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大解州關帝廟景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我國現存始建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保存最完整的關帝廟宇,被譽為「武廟之冠」。
解州關帝廟景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我國現存始建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保存最完整的關帝廟宇,被譽為「武廟之冠」。已初步形成了「解州關帝祖廟、常平關帝家廟、常平關帝祖陵」三關文物旅遊景區。景區榮獲「山西十大旅遊品牌單位」、「 山西省十佳優秀旅遊景區」、「中華旅遊文化貢獻單位」、「2009年國際休閑旅遊年度品牌單位」等榮譽稱號。2010年「國際關公文化節」被評為中國十大人物類節慶活動之一「群星獎」類的項目獎,「關公信俗」已被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經過多年精心打造,已發展成聞名中外的文物旅遊品牌,是海內外遊客、信徒觀光朝聖、尋根謁祖之聖地。
(一)、解州關帝祖廟

解州關帝祖廟始建於陳末隋初,歷朝歷代均有擴建修葺,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時期重修之物,位於距運城20公里處的解州鎮,南臨巍峨秀麗之條山,北依萬頃碧波之銀湖,廟宇樓閣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總佔地面積達22萬平方米。是一處保存完整,規模宏大的古建群,建築布局為我國傳統的「前朝後寢」及中軸對稱的宮殿式布局,在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端門、雉門、午門、御書樓、崇寧殿、春秋樓,兩側配有木坊、石坊、碑亭、鍾亭和東西長廊,高聳的建築配以參天松柏,頗具皇家氣派。廟內懸掛有康熙御筆親書「義炳乾坤」、乾隆欽定「神勇」、咸豐御筆親書「萬世人極」、慈禧太后題「威靈震疊」匾額,堪稱珍寶。廟中的精華建築「春秋樓」,二樓懸樑吊柱結構,更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珍品。

結義園位於祖廟之南,佔地五十餘畝,是按照當年劉備、關羽、張飛涿郡三結義時的桃園意境而設計建造,中有結義坊、君子亭等主體建築,四周古柏參天,湖光山色,園內翠竹繞湖,碧蓮拂柳,小橋流水,桃花滿山,亭台樓閣,曲徑迴廊,是一處娛樂、休閑、朝聖的好去處。
(二)、常平關帝家廟

常平關帝祖祠(俗稱關帝家廟),位於運城市西南10公里的常平村,距解州祖廟8公里,總佔地面積達1.5萬平方米。南依氣勢蒼茫的中條山,北臨煙波浩淼的古鹽池,山明水秀,環境優雅。

整座廟宇的建築布局,採用了與祖廟相仿的「前朝後寢」的建築體制及中軸對稱式的傳統建築手法,其廟貌、風物與祖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廟內的娘娘殿、聖祖殿及金代磚塔在世界所有關帝廟中絕無僅有,堪稱「三絕」。

這座廟宇原是關羽的故宅,關羽從出生到避禍出逃之前一直生活於此。他歿後,當地人及後裔為紀念關羽及他的祖輩三代便在此建造了一座祠堂,作為奉祀他的場所,故是當今紀念關羽最早的祠堂,同時也是世界上關公文化最早的發源地和集散地,距今已1800餘年。後來隨著歷代封建帝王對關羽逐級追封,世人對他更加崇拜和敬仰,廟堂也隨之擴建,到了明清形成現今之規模。

廟內現存建築亦多為清代重修之物。
(三)、常平關帝祖陵
關帝祖陵,位於祖祠南1.5公里處,景區佔地3000畝,由石磐溝自然景區和聖像人文景觀景區組成。「幽谷、奇石、漢城、流泉」是景色深邃、山水明媚的祖陵景區四大奇景。
石磐溝自然景區,峽深谷幽,兩峽壁立,青松、翠柏、野草、鮮花遍布山坡,天然奇石,惟妙惟肖,景區新開發有24個景點,有「青龍把門」、「攜妻拜祖」、「赤兔蹄痕」等,漫遊其溝,看條山翠綠,賞石磐美景,憶關聖功德,感人生滋味。
關帝聖像景區位於「漢城」東邊的山峰頂部,有世界最高,最大的銅鑄關公聖像(在建)。聖像高79米,其中基座19米,象徵關公在家鄉生活了19年,聖像主體60米,象徵關公一生60年成就了中華武聖的千古英名。聖像面朝故鄉運城鹽湖,背靠巍峨中條山,形神兼備,英姿蓋世。
(四)、關帝御園

