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王墩》:還原墓主人身份,尋蹤楚文明

2025年05月23日00:20:15 歷史 5245

(更多新書好書推薦,點擊知事薦書)


位於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三和鎮徐窪村的武王墩墓,因在2015年夏天被一夥盜墓賊闖入而走進公眾視線。它是一處經科學發掘的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楚國高等級墓葬。其擁有的結構完整的九室多重棺槨,以及目前所見最大的21級台階的墓坑,共同刷新了楚墓考古史上的新紀錄


《武王墩:親歷2020—2024楚王墓發掘》一書,旨在對這座營建於戰國晚期的楚王墓葬及其歷經四年的考古發掘工作進行系統梳理。該書以武王墩一號墓考古發現為切入點,通過對墓葬規模、等級制度、墓葬形制的系統研究,將武王墩一號墓與已發掘的楚系墓葬遺存進行系統比較、分析,進而闡明戰國晚期楚國高等級貴族喪葬禮制的演變軌跡及其空間分布特徵。其不僅揭示了楚國東遷過程中的文化重構現象,更為楚文化譜系研究與墓葬制度變遷構建了完整的實物參照體系,對深化戰國晚期區域文明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相較於傳統歷史考辨類著作慣用的史料爬梳與數據論證範式,該書獨闢蹊徑地以「摸金校尉南下」這一當代盜掘案例為敘事支點展開敘寫,既讓內容增添神秘感,也拉近了讀者與這一楚文明遺存之間的距離


本書作者就武王墩墓主人身份的確定及其墓葬形制反映出的諸多問題作了詳細闡述。武王墩早期歸屬合肥市長豐縣,關於武王墩墓主人身份的推斷,最初將關注的目光聚焦在「墩」字上,從許慎《說文解字》里的一句話切入:「墩,平地有堆。」並結合號稱「合肥第一漢墓」的舒王墩墓,從命名方式的相似性上初步推斷武王墩為一處古墓葬。而墓主人身份推考方面,學界呈現雙軌並行的研究路徑:一是謚號考證法,梳理歷史上被追謚為武王的人,其中不乏著名人物——楚武王熊通、魏武王曹操等;二是基於江淮官話中「武」「五」同音現象,指該墓為五個夭折的小王爺的祔葬之所。儘管兩種觀點尚未形成定論,但研究過程中嚴謹的考據和縝密的論證,彰顯了該書「演繹推理」的特色。


武王墩墓的墓葬形制規格,亦體現出了其等級之高。與河南省周口市的馬鞍冢北墓(據不少學者推測,該墓為楚頃襄王之墓)相比,武王墩的大型車馬坑南北長149米、東西寬12.5米,其規格遠超馬鞍冢北墓僅長35米、寬4.72米的車馬坑。由此可見,這座擁有高大封土的甲字形武王墩墓的不凡之處。


跟隨「演繹推理」的敘述視角,本書如抽絲剝繭般逐漸尋覓到答案。2024年5月,伴隨一尊青銅大鼎浮出水面,困擾考古專家們多時的疑問終於得到了確定答案,鼎口徑88.9厘米、通高111.5厘米、鼎耳間距111.9厘米的楚大鼎超越了安徽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鑄客銅鼎,成為目前發現的口徑最大的楚國大鼎。與此同時,其上刻有的12字銘文「楚王酓前自作白鼎以供歲嘗」將墓主人身份清晰地指向楚考烈王熊元,這場歷時至少五年的論證終於水落石出。此外,根據出土的一對青銅簠的口沿上刻有的12字銘文「楚王酓前作鑄金簠以供歲嘗」及其它十件青銅器表面鐫刻的「楚王酓前」的銘文,經考古專家反覆論證,武王墩墓的墓主人正是楚考烈王。


文物遺存是時代的見證,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打開封鎖已久的歷史之門的鑰匙。武王墩墓出土的包括青銅器、玉器、樂器、竹簡、木俑、動植物遺存等一萬餘件文物承載著厚重的楚文明,讓我們最為直觀地領略了楚文化之美。這些文物也忠實地反映了楚文化及其喪葬禮制的顯著特點。比如,出土的大量槨板上的墨書文字對學界辨識與解讀楚文字、認識楚文明具有重要意義;武王墩編鐘的出土,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楚樂的音律、音階等,更能間接勾勒出戰國晚期楚國王室的生活風貌,為當代了解楚國禮樂制度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社會文化制度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墓中出土的「九鼎八簋」等青銅器反映出戰國時期王級墓葬的禮制規格。


《武王墩:親歷2020—2024楚王墓發掘》一書,既以「演繹推理」的方式向公眾完整還原了武王墩墓主人身份確認的過程,也為學界研究楚文明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這部考古報告,不僅是楚文化研究的斷代標尺,更成為解碼華夏文明多元一體進程的樞軸。


作者:陳璨,安徽省作協專委會委員



感恩回饋
長安街知事準備了精美圖書
贈送給廣大粉絲!

