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疫情反彈,多地注射首劑疫苗後感染,疫苗接種,任重道遠

2021年04月07日22:39:08 國際 1026

目前,各國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但近日來,亞洲多個國家的疫情相繼出現了反彈趨勢。

多國疫情反彈,多地注射首劑疫苗後感染,疫苗接種,任重道遠 - 天天要聞

尤以伊朗、印度、土耳其等國反彈趨勢明顯,大有超過此前之勢態的架勢。

在印度,4月5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10萬例,創疫情暴發以來新高。

在伊朗,3月30日至4月5日的這一周,伊朗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均超過萬例。

在日本,雖然為迎接奧運疫情防控措施嚴密,並做出了不接待外國觀眾的舉措,但在日本大阪府、仙台市等,疫情仍出現反彈狀況。

在蒙古國,3月11日起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以三位數增長。

在緬甸,由於局勢動蕩,示威不斷,疫情也隨之蔓延開來。而這嚴重影響了雲南邊境瑞麗的疫情防控。近日,中國瑞麗出現的疫情就和緬甸人非法入境有關。

在土耳其,已連續多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4萬例。

黎巴嫩,該國過去兩周新冠檢測陽性率為16.9%。

在巴勒斯坦,衛生人員檢測出多種變異病毒。

疫情在歐洲也出現了反彈狀況。

過去兩周,法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增加了55%,達到3.5萬例/日。

比利時和荷蘭過去兩周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分別增長了95%和48%,德國的增幅則為75%。

本輪歐洲疫情重燃很大程度與來自英國的變種病毒有關。

多國疫情反彈,多地注射首劑疫苗後感染,疫苗接種,任重道遠 - 天天要聞

而引發疫情反彈,除新冠病毒變異加速傳播外,還有就是人們面臨抗疫疲勞期,如群體性聚會、不戴口罩、隔離措施不嚴密等。

目前,大面積地接種新冠疫苗仍是最直接的防疫舉措,不過,由於人們防範意識還不到位,全球各地相繼出現了接種首劑疫苗後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

日本NHK電視台4月6日稱,今年2月下旬,日本一名20多歲的女性醫務人員在接種首劑輝瑞疫苗6天後,仍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日本政府認為,即使接種了疫苗,也不可能立即產生抗體。接種第一劑疫苗後,到產生一定的免疫,大約要花14天。在此期間必須繼續堅持防疫對策。

據美聯社4月5日報道,4月1日,美國蒙大拿州州長格雷格·詹福爾特接種了新冠疫苗,但在5天後,其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4月3日,62歲的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確診患上新冠肺炎。他於今年1月接種了俄羅斯「衛星-V」第一劑新冠疫苗。俄羅斯方面回復稱,接種該疫苗雖不能完全保證其不被感染,但可100%保護費爾南德斯不會出現重症。俄羅斯於去年8月率先推出「衛星-V」新冠疫苗,成為全球第一個註冊新冠疫苗的國家。目前「衛星-V」已在全球54個國家註冊。根據《柳葉刀》發表的臨床試驗分析,「衛星-V」疫苗有效率達91.6%,100%預防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

多國疫情反彈,多地注射首劑疫苗後感染,疫苗接種,任重道遠 - 天天要聞

據韓聯社報道,截止3月9日,韓國出現9起接種輝瑞第一劑疫苗後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病例,其中有2例是護士。韓國疾病管理廳方面指出,相關病例可能是在接種第一劑疫苗不久後感染,而這段時期預計疫苗還沒有開始起作用;另一種解釋則稱陽性病例可能是在接種前就已感染新冠病毒。

今年2月初,西班牙中部托萊多省一家養老院的老人在集體接種輝瑞第一劑疫苗會,發生集體感染新冠的情況。當地衛生部門表示:「因為還沒有打第二劑疫苗,還沒有完成免疫周期,所以在臨床上這些病例感染不能算是接種疫苗帶來的後果。」

目前,全球仍面臨疫苗緊缺的情況,仍然有很多國家急需疫苗。

據世衛資料,目前歐洲地區近9億人口當中,已接種第一針新冠疫苗的人數比例只有10%。

看來,全球接種新完疫苗,任重而道遠。(項北京)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3小時!破案! - 天天要聞

3小時!破案!

離車上鎖 記得抽鑰匙。防範電動車被偷盜,離開車時,要隨時隨地鎖車,並將車鑰匙隨身攜帶。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著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著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著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