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中國丟失的3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如今歸哪幾個國家?

2025年05月16日17:22:09 歷史 1379

清朝疆域最盛時,總面積達到1316萬平方公里。可到了晚清,這張地圖被洋槍洋炮逼著改。1858年《璦琿條約》拉開序幕,1901年《辛丑條約》蓋棺定論,四十多年內丟地35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如今三個新疆。

當年的地圖,今天拆解成十一國的邊境線,誰家多佔一塊都不是偶然。條約還在,歷史未遠,這些曾寫著「中華」的土地,如今寫的是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印度、緬甸……

沙俄邊談邊拿,清廷邊簽邊讓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清廷疲於奔命,沙俄趁火打劫。1858年,《璦琿條約》簽訂,沙俄得到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的全部土地。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兩年後,《北京條約》確認此前割地屬實,庫頁島也不再「共管」。

晚清時期,中國丟失的3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如今歸哪幾個國家? - 天天要聞

這一東線割讓還沒完,沙俄開始盯上西線。1864年,清政府與沙俄簽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後,科布多、巴爾喀什湖以東等大片土地劃入沙俄範圍。這些區域如今分屬俄羅斯、哈薩克。

到了1870年代,唐努烏梁海被沙俄以「協防名義」實控。1911年前,這塊17萬平方公里的高原草原已經脫離清廷實際控制。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中華民國政府曾短暫收回唐努烏梁海。可1921年,在蘇俄支持下,唐努圖瓦共和國宣布獨立。1944年,該地區正式併入蘇聯,現屬俄羅斯圖瓦共和國。

晚清時期,中國丟失的3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如今歸哪幾個國家? - 天天要聞

在沙俄的操作下,割地不是一刀切,而是「先放腳,再搬桌子」。每一塊都用條約加蓋印,每一步都讓清廷退一步。清政府「地失而兵不動」,一邊簽著字,一邊被改了國界。

更諷刺的是,這些條約往往不是談出來的,而是戰場未打完、敵人未退走、使節未離境就被逼簽下。中國簽的是「暫時通融」,沙俄卻用它們永遠改地圖

這種割地邏輯在北線完成了一整套流程:先武力威脅,後邊境巡查,再技術勘定,最後條約落印。地圖改一次,地就歸一次,從此關門落鎖。

蒙古宣布「獨立」,中亞三國坐等「繼承」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2月29日,外蒙古在沙俄支持下宣布「自治」。控制區域15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今天蒙古國全境。這是中華舊地圖上「失地面積」最大的單筆。

1919年,北洋政府派徐樹錚率軍進駐庫倫,恢復對外蒙古的管控。1920年,駐軍被段祺瑞調走,用於應對國內混戰,外蒙古再次真空。

晚清時期,中國丟失的3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如今歸哪幾個國家? - 天天要聞

1921年,蘇俄支持的「蒙古人民革命黨」發動政變,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局面已成既定事實。為了穩定周邊關係,中國最終承認蒙古國獨立。

中亞方面的地圖變化,則是在沙俄掌控後慢慢「繼承」。巴爾喀什湖以東、天山中脈以北區域曾為中國版圖一部分,現屬哈薩克。天山南北過渡地帶成了吉爾吉斯斯坦疆域。烏孜別里山口以西和薩雷闊勒嶺西段,歸入塔吉克。

這些地方的地名、山口、河流,在清代《大清一統志》中都有記載。可蘇聯解體後,這三國「按圖接收」,原樣繼承。它們並沒有參與條約,卻得到了結果。

晚清時期,中國丟失的3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如今歸哪幾個國家? - 天天要聞

這就出現一個局面:主權未移交,地圖已變色;中央沒撤僑,當地已改旗。清政府沒能力收復,北洋政府想收回被打斷,新中國成立時,這些地「舊賬已封」。再談,只能面對現實邊界。

