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鐵檢察聯合守護碉堡和紀念碑,被遺忘的紅色文物將修繕

極目新聞記者黃忠

通訊員劉怡廷戴欣悅

文物被遺忘,破敗無人管,該如何守護?近日,武漢鐵檢兩級院聯合武漢軍事檢察院,就督促保護武漢老京漢鐵路二道橋系列文物行政公益訴訟案舉行公開聽證,守護紅色資源。

5月8日,承辦檢察官介紹,去年9月,武漢鐵路運輸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團隊通過現場踏勘和走訪調查,發現老京漢鐵路二道橋附近有一處碉堡外牆破損嚴重,周圍雜物堆積;一處紀念碑被雨水侵蝕,碑文模糊不堪。

碉堡外牆破損嚴重

「經查閱相關資料,碉堡屬於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分類中的軍事建築及設施,紀念碑屬於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承辦檢察官介紹,對此,武漢鐵檢兩級院一體履職,於2024年11月對相關行政機關立案調查並開展磋商。

紀念碑碑文模糊不堪

因上述兩處文物與老京漢鐵路二道橋息息相關,聽證會爭議焦點從「文物保護的監管職責劃分」和「現有條件下如何加強對文物的實質性保護」兩方面展開。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聽證會上,行政機關和鐵路企業圍繞爭議焦點和自身履職情況分別進行了發言,並就協作配合、共同保護達成一致意見。武漢軍事檢察院強調了紀念碑作為「紅色資源」和英烈紀念設施的特殊意義,從規範管理、分類施策、部門協同等方面提出了建議。三位聽證員分別對本案中文物保護的整改情況提出了針對性、建設性的評議意見。

主持聽證會的武漢鐵路運輸檢察院檢察長李易介紹,通過聽證,各方達成三點共識:「加強對文物本體及其歷史風貌損害的整體性事前預防;進一步強化部門協作配合;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釐清責任,形成多方保護合力,確保文物保護整改工作取得實效。」

聽證員代表余兵感慨道:「兩處文物讓人感觸頗深,特別是烈士紀念碑承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歲月風霜會讓紀念碑逐漸模糊,但檢察機關通過辦案重新喚醒這段歷史,這是精神上的繼承和延續。」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