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夜明珠」?地殼中的某些發光元素經過數千萬年的地質運動,經由火山岩漿噴發後集聚於礦石而成,說白了就是一種非常稀有的天然礦石。它能夠在黑暗中發出光澤,也被稱為隨珠、懸珠或明月珠,歷來就是不可多得的寶物。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夜明珠的記載有很多,比如《孟子》、《史記》、《拾遺記》和《夢溪筆談》等史料中都出現過。但是,最著名的當屬慈禧太后墓中隨葬的那顆,當時就值白銀一千萬兩,放到現在十幾億都不止。非常遺憾,這顆價值連城的國寶已經遺失海外多年,至今都眾說紛紜無法回歸。
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和客觀公正的態度,文史不假帶您探尋真相,竭力還原這顆夜明珠所經歷的那段歷史。為了抵制抄襲和搬運,本人在來源於網路的圖片附加水印實屬無奈,如有侵權請聯繫刪圖。
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趁著吳佩孚在長城和山海關一線與奉軍激戰之際,直系將領馮玉祥在張作霖的拉攏下戰場倒戈。他率部從古北口和密雲前線突然回師北京,就此囚禁了總統曹錕並且控制政權,史稱「北京政變」。
1926年春,張作霖違背之前「奉軍不入關」的承諾,帶兵進入北京城後控制了國家政權,自行就任陸海軍大元帥並且攝行大總統職權。在此背景下,孫殿英迅速「城頭變幻大王旗」,被奉系的張宗昌收編為第35師師長。
1926年7月,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目標直指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為了阻擋北伐軍,孫殿英的第35師被擴編為第14軍,由「師長」搖身一變成為「軍長」,不過依然還是爹不疼娘不愛的雜牌軍。很明顯,奉系準備讓他充當炮灰去送人頭。
同年9月,馮玉祥在綏遠的五原將部隊改編為國民聯軍,從此加入北伐軍的序列共同對北洋軍作戰,史稱「五原誓師」。之後,孫殿英被張宗昌派往豫北抵擋對方,結果一擊即潰後只能率領殘部退至薊縣一帶。
五原誓師
1928年初,眼見北伐軍勢如破竹而張宗昌卻一敗塗地,孫殿英再一次改換門庭,主動投靠蔣介石改任第12軍軍長。不過,寸功未立的他迫切需要投名狀,否則到哪都是雜牌軍和炮灰軍。
同年4月,孫殿英率領第12軍抵達河北馬蘭峪,準備剿滅奉軍殘部馬福田。當時,雙方都屬於雜牌軍,都得不到充足的軍餉,都打起了清東陵的主意。
早在1644年滿清入關之初,就在明代原有墓葬制的基礎上進行了繼承和發展,廢除火化後推行棺槨土葬。同時,以「明十三陵」為藍本規劃和建造自己的皇陵,從順治開始一直到光緒,清廷先後在京畿附近建成了清東陵和清西陵。
在河北遵化的馬蘭峪一帶,先後建成了五座帝陵,分別是順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豐的定陵和同治的惠陵。除此之外,還有慈安、慈禧等後陵十五座和妃嬪、王公等陪陵一百三十多座,合稱為「清東陵」。
清東陵
在河北保定的易縣一帶,先後建成了五座帝陵,分別是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緒的崇陵和宣統的陵墓。除此之外,還有鈕祜祿氏和佟佳氏等後陵九座和妃嬪、王公等陪陵幾十座,合稱為「清西陵」。
