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進步,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邁出微小的一步。對道德底線的不斷拷問,理應推動規則不斷完善
近日,深圳一網友發文稱,自己的寵物狗因受鞭炮驚嚇從寄養中心跑出,其一度懸賞5萬元尋找。沒想到,因寄養中心管理不當,犬只跑上高速公路被撞,而後被高速公路工作人員「烹飪分食」。據極目新聞報道,高速公路方回應稱,巡查人員以為該犬只為無主飼養且已無生命體征,私自進行了處理,公司將嚴肅處理其不當行為。對於寵物狗是否被煮食,相關工作人員未正面回應。
此事一出,迅速登上熱搜。關注度飆升的背後,並非眾口一詞的指責,而是不同情緒和社會心態的矛盾對立。
在愛犬人士看來,「毛孩子」簡單忠誠,撫慰心靈,寵物是人們撫慰情感、抵禦孤獨的寄託。本是「家人」一樣的存在,如果遭遇了烹飪分食,這種野蠻和粗魯是現代文明必須割除的。
而在另一波人眼中,若寵物狗遭烹飪分食,寵物主人情感受損,悲痛固然值得同情。然而,狗慘遭無妄之災,高速公路工作人員被「嚴肅處理」似乎也於理無據。
寄養中心失責在先,這一點並無爭議。對高速公路工作人員來說,其應盡職責是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止動物進入公路。現實中,如因管理方未盡到合理的清理、防護、警示等義務,導致動物跑上高速並引發事故,管理方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對待動物的態度,或許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只有對生命理解與尊重的高度之別。現實中,在高速公路、國道附近,時常可見動物覓食、追逐,因其突然闖入道路造成「路撞」「路殺」。此前,人們更多擔憂「車毀人亡」慘劇,或是探討如何保留野生動物遷移通道,呼籲駕駛員提高警惕,而對於動物屍體無害化處理,似乎鮮有集中討論。
道德不該綁架規則,這也是法治社會的應有之義。規則應基於客觀標準,而非單一道德立場。對高速公路相關人員的問責,必須基於規章制度明文規定,而非僅僅因為情緒化的聲討,就隨意設置罰則。
當然,這也絕不意味著「存在即合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取決於對弱者的態度。近年來,一些粗暴對待動物的事件總會引發公眾的強烈不滿。這背後,不僅僅是為了不能為自己發聲的動物,也是為了人們自己。
人之為人的前提,就是要擺脫自身的動物性。面對世界,少一分弱肉強食的殘酷,多一分悲憫和善良,對世界溫柔相待,才會被溫暖環環相扣。文明的進步,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邁出微小的一步。對道德底線的不斷拷問,理應推動規則不斷完善。
不妨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對「路撞」「路殺」動物事件處理程序,細化操作流程,為工作人員劃定紅線,避免類似事件再次出現。
對寵物主人來說,失去了家人般存在的夥伴,那份悵惘和心痛,應當被理解和看見。請相信,時間會治癒傷痛,遠去的「毛孩子」也希望主人記住的都是相處的美好瞬間。至於寵物寄養中心,如此不負責任,難辭其咎,除承擔應有賠償責任外,也應嚴查相關資質和經營管理。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林靜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