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羅斯與亞塞拜然的關係急劇惡化,吸引了國際社會的目光。這一變化不僅衝擊著地區的政治格局,也對兩國的外交、經濟和社會層面產生深遠影響。
一切始於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的一場執法行動。俄羅斯執法部門針對幾起陳年謀殺案展開調查,逮捕了6名俄羅斯籍的亞塞拜然裔嫌疑人,卻意外導致兩人死亡。在亞塞拜然看來,這是對本國僑民的暴行,是「基於種族的暴力」,瞬間點燃了兩國之間的矛盾導火索。亞塞拜然外交部迅速提出抗議,總統阿利耶夫取消了原定的莫斯科之行,亞塞拜然議會也宣布不參加兩國議會交流活動,文化部取消所有俄羅斯在阿的文化活動,甚至突擊檢查俄衛星通訊社亞塞拜然分社,拘留數名俄羅斯記者,指控他們是俄情報部門人員,俄阿外交危機就此爆發。
此次衝突背後其實早有隱情。去年12月25日,一架亞塞拜然航空公司客機在哈薩克阿克套附近墜毀,機上人員全部遇難。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公開指責是俄羅斯防空系統在擊退烏克蘭無人機時「無意擊落」,要求俄方承認事實、追責並賠償。儘管普京隨後通話致歉,但俄外長拉夫羅夫對黑匣子數據的模糊表態,未能平息亞塞拜然的怒火,為兩國關係埋下了隱患。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亞塞拜然自2010年代末起,在土耳其「泛突厥世界」理念影響下,積極向「地區強國」轉型。俄羅斯深陷烏克蘭危機後,影響力減弱,亞塞拜然開始推行「多向量」外交策略,一邊維持與俄羅斯的關係保障貿易安全,一邊拓展與西方合作,試圖擺脫對俄依賴。在軍事合作上,亞塞拜然與烏克蘭互動頻繁,2022 - 2024年間,雙方在國防、情報等領域多次開展會談並簽署合作備忘錄,亞塞拜然還與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等西方國家在軍事採購、演習、情報等方面有密切合作,這無疑引起了俄羅斯的警惕和不滿。
在經濟領域,亞塞拜然作為能源出口國,其能源出口路線和市場布局也與俄羅斯存在潛在競爭。亞塞拜然積極推動繞過俄羅斯的能源管道建設,如巴庫 - 第比利斯 - 傑伊漢輸油管道,直接將裏海石油輸送到地中海,削弱了俄羅斯在能源運輸上的傳統主導地位。同時,俄羅斯對烏克蘭煉油廠和敖德薩港口的轟炸,損害了亞塞拜然的經濟利益,因為亞塞拜然是這些煉油廠的重要客戶,敖德薩部分碼頭也由阿方投資或控股。
文化與民族因素同樣不可忽視。亞塞拜然是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而俄羅斯國內穆斯林群體龐大且與亞塞拜然存在民族聯繫。亞塞拜然指責俄羅斯執法行為是對穆斯林的歧視,這一言論在宗教和民族情感上引發強烈共鳴,進一步激化了兩國矛盾。
俄阿關係惡化對地區安全形勢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在南高加索地區,原本就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更加不穩定。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存在納卡衝突,俄羅斯此前在其中扮演調解者角色,如今俄阿關係緊張,俄羅斯的調解能力和公信力受到挑戰,納卡地區衝突再次爆發的風險增加。此外,亞塞拜然與西方合作的加深,可能使北約勢力進一步滲透到俄羅斯周邊,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對俄羅斯南部邊境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國際社會對俄阿關係惡化高度關注。美國及部分西方國家可能會藉此機會進一步拉攏亞塞拜然,推動其在遏制俄羅斯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而土耳其作為亞塞拜然的盟友和同宗國家,可能會在外交和軍事上給予亞塞拜然支持,加劇地區緊張局勢。一些希望地區穩定的國家則呼籲雙方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
對俄羅斯而言,如何妥善處理與亞塞拜然的關係,是一個重大考驗。一方面,俄羅斯需要維護自身主權和執法權威,不能輕易在僑民問題上妥協;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失去亞塞拜然這個在南高加索地區的重要夥伴,防止地區局勢失控。俄羅斯外交部已召見亞塞拜然駐俄大使,呼籲雙方通過政治外交渠道解決問題,避免人為加劇對抗。未來,俄阿關係走向何方,是在外交斡旋下緩和,還是在矛盾激化中持續對峙,不僅關乎兩國利益,也將深刻影響地區乃至國際地緣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