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拜登計劃在當地時間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會見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和王儲穆罕默德。這是他上任以來第一次出國拜訪沙烏地阿拉伯。
「這與石油無關」,這是美國總統拜登在即將開啟中東之行所說的話。但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稱,美國總統拜登本周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見中東國家領導人時,會向歐佩克國家提出增產石油以降低汽油價格的訴求,以彌補制裁俄羅斯石油帶來的油價上漲趨勢。
沙烏地阿拉伯作為拜登中東之行的第一站,受到頗多關注。沙特一直以來對增產油氣態度謹慎,正因為如此,美沙之間的態度變得很微妙。
自俄烏衝突伊始,國際油價放飛之後,美國多次呼籲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國增產石油,當時的沙烏地阿拉伯很強硬,表示不會增產石油。表示會將石油與政治隔離開,不會幹預因地緣衝突引起的油價波動。
之後,美國的再三呼籲未果,5月,美國發布新聞稱沙烏地阿拉伯以及俄羅斯是挑動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罪魁禍首」。
面對日益緊張的國際能源,5月中旬,沙烏地阿拉伯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表示,沙暫無與當前需求相當的煉油能力。倘若沙轉向使用本土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進行能源生產,可釋放100萬桶/日的石油燃料用於出口。但增加產能有限,對於彌補制裁俄羅斯石油造成的能源缺口杯水車薪。
如今,由於能源危機持續困擾西方國家,美國不得不出訪關係微妙的的沙烏地阿拉伯,謀求中東國家增產石油。
產能之謎
沙烏地阿拉伯到底能增加多少石油產能,一直是未知的。
眾所周知,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歷史上,沙烏地阿拉伯產能最多可以增加到1200萬桶/日。
大部分機構表示沙烏地阿拉伯完全有能力增產。路透社的約翰·坎普在一份關於該話題的分析中指出,沙烏地阿拉伯只在2020年4月達到過一次1200萬桶/日的產量水平。
國際能源署(IEA)認為沙烏地阿拉伯完全有能力增產。據其公布數據,沙烏地阿拉伯的短期訂單產能為每日120萬桶,可以在不到90天內增加到目前的產量。國際能源機構估計,較長期的閑置產能為每日210萬桶。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估計,沙烏地阿拉伯的可持續產能為每日1220萬桶。
除此之外,也有沙烏地阿拉伯自家官員表示,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產量會在今年8月達到每日1100萬桶。
一切矛頭指向沙烏地阿拉伯,明明可以輕而易舉達到1200萬桶/日的水平,但卻放任飄飛的國際油價不管,幾次三番推諉,不肯增加產能。
但是據流傳出的數據,1200萬桶/日的數據對於沙烏地阿拉伯來說有點困難。
第一、沙烏地阿拉伯只在2020年4月短暫實現過1200萬桶/日的產能,但當前沙特原油產量臨近峰值,是否能長期保持高產能還是個未知數。
1940年以來,沙烏地阿拉伯的產量峰值出現在2016年,產量年度均值分別為1060萬桶/日。參考OPEC最新月報,沙烏地阿拉伯6月原油產量分別為1058.5萬桶/日,當前沙烏地阿拉伯產量已接近歷史峰值。
此外,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近期表示,7月將減少對中國的石油供應,轉而將這些石油以更高的價格賣給歐洲,這意味著沙烏地阿拉伯短期產能受限,大幅增產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1200萬桶/日的產能只是外界的推測,並沒有考慮沙烏地阿拉伯實際的產油狀況。
原油存量持續衰減。沙特原油主要供應來源於沙特阿美,沙特阿美的原油產量在2020年-2021年大量下降。且沙特阿美的主力生產油田(探明儲量在50億桶以上),由於開採時間較長,大多數油田已經度過產量爆發階段步入產量衰減期。
除此之外,沙烏地阿拉伯一直受地緣衝突的影響,能源常常受到威脅。葉門武裝一直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心腹大患。今年三月,由於受到該組織的襲擊,沙烏地阿拉伯大量的石油設施被毀,是其增產石油的一大障礙。
沙烏地阿拉伯增加產能的意願並不強烈,到底能增加多少無人知曉。
增產難題
不管其實際產能有多少,更大的問題是沙烏地阿拉伯是否願意利用閑置產能。
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美國三個石油大國之間的關係始終處於變動狀態。此前,沙烏地阿拉伯官員曾表示,沙烏地阿拉伯致力於通過OPEC+組織來制定石油決策,其中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產油國。
美沙關係也因增產問題產生分歧而一度處於低谷,一個明顯的表現是,今年5月,沙烏地阿拉伯拒接美國拜登的電話。
除了增產問題的分歧,在石油出口限制方面,沙烏地阿拉伯也頒布了一些政策。2018年3月,沙烏地阿拉伯國王哈立德和其他王室人員已作出了長期限制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產量的決定,時間十到二十年不等。
不論是重新啟動已經關閉的老井,還是生產油田鑽新井,對於已經決定限產的沙烏地阿拉伯來說,一時之間是難以抉擇的。
沙烏地阿拉伯若是貿然增產,也極可能破壞自己油藏。據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去年透露,計劃將日產量提高至1,300萬桶。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阿明·納賽爾(Amin Nasser)表示,擴建計劃將持續到2027年。也就是說,增加100萬桶/天的最大持續石油生產能力需要8年的時間。
若是石油生產中的閑置產能被利用短時間尚且沒有影響;但若是長時間使用,會導致備用產能減少,當實際緊急情況出現時,會陷入被動狀態。
無論是美沙關係,還是俄沙關係,都是由客觀利益決定的。第一次出訪沙烏地阿拉伯的拜登若想美沙關係再上新台階,找到一個合作共贏的平衡點是很重要的。平衡點的存在尚不可知,國際油價已先跌為敬,截至發稿,WTI原油期貨下跌2.7%。
來源:能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