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遠志逝世,系任弼時長女,出生不到100天就進了國民黨監獄

2021年01月14日21:06:12 歷史 1147

1月14日,「政事兒」從任弼時小女兒任遠芳處獲悉,任弼時長女任遠志同志,因病救治無效於2021年1月13日3時49分在北京離世,享年90歲。「大姐生前囑咐喪事從簡。我們尊重遺願,不舉行告別及追悼會。」


任遠志逝世,系任弼時長女,出生不到100天就進了國民黨監獄 - 天天要聞

任遠志資料圖 / 來源:南開大學新聞網


任遠芳對「政事兒」說,「大姐近年來身體不太好,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一個星期前住進了301醫院我姐夫在兩年前也去世了。受疫情影響,我們也不能去醫院探視。


回憶起大姐任遠志,出生於1938年的任遠芳說,小時候與大姐相處得不多,更多時間是二姐任遠征與大姐在一起。「1931年大姐出生,出生後不到100天,大姐就和媽媽進了國民黨監獄。經過組織營救後,大姐一歲時就被送到了湖南老家由奶奶撫養。1936年二姐出生後也被送回了老家。直到1946年,大姐、二姐被送到延安,才與爸爸任弼時見面了。


任遠志逝世,系任弼時長女,出生不到100天就進了國民黨監獄 - 天天要聞

1946年,任遠志(左一)到延安時全家人合影


「我最近在敬老院看我爸的書,整理資料,才發現為何一直沒有爸爸與大姐小時候的合影照片。因為大姐在老家一待就是15年,他們沒有見過面。」任遠芳說。


公開信息顯示,任遠志出生於1931年,1949年由延安前往北京,先後進入北師大女附中、北京師範學校學習。參加工作後,任遠志曾在國家輕工業部任部長秘書,1965年第二次參軍(1946年在野戰醫院參過軍),1968年入獄被關押近5年,後下放到山西農村接受勞動改造,1972年後到軍事博物館工作,1992年離休。


據軍事博物館官網報道,1947年3月,黨中央撤離延安,開始轉戰陝北,指揮全國解放戰爭任遠志當時正在延安中學就讀,住在王家灣,親眼目睹了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老一輩革命家不分晝夜,辛勤工作的情景。在撤離王家灣時,她向毛澤東辭行,請毛澤東題字,毛澤東欣然在她的小本子上寫下「光明在前」四個字。1959年,由任遠志捐贈軍事博物館。


任遠志逝世,系任弼時長女,出生不到100天就進了國民黨監獄 - 天天要聞


任遠志生前接受採訪時曾回憶,1949年3月中共中央進駐北平時,父親任弼時已經病得很厲害了,是躺在吉普車上進北平的。後來因為忙著召開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父親累得出現了昏迷癥狀。10月1日,父親並沒有出席開國大典,只能躺在北京玉泉山療養所的病床上收聽廣播。


任遠志逝世,系任弼時長女,出生不到100天就進了國民黨監獄 - 天天要聞

資料圖


當時父親任弼時從蘇聯養病回來後,自己覺得身體情況不錯,主動給中央寫信要求工作。毛主席特批示:「同意弼時意見,試做工作,每日不超過4小時。」可是,父親一投入工作,就全神貫注,忘記了病情。


任遠志回憶,1950年10月24日晚上,父親還在看朝鮮地圖,看得很晚,而且自己把日曆翻到了25日那一天。隨後,自己就上床了,躺下去就再沒起來。25日,父親病情複發。當時朝鮮發生戰爭,黨中央討論要不要出兵朝鮮,一連開了三天會。當任遠志趕到父親身邊時,父親知道她回來了,使勁抓住任遠志的手。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時在北京逝世。


「政事兒」(xjbzse)撰稿/ 何強 校對 李立軍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毛新宇攜家人清明回韶祭祖 - 天天要聞

毛新宇攜家人清明回韶祭祖

據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主辦的天下韶山網消息,清明期間,毛澤東主席的孫子毛新宇少將攜妻子劉濱、兒子毛東東、女兒毛甜懿回到韶山祭祖,慎終追遠、禮敬祖先。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185):杜聿明的迷茫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185):杜聿明的迷茫

由於東北「剿總」原將領范漢傑等人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改造之路,下午的討論會很快便結束了,得出的結論自然是國民黨反動派自蔣介石起到具體的戰役執行者,反動透頂,愚蠢透頂,竟然沒有一個人能看出解放軍偉大而神奇的決策,先打錦州,然後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武漢市民帶著鮮花祭掃張公堤上「漢口碉堡群」,緬懷抗日英烈 - 天天要聞

武漢市民帶著鮮花祭掃張公堤上「漢口碉堡群」,緬懷抗日英烈

極目新聞記者 常怡攝影記者 劉中燦「武漢張公堤上有很多抗日時期的碉堡群,早上看到有人擺黃花祭奠。」近日,武漢市民李先生反映,有市民在清明期間祭掃抗日英烈,他很感動。4月5日,清明節假期第二天,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武漢張公堤江漢段,沿著大堤步行看到了多個碉堡遺址群。碉堡遺址散布在整條張公堤的沿線,有市民自發前...
清明祭掃緬懷革命先烈 - 天天要聞

清明祭掃緬懷革命先烈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5年4月5日4月2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拍攝的中國少年先鋒隊出旗儀式。清明節將至,各地舉行祭掃活動,緬懷先輩,寄託哀思。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來源:新華社)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
沙俄和蘇聯,先後兩次對遠東下手?斯大林:需確保俄族為主體民族 - 天天要聞

沙俄和蘇聯,先後兩次對遠東下手?斯大林:需確保俄族為主體民族

俄國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鄰國,同時俄國也是國際上響噹噹的大國。不過很奇怪的是,為什麼俄國境內,居然沒有一個唐人街?很多人會給你普及知識,說什麼唐人街是華人在外面受欺負,從而團結起來的產物。難道說,俄國沒有唐人街,是因為華人在俄國沒有受到欺負,所以沒有團結在一起嗎?其實以上對唐人街的定義,已經是老黃曆...
清初時期的朝鮮一直使用明朝崇禎紀年 - 天天要聞

清初時期的朝鮮一直使用明朝崇禎紀年

1644年,明朝的崇禎皇帝弔死在煤山,明朝的藩屬國高麗,也就是朝鮮和韓國,君臣非常悲痛,準備替崇禎皇帝報仇,可惜實力不允許。後來,朝鮮民間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沿用崇禎紀年的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