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運動」為名,向北京城發起了進攻。慈禧太后眼見情況不妙,趕在八國聯軍進城之前,帶著光緒皇帝倉皇逃向了西安。不久後,北京城被攻破。八國聯軍進入城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北京城中的百姓遭遇了一場浩劫。歷史上將這場事件稱之為「庚子事變」。
那麼,在入侵的八國軍隊中,哪國軍隊乾的壞事最多呢?
我們先來看看「庚子事變」的起因。
自鴉片戰爭之後,清朝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發展。此後幾十年中,列強不斷對清政府進行壓榨。清政府先後簽訂了《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等喪權辱國的條約。
在外國勢力的不斷欺侮下,中國民間爆發了一場「扶清滅洋」的運動,其中以義和團的勢頭最為猛烈。義和團是流行在山東、河北一帶的民間秘密組織。在1898年首次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後,義和團便開始對中國境內的外國勢力進行瘋狂地打擊。
實際上,義和團的活動一直都在清政府的緊密監視之中。在外國勢力日漸囂張的情況下,慈禧產生了利用義和團打擊外國人的想法。
在義和團瘋狂毀壞教堂,屠殺外國傳教士的時候,慈禧只是敷衍地頒布了「鎮壓義和團」的命令,卻並沒有真正實施。
慈禧借刀殺人的意圖很快被外國勢力識破。外國勢力將計就計,他們乾脆以「鎮壓義和團」為名,強行要求派聯軍進入北京剿匪。慈禧忍無可忍,最終憤怒地向英、美、日、俄、德、法、意、荷、西、比、奧匈這十一個國家宣戰。
慈禧一宣戰,那些本來就想入侵清朝的國家就更開心了。英、美、日、俄、德、法、奧匈和義大利八個國家迅速組成聯軍,直接以「保護本國公民」為理由向北京進軍。而荷蘭、西班牙、比利時三國,則因為自顧不暇加上路途遙遠,並沒有派出軍隊。
在戰爭爆發初期,八國聯軍只投入了不到兩萬人的兵力。不過由於當時清廷軍隊和義和團士兵大多還在使用冷兵器,配備槍炮的只是少數,這就使得八國聯軍所向披靡,很快就擴大了勝利的果實。
在攻入北京城後,八國聯軍開始以「無法區分平民和義和團」為理由,對北京城內的百姓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燒殺搶掠。但凡是在路上遇到百姓,八國聯軍都會將他們指為義和團,然後進行無差別的殺戮。
在中國軍隊徹底不反抗之後,八國聯軍反而增派了不少士兵,開始爭相掠奪更多的利益。根據統計,八國聯軍在撤出北京時,其軍隊總人數已經超過5萬人。
那麼,哪國軍隊乾的壞事最多呢?
說起來,八國聯軍在這場戰爭中採取了分區佔領的方案。其中北京東四以北被日軍佔領,東四南大街以東被俄軍佔領,而南大街以西則由義大利軍隊控制。紫禁城東北和東南方向,分別被德軍和英法美軍隊佔領。
要說到做壞事最多,對北京破壞最大,首先要提到最為殘暴的俄國軍隊。俄國在這場戰役中派出了約一萬三千多人。他們大肆屠殺中國平民百姓,特別值得一說的是,俄國士兵殺人很少用槍。他們大都是以刀斧等利器割喉,讓百姓流血而亡。論手段之殘忍,行為之惡劣,俄國人排第一當之無愧。
除了俄國以外,德國人同樣相當殘暴。
在這場戰役中,德國只派出了不到1000名士兵。但這批士兵卻嚴格執行了「無論男女老幼,中國人都格殺勿論」的軍隊紀律。在人數不足俄國十分之一的情況下,他們所殺害的平民人數甚至逼近了俄國,其本性之兇殘可見一斑。
在這次戰役中投入人數最多的,其實是日本軍隊。日本軍隊總計派出了2萬多名士兵,但他們卻奉行了以「搶劫為主、燒殺為輔」的策略。因此從整場戰役看下來,日本人竟然是八國聯軍中「最有軍隊紀律」的部隊。
至於英法兩國,則是延續了40年前火燒圓明園時期的風格,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只不過在俄國和德國的殘忍作風下,英法的行動甚至都算不得殘忍了。
總的來說,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傷害,而清政府也因此加速了滅亡。我們應當牢記國恥,奮發自強。
(參考資料:《八國聯軍侵華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