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著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完成某種特殊的戰略敘事。從1945年朱可夫元帥的白馬,到2025年穿梭於歷史與現實之間的無人機,紅場閱兵始終在編織著戰爭與和平的複雜經緯。縱觀俄羅斯網路上對這次勝利日閱兵的討論,發現有三個觀點,很是值得關註:
第一點,白宮和克宮曾共同組織過反法西戰爭勝利閱兵。1945年6月24日,莫斯科舉行的勝利大閱兵,舉世關注。之後蘇聯領導人向盟國提議,在柏林本土舉行一次聯合閱兵,以紀念對希特勒德國的勝利。盟軍表示同意,但閱兵儀式被推遲到日本戰敗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
因此,盟軍閱兵式決定於1945年9月7日在德國國會大廈和勃蘭登堡門地區舉行,那裡是攻克柏林的最後戰役發生地。按計劃,部隊將接受盟軍總司令們的檢閱。然而,美軍的艾森豪威爾將軍、英軍的蒙哥馬利元帥等人都借故沒有出席此次閱兵,斯大林很清楚這是在淡化蘇軍在二戰中的功勛,因此,他堅持讓駐德蘇軍總司令朱可夫元帥出席這次僅有數千人參加的閱兵,並擔任了閱兵首長。
第二點,第一次勝利日閱兵都有遺憾。英美不願意配合蘇聯舉行勝利大閱兵,當然是一種遺憾,但1945年6月24日,蘇聯成功舉行第一次勝利日大閱兵時,其中也有遺憾:首先,作為蘇軍最高統帥,年近七十的斯大林因為不想破壞閱兵首長騎白馬的傳統,騎術不佳的他,最終讓騎兵將領出身的朱可夫元帥,作為閱兵首長,檢查了受閱部隊,並最終成就了如今仍在紅場上英姿勃發的朱可夫元帥。
此外,意氣風發的閱兵總指揮羅科索夫斯基元帥,也有一點點遺憾:那天的天氣卻一直在和他作對:慶祝活動開始前20分鐘,天空下起了大雨。而且,勝利大閱兵每進行一分鐘,雨勢就加大一分,直到下起冰冷的大雨。包括羅科索夫斯基在內的所有參加遊行的人都全身濕透。雨停之後,太陽很快就晒乾了參加遊行的人們的服裝。但羅科索夫斯基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裁剪的特殊性和布料的縮水,他根本就脫不下來緊緊貼在他身上的軍服,由於下面的活動緊急,他不得不扯壞了那件曾讓他風光無限、紀念意義無邊的軍裝。
不過,勝利日閱兵的一些遺憾也有成就了歷史佳話的:一條名叫「朱利巴爾斯」、曾經在戰場上排除了7000多枚地雷、150枚炮彈的工兵犬,在即將參加閱兵時,它突然受傷,本無法再參加紅場的閱兵。但是,據說斯大林親自下令:抱著這條工兵犬參加閱兵式!而且,斯大林還專門拿了一件沒有肩章的最高統帥服,讓這條獲得過獎章的功勛犬披上參加了閱兵式。
第三點,勝利日何嘗不是戰鬥民族的痛。雖然蘇聯從1945年起,就一直在慶祝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但蘇德之間的和平條約直到1955年才正式簽署。但這一歷史「疏忽」可被視為一種形式。沒有人懷疑蘇聯對希特勒政權的勝利。條約官僚機構的拖延,只是戰後建立國際關係的特殊性造成的。1946年和1947年,5月9日,被定為了休息日。
但是,從1948年起,在此後的17年里,蘇聯一直沒有將5月9日列為法定休息日,更沒有進行勝利日閱兵。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眾所周知:在衛國戰爭中失去親人的痛苦,仍然太強烈。因此,蘇聯領導人多年來,一直沒有將5月9日單獨列為慶祝反法西斯偉大勝利的日子。直到1965年,蘇聯才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20周年時,舉行了勝利日閱兵,並將5月9日列為了休息日,1995年之後,則每年都會舉行勝利日閱兵(2020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是在6月24日舉行的)。
現在,紅場閱兵正在舉行之中。相信,其中的很多亮點將被國際社會關注並銘記。不過,由於有烏戰背景的襯托,閱兵場外的很多故事,就有了烏克蘭特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5月9日,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的繼子,他前妻的兒子伊萬·瑟爾斯基,將在澳大利亞參加一場汽車拉力賽,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無論如何,當勝利日煙花照亮莫斯科河時,那些曾被雨水打濕的元帥服、被歷史塵封的聯合閱兵計劃、被賦予人性溫度的功勛犬,甚至,烏軍總司令與繼子的隔空對抗,都在提醒世人:最強大的戰略武器,往往深藏在歷史的褶皺與記憶的溫度之中。在這片被鮮血與榮耀浸潤的土地之上,每一場閱兵都是對未來的戰略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