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開始的倭寇,明朝尤為嚴重,為什麼清朝卻銷聲匿跡了呢?

2020年06月29日12:40:05 歷史 1997

倭寇指的是來源於日本(舊稱倭國),出沒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海盜。13世紀末,日本施行海禁政策。不過到中國做生意的日本商人仍然很多,畢竟日本資源匱乏,也是小農經濟,經濟不發達,很多商品,尤其是許多生活必需品都靠中國供給。

這就給了日本商人機會,更刺激了日本的封建領主、貴族和武士。尤其是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封建諸侯割據,互相攻戰,爭權奪利。

元朝開始的倭寇,明朝尤為嚴重,為什麼清朝卻銷聲匿跡了呢? - 天天要聞

他們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劫燒殺的海盜活動,希望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倭患非常多。

公元1308年(元武宗至大元年)倭寇在慶元「城郭,抄略居民」。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倭寇欺負中國的記載。

元朝開始的倭寇,明朝尤為嚴重,為什麼清朝卻銷聲匿跡了呢? - 天天要聞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沿海各地,均受到了倭寇的荼毒。元朝也曾施行過海禁,但時間較短,政策不延續,管理也不嚴格,對外貿易興盛。

但我們也知道,元朝自從忽必烈往後,是一年不如一年,從中期開始,皇位繼承紊亂,內亂頻繁,再加上政治腐敗,矛盾加劇,根本顧不上沿海倭患。

元朝開始的倭寇,明朝尤為嚴重,為什麼清朝卻銷聲匿跡了呢? - 天天要聞

倭患最嚴重時期要屬大明了,可以說倭患貫穿整個大明時代。

朱元璋剛剛建立大明,就遇到了這個棘手的問題,其中還包括了一些殘餘勢力退居海上與這些倭寇勾結在了一起,朝廷就倭寇問題,向日本提出過交涉,也與日本合作打擊過倭寇,但效果並不明顯。

元朝開始的倭寇,明朝尤為嚴重,為什麼清朝卻銷聲匿跡了呢? - 天天要聞

朱元璋為了避免沿海居民和海盜、倭寇等勾結,制定了「海禁」政策,禁止了民間貿易,甚至不允許出海捕魚。

到了永樂大帝時期,沿海各地對倭寇不斷有所斬獲,尤其是望海堝之戰,讓倭寇消停了不少時間。然而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倭寇橫行沿海,甚至爆發了嘉靖倭亂,成為了明朝的巨大邊患。

元朝開始的倭寇,明朝尤為嚴重,為什麼清朝卻銷聲匿跡了呢? - 天天要聞

不過這一期的倭亂,客觀地說,其中有不少中國人的參與。出現了汪直、徐海、陳東、葉明等著名的海盜,這些海盜基本都和傳統的「倭寇」有勾結,而包括俞大猷、戚繼光等人無不為剿滅倭亂而煞費苦心,絞盡腦汁。

但是令元明兩朝頗為頭疼的倭患,到了清朝卻銷聲匿跡了,這是為什麼呢?

從日本的角度看,清朝入主中原前,日本就開啟了德川幕府的統治時代,在幕府的統治下,日本完成了中央集權,走向了穩定。

元朝開始的倭寇,明朝尤為嚴重,為什麼清朝卻銷聲匿跡了呢? - 天天要聞

到了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統治時期,也就是從1635年開始,日本就開始實施所謂的「鎖國令」,也就是閉關鎖國。不過日本之所以這樣,主要是為了取締天主教的傳教活動。

不過日本採取的措施,其實和中國的閉關鎖國有點類似,但是日本對於貿易活動有著嚴格的限制,甚至禁止日本人與海外往來。

元朝開始的倭寇,明朝尤為嚴重,為什麼清朝卻銷聲匿跡了呢? - 天天要聞

這樣一來,日本人也都不敢冒著生命危險來中國搶東西。能否搶到不好說,但是回到日本國內,一定要被處死這是肯定的了,所以清朝海患減少,倭寇不敢走出國門了。

這一點和之前日本南北朝混亂時期的局面完全不同。

清朝入主中原後,忙著穩定南方的統治,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與此同時,鄭家軍還抗擊外來侵略者,趕走了侵略台灣的荷蘭人,還剿滅了東南沿海的海盜勢力。

