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與胤祥兄弟情深,為何他即位後,卻下令挖開胤祥母親墳

2020年08月09日23:44:13 歷史 1579

在清朝康熙晚年時期,發生了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最後皇四子胤禛,在這場兄弟爭鬥中勝出,成功繼承了皇位,成為大清的雍正皇帝。要說雍正身邊的功臣,一定不能少了這個人,便是十三阿哥胤祥。

胤祥雖然不是雍正同母弟,但二人比同母兄弟感情更加深厚,胤祥一心一意輔佐雍正,雍正也對弟弟關懷備至。然而雍正即位後,卻下令挖開了胤祥母親的墳。雍正和胤祥兄弟情深,為何他即位後,要做出這等事呢?

雍正與胤祥兄弟情深,為何他即位後,卻下令挖開胤祥母親墳 - 天天要聞

要了解這件事,就要先弄清楚,為何雍正和胤祥的感情這麼好。都知道雍正其實有個同母弟,就是十四阿哥胤禵,但兄弟感情並不深。這是因為雍正的生母烏雅氏,當初在生胤禛的時候位分低,所以沒資格撫養胤禛。而當她生胤禵時,已經貴為德妃,所以胤禵是她親手帶大的。如此一來,雍正和生母、胞弟的感情就很是疏遠。

至於胤祥,他比胤禵大兩歲,出生的時候,同樣因為生母地位低,所以就交由德妃烏雅氏撫養。後來胤祥到了讀書的年齡,康熙就讓胤禛教他算學。根據雍正的回憶,就提到他與胤祥的往事:「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

雍正與胤祥兄弟情深,為何他即位後,卻下令挖開胤祥母親墳 - 天天要聞

通過雍正的回憶,看得出他十分懷念教十三弟算學的日子。可人終究要長大,身為皇子,也有很多身不由己。康熙的兒子眾多,且大多都很有能力,於是各各都覬覦皇位。

當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諸位皇子就看到了希望,並積极參与到奪嫡中。在這場鬥爭中,雍正最強大的對手,就是老八胤禩。廢掉胤礽後,朝中大臣也紛紛舉薦胤禩,結果適得其反,導致康熙對胤禩心生厭惡,最終取消了他的繼承資格。於是那些支持胤禩的人,又轉向支持十四阿哥胤禵。

在這種情況下,胤祥始終站在雍正這邊,即使他被康熙關押了一段時間,且中途還患上毒瘡,可他仍然時時詢問四哥的情況。對於雍正來說,胤祥無疑比同母弟胤禵還要親。

雍正與胤祥兄弟情深,為何他即位後,卻下令挖開胤祥母親墳 - 天天要聞

所以即位之後,雍正便封胤祥為怡親王,組建了一支他最信任的班底。當時胤祥還擔任總理事務大臣,總管會考府、造辦處、戶部等事務。雍正甚至說過:「朕實賴王翼贊昇平,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謂聖王賢臣之相遇數千百載而一見,今且於本支帝胄之間得之。」

雍正對胤祥是百分百信任,胤祥對雍正也是絕對忠心,既然如此,為何雍正又要下令,挖開胤祥母親的墳呢?從表面來看,或許大家會認為,一定是胤祥犯了什麼錯,雍正才這樣懲罰他。事實上恰好相反,雍正這樣做,正是為了表彰胤祥的功績。

雍正與胤祥兄弟情深,為何他即位後,卻下令挖開胤祥母親墳 - 天天要聞

都知道古代皇帝后妃眾多,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陪葬帝陵的資格。能夠陪葬帝陵的,要不後宮地位高,要不就十分得寵。而胤祥的生母章佳氏,一直以來就不怎麼受寵,要不然胤祥也不會交給德妃撫養。章佳氏直到去世後,才被康熙追封為「敏妃」,由於出身問題,她便沒能陪葬帝陵,只是葬入妃園寢中。

雍正即位後,給了胤祥無比的權力和地位,但他覺得這樣仍然不夠。為了表彰和激勵十三弟,雍正便決定追封其生母為敬敏皇貴妃,並與自己生母孝恭仁皇后(死後追封)一起,陪葬景陵地宮。

所以說,雍正下令挖開胤祥母親的墳,並不是為了懲罰他,反而是一種恩澤。胤祥自然明白皇兄的心意,為了感恩,他便只有更加辛苦為雍正賣命。然而胤祥一直身體就很不好,最終因操勞過度,在雍正八年病逝,年僅44歲。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著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著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著我國鐵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