蒙古的「獨立」背後是蘇俄撐腰;中亞的「劃歸」背後是沙俄先行。清政府沒抵抗,民國政府無餘力。地圖不是被爭回來的,而是「被存檔」的。

拉達克、緬甸、越南,舊藩屬如何成「新主子」

清朝對西藏、緬甸、越南等地的控制,是「冊封+駐使」式。可到了列強環伺的晚清時期,這種制度成了紙面文書。

拉達克王國,曾歸西藏大臣節制。1834年,在英國扶持下,錫克帝國發動戰爭,將拉達克併入英屬印度版圖。清政府未出兵干預。1947年印巴分治後,拉達克一分為二,一半歸印度,一半歸巴基斯坦,現歸屬克什米爾地區

晚清時期,中國丟失的3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如今歸哪幾個國家? - 天天要聞

瓦罕走廊,是中國通往中亞的門戶。清代曾設卡布爾巡撫監督該地。19世紀末,在英俄「緩衝區博弈」中,清政府未參與,阿富汗順勢佔據。這條走廊現在成了阿富汗東北角的一道「天然走廊」。

緬甸曾為明清朝貢體系中的一部分。明代曾多次反擊緬軍北侵,收復孟養、木邦。清代雖出兵數次,但屢戰屢退。1886年,英國通過《中英緬甸條款》,逼清廷承認英屬印度對緬甸的統治。緬北18萬平方公里土地由此「合法」被英佔。二戰後緬甸獨立,這些土地成為緬甸領土。

寮國的烏得、沙拉灣等地原屬瀾滄王國,清廷冊封其王為「土司」。1896年,《中法續議界務專條》簽訂後,這些地被劃入法屬印度支那,寮國獨立後繼承至今。

晚清時期,中國丟失的3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如今歸哪幾個國家? - 天天要聞

越南的故事更簡單。1885年《越南條約》,清廷放棄對越宗主權,並讓出勐賴等邊境地帶。1945年越南獨立後,這些地從「朝貢屬地」直接轉為「主權國家邊界」。

這些地區都曾朝貢入冊,在清代地圖上寫著「藩屬」。清廷用「封號」和「禮節」管理,用軍隊和貢使震懾。可當歐洲殖民主義強勢介入時,這些冊封關係全線失效,地圖在西方條約和亞洲動蕩中徹底重畫。

最終,地圖上原屬中國的「藩屬」地區變成了獨立國家邊境,而中國手裡的條約和記載變成了無法執行的文獻檔案

參考資料:

喪權辱國的條約有哪些(我國近代以來簽訂的喪權辱國條約).策古網.2023-09-22.

清朝疆域.百度百科.

清朝時期,我國丟失的3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現在被11個國家佔據.搜狐新聞.2024-01-07.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步步緊逼,加拿大打響反美「第一槍」,美企痛失2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步步緊逼,加拿大打響反美「第一槍」,美企痛失20億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由於加拿大堅持推出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美國決定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宣布,不會推遲向科技公司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數字服務稅自6月30日生效。美國一直反對加拿大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並
解放區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 - 天天要聞

解放區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

在剛剛閉幕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焦作市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運動會足球比賽暨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子組、女子組比賽中,解放區七百間小學男子足球隊、豐澤園小學女子組經過六輪角逐,雙雙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這是解放區貫徹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強力推進校園足球運動的...
香港青少年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重走校友報國路 - 天天要聞

香港青少年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重走校友報國路

中新網瀋陽7月3日電 (記者 韓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16名香港培僑中學學生7月2日走進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重溫歷史。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紅旗的學校,培僑中學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曾有20餘名校友報名參加志願軍。當天,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學生們重走校友報國之路,...
安祿山攻陷長安後,為什麼放過了李隆基? - 天天要聞

安祿山攻陷長安後,為什麼放過了李隆基?

提起唐朝,安史之亂是個繞不開的轉折點,經此一役,盛唐開始走下坡路。叛亂爆發時,安祿山帶著叛軍主力直撲洛陽、潼關,這兩個地方是長安的門戶,拿下就能長驅直入。很快洛陽失守,但潼關地勢險要,高仙芝、封常清帶兵死守,叛軍攻了很久都沒拿下,甚至一度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