元朝開始的倭寇,明朝尤為嚴重,為什麼清朝卻銷聲匿跡了呢? - 天天要聞

清朝統一台灣後,也開始實施了海禁,但中日之間的貿易並沒有完全斷絕,只不過增加了很多限制。

所以結合幾方面的原因,從元朝就開始的倭患,到了清朝反而銷聲匿跡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京多區現冰雹!有的雞蛋大小 - 天天要聞

北京多區現冰雹!有的雞蛋大小

‍‍‍‌‍‍‌據氣象北京,5月13日16時~20時,北京市昌平、懷柔、順義、延慶、海淀、石景山、門頭溝等局地均已出現8級左右短時大風和冰雹。目前強對流回波位於房山北部、門頭溝東部、朝陽、丰台、海淀一帶,海淀區雷陣雨天氣中伴有冰雹,尺寸較大,可能造成雹災。強回波向東南方向移動,請出行丰台、大興、通州和中心城區...
白賊73|滿街都是「旗魚」人口!民進黨這次離譜到「漢人」頭上 - 天天要聞

白賊73|滿街都是「旗魚」人口!民進黨這次離譜到「漢人」頭上

民進黨上台後,為推行「去中國化」,各種「迷惑」操作不斷,令人瞠目結舌。近日,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網站被發現將佔總人口逾96%的「漢人」(筆者註:漢族居民)改寫為「其餘人口」,同時將僅佔2.6%的少數民族群體突出:「台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2.6%為原住民族群,另外來人口佔1.2%,其餘人口佔96.2%」。民進黨當局這種妄圖...
實探「北京唯一電報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輕人發電報催「速回微信」 - 天天要聞

實探「北京唯一電報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輕人發電報催「速回微信」

極目新聞記者 姚贇 曹雪嬌2025年5月1日起,杭州地區全面停止電報服務。至此,北京已成為全國唯一提供發電報服務的城市,而中國聯通西單營業廳也成為全國唯一電報業務點。5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中國聯通西單營業廳,大廳一角就是電報服務區。服務台上擺放著厚厚一沓電報紙和一份填寫模板,有顧客正在填寫電報內容。中國聯通...
尹錫悅內亂案再添新證:被指通過秘密手機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嚴」 - 天天要聞

尹錫悅內亂案再添新證:被指通過秘密手機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嚴」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12日上午,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前總統尹錫悅涉嫌發動內亂案舉行第三次庭審。據韓國媒體此前報道,如果發動內亂罪名成立,尹錫悅可能面臨終身監禁,甚至死刑。▲5月12日,尹錫悅抵達首爾中央地方法院 圖據視覺中國在第三次庭審中,特戰司令部參謀長朴正煥(音)和首都防衛司令副官吳尚培(音...
鍾會在成都作亂,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 - 天天要聞

鍾會在成都作亂,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

景元四年(263年),魏國三路大軍,進攻蜀漢,主帥是司馬昭的親信鍾會,鍾會當時擔任鎮西將軍,作為主力,鍾會的兵力高達十餘萬,其他兩路大軍,分別是征西將軍鄧艾和雍州刺史諸葛緒,兩人各帶三萬多人。鍾會作為主力,和姜維主力作戰,被姜維死死擋在劍閣,不能前進一步,鍾會無奈,甚至打算撤軍了。這時,轉機出現了,作...
他最終,只能成為世人眼中「一個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 天天要聞

他最終,只能成為世人眼中「一個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一聲拖長腔調的喧呼在深宮裡回蕩,張謇聽見自己的名字被喊出時,只覺一股空乏之感陡然襲來。金鑾殿上眾人歆羨的目光里,他望著殿外簌簌飄落的梨花,想起多年前在南通老家,父親借著煤油燈的光,用布滿老繭的手指逐字教他念《論語》的場景。
通化市委書記孫簡升任吉林省副省長 - 天天要聞

通化市委書記孫簡升任吉林省副省長

5月13日下午,吉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人事任免名單,其中決定任命孫簡為吉林省副省長。孫簡孫簡,男,1972年2月出生,江蘇無錫人,經濟學博士,高級工程師,1994年於北京工業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2005年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16年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 天天要聞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慶功宴上,朱元璋親手為湯和斟酒。當酒液注入金杯時,這位曾統率六十萬大軍北伐的元勛卻悄然離席,伏地叩首:"臣年齒已衰,不堪重任,請陛下憐臣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