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陸軍網 作者:黃敬鋒
某師四連政治指導員黃敬鋒(朱民 攝)
我叫黃敬鋒,現任某師四連政治指導員。我連誕生於黃麻起義,與人民軍隊同歲,先後7次被授予榮譽稱號,43次集體立功。1990年,習主席任福州市委書記時,在我師提出「要軍民共學雷鋒、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共同繼承和發揚古田會議精神」。在習主席重要指示引領下,我們始終把學習雷鋒精神作為傳承紅色血脈的紐帶,努力鍛造過硬標杆連隊。2014年7月習主席親臨連隊視察,寄予我們「一代更比一代強」的殷切囑託;去年8月又簽署命令,授予我連「強軍精武紅四連」榮譽稱號。
我們的體會是,作為歷經戰火洗禮的老紅軍連隊,必須大力賡續紅色血脈,培植鐵心向黨、鐵血報國的英雄本色。89年的光輝歷程,我連先後參加過100多場戰役戰鬥,3581名先烈為國捐軀,形成了「聽黨話跟黨走、攻必克戰必勝、不畏難不畏險、連為家苦為榮」的四連精神,留下了3件最為珍貴的「傳家寶」:一件是「一場戰鬥」,1937年連隊夜襲陽明堡,創造了步兵打飛機的經典戰例;一件是「一桿槍」,1964年全軍大比武,21任連長宋世哲40發子彈40秒命中40個目標,毛主席高興地端起老連長的槍;一件是「一張收據」,1971年連隊將自產蔬菜送給毛主席改善伙食,老人家交了3塊7毛3的菜金,留下一張珍貴收據。從荊鄂水鄉到太行山麓、從齊魯大地到東南沿海,我連先後經歷24次調整轉隸,黨支部換了一屆又一屆,連隊移防最先抓的是完善榮譽室,班子交接最先交的是光榮傳統,新兵入伍最先搞的是連魂教育,老兵退伍都要帶走一份連史手冊光碟。我們還建起了數字連史館,在官兵床頭張貼勵志格言,把夜襲陽明堡經典戰例編成情景劇,持續開展「講連史故事、做英雄傳人」活動。幾十年來,無論形勢任務怎麼發展變化,連隊「傳家寶」始終沒有丟,紅色血脈傳承始終沒有斷,官兵忠誠之根越扎越深、信念之樹越長越壯,經受住了各種現實考驗。我連駐地是敵特活動的重災區,去年下士李晨休假離隊時,發現一名男子拿著手機對著營區拍照,他急忙上前制止,對方一邊遞煙,一邊拿出一沓百元大鈔往他身上塞,一下引起了小李的警覺。雖然當時周圍沒有其他人,但小李絲毫不為所動,及時呼喊戰友將其扭送到保衛股,經查確是一名偷竊販賣軍事秘密的慣犯。
我們的體會是,作為刀尖子連隊,必須緊盯對手練兵備戰,鍛造精武強能、克敵制勝的英雄群體。我們始終不忘:對手就在眼前,只有磨亮刀尖,才能攻堅破敵;只有精兵合力,才能決戰決勝。連隊黨支部堅持把練兵備戰作為主業主責,每天1次戰備抽查、每周1次戰備演練、每月1次50公里戰鬥體能訓練雷打不動,常年保持箭在弦上的戰鬥姿態;按照實戰化、精細化、特戰化要求從難從嚴施訓,率先在集團軍步兵連展開駕駛、操舟、攀崖、爆破、獵殺五項特戰技能訓練;廣泛開展「人人有紀錄、人人創紀錄、人人破紀錄」練兵活動,連隊「八大員」課目一個不少、受考一個不落,7名幹部帶頭參訓參考,個個都是優秀「四會」教練員。去年8月,師在我連組織新排長集訓,師長在動員大會上說:「只要你們成績能超過四連養豬的、種菜的、做飯的,就算合格!」許多新排長聽了很不服氣。連隊專門安排了一場課目演示,文書袁曉俊完成10米攀崖僅用了10秒,飼養員周凱旋2分30秒衝過渡海登島400米障礙終點,炊事員齊明科一口氣做了40個卷身上……新排長們讚嘆不已,紛紛豎起大拇指說:「紅四連的兵,真牛!」去年6月,總部對我連進行授稱評估,考核組一下車就組織緊急拉動演練,全連18分鐘完成全員全裝出動準備,比大綱標準整整快了7分鐘,帶隊首長高興地說:「這個連隊能打仗!」3年多來,我連在各級考核比武中奪得24個團體第一、74個單項冠軍、7次刷新軍師紀錄。
我們的體會是,作為隨時聽令出征的打頭陣連隊,必須聚焦實戰加鋼淬火,砥礪英勇無畏、有我無敵的英雄氣概。戰爭年代,先烈們憑著「打斷胳膊用牙咬,有一口氣就打到底」的拚命精神,打出了令敵聞風喪膽的赫赫威名。我們接力傳承英雄之氣、血性之勇,通過設立「尖刀杯」擂台賽、建起5D心理訓練室、發揮重大任務「磨刀石」作用,常態鍛造官兵逢敵敢亮劍、上陣不惜命的血性虎氣。2013年9月,總部組織跨區機動演習,我們擔負第一梯隊尖刀連搶灘主攻任務。戰鬥打響那天,正值颱風臨近,海上風大浪急,船體劇烈晃動,稍有不慎就可能舟翻人亡,許多同志嘔吐不止、臉色蒼白,但無一人退縮掉隊。那次,全連官兵以陸上猛虎、海上蛟龍的無畏氣概,乘船渡海200海里,轉戰兩地、兩戰兩捷,立下搶灘頭功。去年「9•3」閱兵,以我連為主組建夜襲陽明堡「戰鬥模範連」英模方隊,全連官兵抱著「一定要去北京見習主席」的信念,頂烈日、戰酷暑,刻苦訓練、挑戰極限,列兵鬍子涵為拿到入圍「資格證」,一個月瘦了35斤。像這樣為榮譽敢拚命、為使命勇獻身的例子在我們連還有很多。當方隊昂首闊步走過天安門時,大家豪情滿懷、激情萬丈:「我們沒有辜負習主席的囑託,沒有愧對紅四連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