關帝御園是在關帝祖廟後花園遺址上復建的一座北方風格、皇家氣派的古典園林。



該園佔地120畝,殿宇嵯峨,廊軒迤邐,山水清明,花木競奇,景物壯美,內涵怡魂。千米彩繪長廊,構成巨幅瑞獸圖案,堪稱天下一絕;「福壽」巨鼎,勢雄意遠,足壯觀瞻;「洞天」「福地」,靈鍾神韻,遙相成趣;聖行祠、忠義堂、雅頌軒、文華苑、晨光閣、畫舫齋、含章館、攬月亭錯落有致,別有洞天;還有瑞鹿、神龜、仙鶴、靈猴、金魚等生靈,寓意深刻,良願多多。
(五)、東宮
該建築群與關帝祖廟東圍牆相毗鄰,座北朝南,佔地面積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0.6萬平米,原建築群由東宮山門、崇聖祠、崇寧宮、演慶宮、祝公祠和道眾公所組成。現已恢復的建築為東宮山門和崇聖祠(已劃歸關帝祖廟部分),恢復的遺址保護群為崇寧宮、演慶宮、祝公祠和道眾公所。2009年9月國際關公文化節來臨之際,在該建築群內的西北角和東北角建設竣工的關公文化用品大型超市和關府家宴已全面對外開放營業,景區內保存了原有的大樹,併科學栽植了柏樹等名木,同時連結了御園以作為關帝廟遊客信眾重要的出口通道。
(六)、解州關帝廟文物保管所堅持以提升關公文化的影響力為主線,每年都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1、農曆四月初八的傳統古廟會
農曆四月初八是解州鎮傳統的古廟會。它源自漢乾佑元年(公元948年),是當時重要藥材和物資集散地。廟會期間舉行的「關帝巡城」活動,最早始於北宋徽宗年間(公元1101年——公元1119年),慶典多有「恭請神架繞境祈安降福」的儀式活動,多邀聘民間技藝團體助陣表演。2006年進過深挖掘、深加工,注入新文化內涵的關帝巡城活動的成功舉行,使中斷近一個世紀的文化活動完美再現在世人面前。聲勢浩大的「關聖帝君」巡城活動,吸引著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特別是在2008年的巡城隊伍中,還有一支專門從福建省南安市洪瀨鎮趕來的一行40人,抬著他們的關公神像,走在16抬轎後面。
2、農曆六月二十四關帝誕辰紀念日
農曆六月二十四,是中華武聖人關聖大帝的出生日。誕辰慶典祭祀活動在當地有悠久的歷史。關帝家廟自2000年對外開放以來,每年都要在此舉行祭祀活動,祭祀活動的定期舉行,讓無數海內外關公信徒找到了根,信徒們的參祭熱情一年比一年高,參祭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參加此項活動已成為無數關公信徒和關公文化愛好者共同的精神家園和心靈寄託。
3、中國運城國際關公文化旅遊節
被評為中國十大人物類節慶活動之一,是關公故里每年都要舉辦的大型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民族傳統文化的復興,從1990年起,每年金秋時節都將在運城舉辦規模盛大的集旅遊、文化、民俗、經貿於一體的大型國際性商旅活動—關公廟會,經過二十年的發展,文化旅遊節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關公文化品牌也越做越大,已成為山西乃至全國的重要文化活動。屆時,將舉辦莊嚴肅穆、氣勢恢宏大的「金秋大祭」、設祭壇、齊三牲、鳴鼓樂、著古裝,還有「關帝廟主委聯誼會」、「關公文化論壇」、「經貿洽談會」、「精品旅遊線路游」、「運城民俗文化藝術表演」等活動。
(伍策 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