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俄烏戰場多次迎來驚人反轉,先是烏軍謀划了幾個月的大反攻計劃,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取得了豐厚的戰果,不僅被迫讓俄軍退守頓巴斯地區,同時還重新控制了不少領土。然而,西方還未興奮多久,烏境內的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這四個地區,同時宣布舉行入俄公投,形勢再度反轉,壓力又重新給到了西方這邊。
為了給四地公投保駕護航,俄總統普京最近發起了全國講話,以支持「解放頓巴斯」為由,向國內動員徵兵,俄方還表示會動用一切武器防衛俄領土,包括未來通過公投新加入的領土,這也引發了西方的騷動。近日,美國私下對話俄羅斯:若敢動用最終手段,西方將作出「果斷回應」。
據來自觀察者網的消息,對於俄方所發出的警告,沙利文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已經「私下」與克里姆林宮舉行了高層溝通,告訴俄方任何使用核武器的行為,都將給俄羅斯帶來「災難性後果」,因為「美國和其盟友將作出果斷回應」。
隨後,對於沙利文的反擊言論,有俄羅斯議員回應俄媒採訪時表示,問題不在於俄方會不會使用核武器,而是美方知道怎麼宣傳戰爭。美國不斷渲染局勢,無非是想讓世界各國相信「核威脅」來自俄羅斯。另一位俄議員則進一步表示,美國的警告無法影響俄羅斯的決策,並且還給出了「底線」,稱只有在其他國家使用核武器,或者對俄羅斯的領土完整構成嚴重威脅的時候,俄方才會使用核武。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由於烏克蘭四地打算通過公投入俄,導致俄烏戰場局勢進一步升級,為了確保「解放頓巴斯」的戰略目標能夠順利實施,普京發表了俄烏軍事衝突以來的首次全國講話,除了動員徵兵外,他還表示俄方將動用一切武器防衛俄羅斯領土。隨後,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還進一步強調,將要通過公投入俄的新領土也在保護範圍內,可以說變相對西方發出了警告。此言一出,在美國與歐盟國家中「炸開了鍋」,不少西方領導人相繼對俄方發起了指責和威脅。
客觀而言,俄烏衝突走到現在這一步,可以說是西方咎由自取,俄烏衝突爆發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北約想要繼續東擴,誘惑烏克蘭推翻《明斯克協定》,成為西方的一份子。這一舉動已經不是烏克蘭的本國事務了,而是北約也同樣違反了不東擴原則,同時被推翻兩項和平條約,俄羅斯要說沒有反制措施,肯定是不可能的,對烏採取的「特別軍事行動」,表面上是要打怕烏克蘭,其實也是在跟西方進行軍事角力。
不過,推動俄烏衝突雖然對美國有利,但其中的利益是有限的,美方恐怕不可能下定決心與俄打響核戰,沙利文作出這種表態,或許有著兩方面的目的。
一方面,烏克蘭作為戰場的直接參与方,是核威懾的首要針對目標,而且,俄方發出警告的首要目的,是為了順利守住將要公投入俄的四個地區,美國此前就曾多次強調,不會直接介入戰場,更何況是與俄打核戰,所以美方拋下狠話的目的,是想要慫恿烏克蘭繼續抵抗,給四地入俄製造出危機,甚至讓戰場陷入僵局。
另一方面,沙利文雖然提到了俄方在進行「核威懾」,但沒有在西方的「果斷回應」中提到具體措施,也就是說西方並沒有承諾一定會使用核武,其他在經濟、政治上的打壓同樣也能給俄造成「災難性後果」,所以很明顯,美方一邊是想要將俄方營造成「核戰狂熱分子」,將自己塑造成維護局勢的「正義使者」,至於西方對俄羅斯的打壓和制裁,俄方恐怕早已見怪不怪了。
所以說,美方口中的「災難性後果」,大概率會是加重對俄的制裁,畢竟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外長博雷利等西方政要,在聽到俄方所發出的警告後,也是聲稱要「加重製裁」,絕口不提與「以核制核」沾邊的表態,這就已經說明了西方的態度,如今沙利文出來弄出個模稜兩可的反擊話術,更是表現出西方如今的擔憂。照這樣看來,烏四地公投入俄已經幾成定局,西方恐怕會在事後推動國際社會對其譴責,並拉著更多國家制裁俄羅斯,但有克里米亞做樣版,此事估計還是會保持在「口水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