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6歲成少將,主席卻評價:不可重用,後來結局如何?

2020年12月23日22:30:35 歷史 1932

在革命年代,有不少很年輕的戰士參軍參戰,他們被稱為「紅小鬼」。雖然年齡小,但他們打起仗來卻毫不含糊,衝鋒陷陣,屢建奇功。幾十年的腥風血雨,許多「紅小鬼」也成長為我軍高級將領,建國後授勛封將者不在少數。今天我們要講的江騰蛟,就是11歲參軍,36歲成為開國少將的傳奇人物。

他36歲成少將,主席卻評價:不可重用,後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江騰蛟,1919年出生,湖北紅安縣人。眾所周知,紅安縣是一塊紅色土地,很早就建立了革命政權。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江騰蛟11歲就參加了紅軍,擔任兒童團大隊長,小小年紀就已經是名幹部了。

1934年11月,紅25軍北上長征,鄂豫皖蘇區最後一支主力部隊也離開了。江騰蛟奉命留下來堅持鬥爭,他跟隨高敬亭進行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期間九死一生,歷經艱難。與此同時,江騰蛟也得到磨練,逐漸成長為我軍優秀的指戰員。

他36歲成少將,主席卻評價:不可重用,後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抗戰爆發後,江騰蛟來到新四軍擔任連指導員、團政治處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他奔赴東北,出任四野39軍第115師政治部主任。建國後,江騰蛟的仕途繼續順風順水,出任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1955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此時的江騰蛟才36歲,可謂是年輕有為,前途一片美好。但對於這個年輕的開國少將,主席後來卻並不看好,多次評價:不可重用。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他36歲成少將,主席卻評價:不可重用,後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早在延安時期,江騰蛟就因為做事不腳踏實地,愛耍滑頭,被人評價「這個同志不大厚道」。建國後,雖然身居要職,但江騰蛟卻並沒有想著如何為人民服務,反而處心積慮攀高枝,謀晉陞。

1965年,江騰蛟擔任南京軍區空四軍政委,剛好吳法憲來江蘇太倉開展工作,林彪也前往蘇州養病。江騰蛟得知後,三天兩頭去看望吳法憲,想和他套近乎。到了周日,則太倉、蘇州兩邊跑,忙著請客送禮,把工作上的事拋在腦後。聶鳳智將軍曾當面責問江騰蛟「你是空四軍政委,還是招待所所長?」

他36歲成少將,主席卻評價:不可重用,後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只可惜的是,面對上級的批評,江騰蛟卻不思悔改。不僅如此,他後來還變本加厲,公開「造反」,大搞誣陷,性格剛烈的許世友也被氣回了大別山老家。主席得知後,連忙派人接回了許世友,同時查清是江騰蛟搗的鬼。事情過後,主席表示:此人不可重用。

果然到了後來,不走正道的江騰蛟下場凄涼。1973年,他被撤銷所有職務,勒令交代自己的問題,曾經的榮譽都化為了泡影。七年之後,江騰蛟接受審判,再度獲刑18年。這位當年前途無量的青年才俊,如今卻成為階下囚,名節不保,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他36歲成少將,主席卻評價:不可重用,後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 天天要聞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山東/ 孫延宜專輯/2025年/183(隨筆)2025年7月4日,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編髮了我的小稿《企盼一條規範的賜宴街》,獨立寒秋老師看到後,在我們滕州方言研究群里,首先肯定了我寫的這個隨筆「有道理」,然後暢談了自己對賜宴街命名的意見,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 天天要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當地時間7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位於非洲的三處世界遺產地因面臨的威脅大幅減少,已正式被移出《瀕危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按照世界遺產大會的決議,共三處世界遺產地被移出瀕危名單,分別是馬達加斯加的阿欽安阿納雨林、埃及的阿布米那遺址、利比亞的加達梅斯古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 天天要聞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點半,磚牆後面好像還有東西!」現場木匠小聲招呼縣文化館的幹部,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為一段塵封往事重見天日的開場。故居修繕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蠟紙包得嚴嚴實實、字跡依舊清晰的長信,卻把所有人拉回半個世紀前的烽火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著炎炎烈日,楊少華坐著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