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於貢嘎山(漢文版),中國藏獒養殖繁育大全,世界名犬馴養百科。
大舅家的藏獒
我大舅養過一隻藏獒,純黑的,只有胸口和腳掌上有些黃褐色的色塊。他養這隻藏獒的目的並非是要看家護院,單純是為了玩。不過這隻藏獒總是被關在定製的大鐵籠子當中,印象里從沒有看到它被牽出來溜達過。我經常去看它,但它似乎從不記得我,每次去都朝著我吠叫,感覺打開鐵籠門的瞬間,它就會衝出來撲倒我。
那隻藏獒得有個70公斤重,確實看起來非常的大,非常的威武。雖然每個人看到了都誇這狗很帥氣,但大舅很不喜歡它。大舅說這隻狗只認他,這可以說是忠誠也可以說是蠢。即使是每天都能見到舅媽和奶奶爺爺,這隻藏獒依然會吼他們,只要他們出現在視野里,它就會吼得非常吵,已經影響生活了。
據大舅說,之前試著牽它出去散步過幾次,結果好多次差點咬到人,害得他跟其他鎮民的關係變得很緊張。
後來我去大舅家的時候,這隻藏獒不見了,說是賣給別人了。
藏獒為什麼被炒作了這麼多年,甚至炒到了天價都還是推廣不開?
主要就是上述我所知的這個真實案例中展示出來的過度的攻擊性和低智慧等特點,還有就是其飼養成本非常高。而且藏獒作為烈性犬種,許多城市明令禁止在市區內飼養,這樣的狗自然不可能推廣得開。
今天我想講的是另一種同樣起源於藏區的大型犬類品種,某種意義上它算是藏獒的優化版本,但基本上也不可能推廣開,寫出來就是給大家解解乏。
藏獅
藏獅是青藏地區的古老原生大型犬類,雖然知名度差異巨大,但在藏區算是和藏獒齊名的犬種。它們的藏語發音是「keeop-so」,因此也被音譯稱為奇兒阿素犬。據說起源於西藏kailash神山附近。在藏族喇嘛教的傳說中,該教派的創始人宗喀巴為了保衛母親的牛圈,於是把獅子變成更溫順的狗的形象,讓它來看護牛群,藏獅就這麼出現了。
這種狗的毛髮均勻,均勻的長且密集,以至於它們的臉部和腳部都覆蓋有厚厚的長毛,如果不去經常修剪,其面部幾乎只看得到嘴巴,身上的毛髮會長到拖地,這是非常顯著的特徵。進化成這樣的毛髮顯然是為了抵禦藏區極度惡劣的氣候,毛髮既防寒也防風。
長毛髮使它們看起來相當笨重,但實際上毛髮之下的體態非常均勻,一身的腱子肉,腿長,骨架中等,因此靈活性是高於藏獒的。它們跑起來的姿態特別有趣,有種搖擺又有彈性的感覺。
不過它們的體型比不上藏獒,通常其體重不會超過60公斤,肩高最多就是近70厘米。而藏獒雖然肩高跟藏獅差不多,但體重往往能超過80公斤。
藏獅的歷史可追溯到4000年前,從那時開始它們就作為優質的守護犬存在,它們能守護牲口和人類免受野獸的侵略,同時又擁有較高的智慧。跟藏獒不同,它們是能讀懂指令的,能根據主人的要求做出簡單的動作,較高的智商註定了它們跟笨笨的藏獒不同,它們能承擔更多的工作,因此是更為優秀的家犬選擇。
直接對比戰鬥力的話,藏獅可能跟藏獒不相上下,但有了智商的加持,使得它們增加了優勢。
這肯定是藏獅的優點,但居然也成為了它們難以被推廣的原因之一。
難以推廣
藏獒很忠誠,但認知有限,因此作為護衛犬的存在的藏獒一般只認飼養者。但這就很尷尬了,飼養者必須一直控制著藏獒,不然它們就可能傷人。如果藏獒傷到了有地位的人,那就徹底完蛋了。
因此更聰明的藏獅就變成了更好的選擇,以前的藏獅一般只被養在寺廟中。一是因為它們的形態很像是獅子,而獅子是佛教聖獸,因此可以作為象徵存在;二是它們服從管理,是確實能夠看家護院的存在;三是它們的數量很少,飼養成本非常之高,每天都得吃大量的肉,不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根本養不起,也沒有資格養。
於是藏獅只能在高等階層內傳播,而高等階層終究是少部分人,因此藏獅的數量也就被控制得很少。解放藏區後,藏獅開始在民間流傳,但養殖的技巧並為散開,因此藏獅終究還是小部分人的選擇。如今它們已經瀕臨滅絕,因為數量少,近親交配成為了不得已的選擇,於是它們的品種退化,純種個體越來越少了。
這麼罕見當然也不便宜,據說具有優良血統、外觀特徵突出的藏獅,每隻都是10萬起步的,根本不是普通人買得起的。
即使買得起也很難養。藏獅作為大型犬需要足夠的空間讓它們奔跑和玩耍,光是這點就很難解決了。而且藏獅雖然攻擊性不高,但太過活躍,很喜歡亂啃東西和到處挖掘,很具破壞性。
作為我國原生的純種犬類,它們不應該被遺忘,但你要說它們很值得推廣,那我就不敢苟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