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2025年07月10日00:53:07 歷史 1326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


出處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讀史管見》是李晚芳評點《史記》的著作,成書於18世紀(乾隆年間)。此書對《史記》部分篇章進行了分析與評論,內容包括篇章思想、語言分析、段落構架、人物評議等,對《史記》的研究有著較大的參考價值。

李晚芳出身世家大族,是南宋名臣李昴英的第18代孫女,是順德歷史上文壇女才的一個典範。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李晚芳在高度評價司馬遷描寫項羽的文筆後,對項羽本人做出了這個結論性的評價。原文如下: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筆,寫神勇之人。亦千古無二。迄今正襟讀之,猶覺喑嗯叱吒之雄,縱橫馳騁於數頁之間,驅數百萬甲兵,如大風卷籜,奇觀也。」

這句話極其精練地概括了項羽作為中國歷史上勇猛無敵的武將形象,認為他的神勇程度,是千古以來獨一無二的,無人可以匹敵。


為什麼流傳廣?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雖然這句話本身不是司馬遷寫的,但它極其精準地概括了《史記·項羽本紀》所塑造的項羽核心形象和司馬遷對他的評價基調。

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評價項羽:「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項羽沒有尺寸封地作為根基,秦末亂世從民間興起……他的地位雖然沒有保持到底,但近古以來像他這樣的人還不曾有過。

這裡的「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已經包含了「獨一無二」的意思,主要側重其崛起過程的傳奇性和成就的規模。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而李晚芳的「千古無二」則更聚焦於項羽個人武力值、戰場上的勇猛表現和震懾力這個核心特質,將其推向了極致。

所以,當人們引用「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時,雖然引用的不是《史記》原文,但引用的是一位後世史學家對《史記》所載項羽神勇特質的最凝練、最著名的概括,並且這個概括得到了後世廣泛的認同。

你認為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著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