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京公布一例境外輸入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的情況。

解除隔離後查出核酸陽性
之前三次均為陰性
已有學校部分班級停課觀察
周某,男,19歲,8月11日自美國乘機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入境,受控轉運至指定賓館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隔離期間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解除隔離後返回位於建鄴區的居住地。
按照江蘇省入境人員解除隔離後健康跟蹤管理相關規定,其於9月1日接受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9月8日、9日兩次接受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已及時收入南京公共衛生中心接受觀察,無不適癥狀,CT檢查正常,為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
建鄴區疾控中心迅速按規範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相關密切接觸者採取提級防控措施。目前,其共同居住的父母及其他已採樣的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已採集其居住地、活動地等環境樣本核酸檢測結果也均為陰性。
在再次接受隔離觀察之前,該無癥狀感染者曾在位於南京市建鄴區的華采天地購物中心一家籃球培訓機構擔任助教。據《中國新聞周刊》,目前該購物中心營業正常,該無癥狀感染者所在的籃球培訓機構已經暫停營業。這家籃球培訓機構名為Mr.B park,宣傳語為:外教籃球學院,主要培訓人群為4歲至14歲的兒童。
據人民網報道,事件發生後,在該籃球培訓機構上過課的學生收到了疾控部門的通知,而這些孩子所在的校內班級也被要求整班停課。
目前防控境外輸入壓力仍很大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表示,現在還沒辦法判斷該病例是境外輸入亦或是隔離期結束後獲得的新近感染,還需要更進一步信息才能判斷。
他進一步解釋說,如果排查之後發現,該無癥狀感染者的確是在境外感染的,隔離觀察以後沒發現陽性,就屬於之前所討論的「復陽」的情況,亦即病毒脫落時間最長可達2到3個月,在連續核酸檢測陰性後又出現陽性結果。
「復陽」的因素很多,包括檢測試劑的靈敏度低、採樣部位不合適帶來的假陰性,或者這些人體內有一些不致病也不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殘留核酸片段。
他強調說,這種病例並不少見。在6月中下旬北京的一輪疫情中,一位新發地工作人員就在出院28天後「復陽」。
這位專家表示,如果這名患者是新感染的,那就需要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找到感染的源頭;如果是「復陽」,就不用太擔心。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他們嘗試對「復陽」病例核酸進行病毒培養,但培養不出活病毒,也就是說沒有傳染性,對 「復陽」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觀察、核酸採樣,也沒有發現他們被感染。
總的來說,目前中國應對境外輸入的防控措施一直非常嚴格,防控壓力一直很大。
吳尊友:十一可放心出遊
但旅行安全仍需重視
即將進入9月中下旬,很多人已經開始籌划起國慶長假的行程。大家都很關心,假期出遊是否安全?需要警惕什麼?

近日,央視《新聞1+1》連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回應關切。
■對此,吳尊友表示,從新冠肺炎防控角度來看,國慶節到各地去旅遊應該沒有什麼特別限制和需要警惕的。
■ 在中國的環境當中現在是沒有新冠病毒的,所以旅行方面沒有什麼特別的疫情風險提示。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國慶節人多,旅行安全還是要給予高度重視。

審核 | 陳 凱
責編 | 黃髮強、劉玉姝
來源 | 杭州日報綜合自南京發布、中國新聞周刊、人民網、央視新聞。(聲明:「河南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