候,一旦驢象兩黨圍繞削減財政開支繼續爭吵,政府停擺恐再次上演,債務違約風險加劇。
夜幕降臨,在民主黨人刺耳的抗議聲中,共和黨憑藉人數優勢,推動眾議院投票決定,美國東部時間6日中午12時復會。
6日正逢國會大廈騷亂兩周年。美聯社說,在經歷那場「未遂叛亂」後,一場圍繞議長選舉拖延、分裂的爭鬥,將凸顯美國民主的脆弱。
眾議長選舉輪數最高紀錄發生在1855年底至1856年初,用了足足兩月、133輪投票。那一時期,美國南方和北方圍繞奴隸制陷入撕裂。5年後,內戰爆發。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