武王墩:親歷2020—2024楚王墓發掘》

揭秘《武王墩》:還原墓主人身份,尋蹤楚文明 - 天天要聞


★作者

侯衛東、梁海


★內容簡介

武王墩墓,這座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楚王級墓葬,自2020年啟動搶救性發掘以來,便牽動著考古界與公眾的目光。這部作品全面記錄了安徽淮南武王墩楚王墓2020年到2024年四年的發掘歷程。


作者以第一手材料還原了發掘全程,以時間軸為線索,詳盡敘述了考古隊如何在複雜多變的地質條件、技術難題以及諸多未知因素的挑戰下,科學嚴謹、有條不紊地展開搶救性發掘工作,書中記錄了墓坑21級台階逐級內收的宏大結構、九室棺槨的複雜布局,以及萬餘件文物的提取過程,逐步揭開了這座沉睡千年的楚王墓的神秘面紗。


活動參與方式

1.關注「長安街知事」微信公眾號,已關注用戶可以省略此步!

2.在本篇文章評論區留言(系統限制每篇文章只能精選100條留言,敬請理解)。

3.留言獲點贊數最多的四位粉絲,每位將收到一本贈書。

4.留言點贊截止至次日18時,中獎名單及領獎方式將在次日推送中公布,敬請關注。


注意事項:

① 所有獎品一律包郵。

② 由於個人原因導致圖書郵寄不到,與長安街知事無關。

③ 活動獎品寄出後,由於快遞失誤導致的獎品丟失所造成的損失與長安街知事無關,由用戶自行與快遞協商解決。

④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長安街知事所有。


上期獲獎名單

x-david-、木白、迦太基漢尼拔、酒館打烊、游致遠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揭秘《武王墩》:還原墓主人身份,尋蹤楚文明 - 天天要聞

揭秘《武王墩》:還原墓主人身份,尋蹤楚文明

(更多新書好書推薦,點擊知事薦書)位於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三和鎮徐窪村的武王墩墓,因在2015年夏天被一夥盜墓賊闖入而走進公眾視線。它是一處經科學發掘的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楚國高等級墓葬。其擁有的結構完整的九室多重棺槨,以及目前所見最大的21級台階的墓坑,共同刷新了楚墓考古史上的新紀錄。《...
14年抗戰中的河南力量,190萬子弟兵的血與火 - 天天要聞

14年抗戰中的河南力量,190萬子弟兵的血與火

你知道14年抗戰中,全國傷亡「最慘烈」的省份,是哪裡嗎?不是東北,也不是南京——而是河南,1453萬軍民傷亡,比「南京大屠殺」中的傷亡,還多了將近50倍,平均每10個河南人,就有4人,倒在了血泊之中!1938年,黃河決堤的巨響,撕裂了河南的
「廢約」的幻滅!誰在抗戰勝利後重新出賣中國主權? - 天天要聞

「廢約」的幻滅!誰在抗戰勝利後重新出賣中國主權?

自1840年鴉片戰爭起,列強與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抗戰爆發後,中國開啟了廢約行動。希望藉此改變自鴉片戰爭以來的屈辱局面。 1942年成為重要轉折點!三次長沙會戰中,中國軍隊給予日軍沉重打擊。一系列勝利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在同盟國中的地
甘肅省博物館原館長賈建威接受審查調查 - 天天要聞

甘肅省博物館原館長賈建威接受審查調查

來源/啄木鳥甘肅省博物館原館長賈建威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甘肅省博物館原館長賈建威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甘肅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賈建威簡歷 賈建威,男,漢族,1964年7月出生,河北定州人,大學學歷,1981年10月參加
隱居隆中知天下!諸葛亮攜「隆中對」登陸三謀新賽季 - 天天要聞

隱居隆中知天下!諸葛亮攜「隆中對」登陸三謀新賽季

想當年,諸葛亮隱卧隆中,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之勢。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為他獻上計策「隆中對」,勾勒出蜀漢跨荊益、聯吳抗曹的宏偉藍圖,自此成為千古名策。歲月悠悠,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雖已遠去,但在創新策略SLG《三國:謀定天下》的新賽季里,我們將穿越時空,重臨「隆中對」的智慧戰場,與諸葛亮一同謀定天下!《三...
民間傳說:羅成出世 - 天天要聞

民間傳說:羅成出世

羅成,是小說《說唐全傳》中的人物,隋朝鎮守燕山的靖邊侯羅藝之子,書中主要人物秦瓊的表弟。羅成少年英雄,長相俊美,性格驕傲、任性,擅長家傳的羅家槍法,是隋唐第七條好漢。羅成羅藝是羅成的父親,隋煬帝時期,羅藝以軍功官至虎賁郎將,駐守涿郡。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