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恐懼的東西,有些人怕漆黑的環境,有些人怕密閉的空間、有些人怕無底的深淵,有些人怕幽深的海面,每個人的性格都千變萬化,因此害怕的東西也不盡相同。
但是總有一些重合的部分,比如學生時代都害怕老師留太多的作業,長大了開始害怕掙到的錢不夠養家糊口,到了老年時期又開始恐懼死亡的到來。古人也是如此,可是他們都害怕的東西卻有點奇怪,「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這是什麼意思呢?
男怕磨,女怕泡
在中國古代,女性無疑是處於比較弱勢地位的,因為古代制度的原因,女性在社會上通常沒有什麼發言權,主要依靠男性的保護生活,對於大男子主義情愫嚴重的古代丁夫而言,雖然他們對女性談不上尊重,但是對於愛慕自己的女子,還是很有保護欲的。
同時大丈夫們也普遍以殺女人為恥辱,於是就有了電視劇里常常出現的主人公大喊「我不殺女人」的場面。慢慢地,在戰爭中,婦女兒童不能殺,在刑罰中,很少處死女性成了一種共識。
在這種大背景下,男性對於仰慕自己的女性,是很怕對方軟語相磨的,因為對對方不可言辭狠戾,也不能棍棒相加,就這麼被她們的撒嬌誇耀沖昏了頭腦,原本理智的性格也可能做出衝動的選擇,所謂的「英雄難過美人關」也是這個道理。
女怕泡的原因主要是女性普遍都是很感性的動物,她們很容易感同身受,對於別人的情感通常也比男生體會得更深刻。古代男人大都講究以入仕途、上戰場報效國家為遠大理想,對女性的關注度遠不如現在。
因此假如一個女子遇到了一個男子,對自己青睞有加,軟磨硬泡,今天登門拜訪送上一束鮮花,明天又書信相邀,請自己去游湖踏青,時不時噓寒問暖,讓自己感受到了些許愛意,那麼這個女生將很容易沉迷其中。
可是一般來說,女性沉迷愛情導致的結局通常不太美妙,詩經中說「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古代男女地位不對等,因此男子的愛大多比女子短暫得多。因男子的軟磨硬泡而心動的女子,最後大多免不了被拋棄的命運,久而久之,也就有了「怕泡」的說法。
雞怕攆,狗怕舔
有農村生活經驗的朋友們可能都有「攆雞」的經歷,等到夜幕降臨,在院子里散步的雞們也該回到自己柵欄里了。這個時候只需要拿個木棍之類的物體,稍加驅趕,他們就會扇著翅膀,四處逃竄,最後回到窩裡。
這主要是因為雞的膽子一般都很小,不同於狗的忠心勇敢,也不同於貓的好奇心旺盛,雞是一種很容易被驚動的動物,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能讓它們如臨大敵,「雞怕攆」由此出名。
家裡有養狗的人一定知道,狗狗其實很喜歡舔舐主人,這是它們表達喜愛的一種方式,有時候你出去待了一陣子,沒有帶上它,回去以後甚至能被它舔上半個小時。可是雖然自己愛舔人,狗狗們卻並不喜歡被舔。
如果真的被主人舔上一口,可能會令狗狗十分驚詫,甚至跑遠躲避,次數多了,也就有了「狗怕舔」的說法。而深究狗不喜歡被舔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狗是一種很忠誠的動物,它們習慣了對主人言聽計從,可是假如突然從主人那裡得到了過多的關注和喜愛,反而會讓它們無所適從。
當今社會時代不斷變化,人們追求男女相同,在地位平等的條件下,男孩子們和女孩子們也不會再害怕對方了。而豐富的食物也讓小雞的體型更加龐大,膽子不似之前,同時越來越多「高冷」的不愛舔人的狗狗出現,也算是社會帶來的改變吧。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的意思現在應該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吧,除了表面意思外,其實還有深意的。是不是感覺越早知道越受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