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差矣


一方面,儘管黃金珠寶市場整體保持增長,但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對個性化、情感化產品的需求激增,以及傳統婚慶、節慶場景的消費佔比逐年下降,黃金珠寶行業的同質化競爭也在不斷加劇。
另一方面,寵物經濟的「高情感附加值+低價格敏感度」特性,也與珠寶行業的溢價能力天然契合。這或許也是寵物賽道成為周大福開拓新藍海市場優選方向的核心因素之一。
尤其是建立在當前寵物飾品賽道領域競爭多停留在低附加值區間的背景之下,周大福以足金材質切入,巧妙避開了與普通寵物飾品的價格競爭,同時利用黃金的保值屬性,將產品定位成了「可傳承的情感投資」。此舉不僅拓寬了消費場景,或許還可能催生「寵物珠寶訂閱制」等更多細分市場的興起。
對此筆者認為,周大福此次進軍寵物經濟的案例,或許也是更多想要與寵物賽道「構建情感聯結」的可參考路徑之一。
畢竟有句話說,會搞事情的品牌佔盡先機。正如此前酸菜魚品牌太二在2021年推出的何英俊公益貓糧品牌,主打將做酸菜魚沒用到的鱸魚骨肉作為主原料,再加入必需的營養成分製作出符合標準的貓糧,最後向顧客和流浪動物公益救助組織免費贈送貓糧,引發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與好感。
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何英俊貓糧」公益項目在小紅書社交媒體平台上的話題曝光量超過了320w次,抖音社交媒體平台上的話題曝光量超過了1019w次,具象化表達了會搞事情的品牌如何獲取用戶好感的實際案例。
這也是構建跨品類情感基建的底層邏輯之一。而在未來,更多諸如周大福、太二等等看好寵物經濟的跨界品牌們,或許也需圍繞「陪伴」「身份認同」「社交貨幣」三大維度,從而才能實現與寵物賽道的深層次鏈接。
綜合來看,周大福跨界寵物經濟,既是對業績增長焦慮的回應,亦是對消費本質的回歸——在物質豐裕時代,情感價值已成為最稀缺的「貨幣」。而在寵物與人的溫情故事中,周大福目前正以領航者之姿,書寫屬於中國珠寶品牌在寵物領域的創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