由於連年的戰亂和災禍,清東陵和清西陵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地面的原有建築所剩無幾,甚至就連各種儀樹也都砍伐殆盡。不過,由於守陵人的看護,地下的陵墓尚沒有被破壞,最起碼沒有被大面積盜掘過。
由於馬福田的軍隊就駐紮在清東陵,所以提前開啟了盜陵計劃。得到消息後,孫殿英急不可耐地發起攻擊,終於趕跑了對方,自己以軍事演習的幌子秘密開啟了第二輪盜墓計劃。
北伐軍攻下北京後,作為第一集團軍總司令的蔣介石提出「瞻仰先總理遺容」的口號,邀請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共同前往香山碧雲寺祭拜。之後,各方勢力召開靈前會議,就下一步的軍隊編遣和勢力劃分交換意見。
表面上,各方勢力都擁護國民政府,都高喊「打倒軍閥」的口號,但實際上卻各有盤算。馮玉祥作為第二集團軍總司令,擁兵20萬分駐陝西、甘肅、河南和山東;閻錫山作為第三集團軍總司令,佔據著山西和河北兩省;李宗仁作為第四集團軍總司令,佔據著湖南、湖北兩省和山海關一線;李濟深作為總參謀長,佔據著廣東和廣西兩省。
雖然國民政府作為名義上的共主,但這些新軍閥誰也不願交出地盤和軍隊。因此,這次靈前召開的裁軍會議註定不會有結果,為今後蔣、桂、馮、閻四派的對抗埋下了伏筆。
看到各方大佬們鬧得不可開交,早就心懷鬼胎的孫殿英開始蠢蠢欲動了。於是,他向頂頭上司徐源泉抱怨部隊缺乏裝備,如果不能得到軍餉的話就只能自行籌措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徐源泉自然知道孫殿英的圖謀,但卻採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得到默許後,他終於不再顧慮,按部就班開始實施自己的盜墓計劃,選定了位於清東陵的乾隆墓和慈禧墓。
雖然清朝已經滅亡,但還有許多八旗兵和綠營兵作為守陵人在清東陵駐守。為了避免事態擴大,孫殿英召集他們商討「和平解決」,最終以所有陪葬物的十分之二作為分紅才支走這些人。
1928年7月,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名,將清東陵方圓十幾公里的範圍都劃為警戒區,使用武力趕跑周邊百姓後開始肆無忌憚尋找地宮入口。不過,由於陵墓的設計非常巧妙和複雜,他們這些門外漢找了兩三天都毫無頭緒。
無奈之下,孫殿英派兵抓來了守陵人和修陵人,終於從一位耄耋老者那兒探查到「琉璃影壁」的線索。就此,終於尋找到地宮入口,在使用炸藥炸開金剛牆後進入墓道,赫然發現「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22個大字。
慈禧雖然過世已有二十年的時間,但剛打開棺槨時依然面貌如生。這夥人迫不及待將陪葬物品一一取出,包括口中所含的夜明珠,之後把屍體扔到一邊。據《孫殿英東陵盜寶記》記載:
盜匪們首先收走慈禧周圍的大件寶器翡翠西瓜、蟈蟈白菜、玉石蓮花、珊瑚樹等,再把壓在慈禧屍下的珠寶也盡數取走,隨後還把屍體抬上棺蓋抓下龍袍,將周身珠寶都搜索精光,又把含在口中的稀世明珠取走。
在洗劫完慈禧陵墓後,孫殿英還不知足,接著又下令炸開了乾隆的裕陵,再次獲得無數的珍寶。事後,他還恬不知恥地回憶:
棺材內的乾隆屍體已化,只留下頭髮辮子。但陪葬寶物卻不少,其中最寶貴的是頸上的一串朝珠,108顆中最大的兩顆是硃紅色,還有一柄九龍寶劍,劍鞘上嵌了九條龍,劍柄上嵌滿了珠寶……。
當晚,孫殿英將兩座墓中盜出的所有寶物都裝箱運走,足足使用了30輛大卡車。對於如此齷齪的不堪行徑,他還煞有介事地表示「繼孫中山辛亥革命和馮玉祥驅逐溥儀後,漢人對滿清的最後一擊」。
1928年7月底,北京的琉璃廠內人頭攢動,既有文人墨客,又有商賈巨甲,還有遺老遺少。作為曾經的鑲黃旗都統,衡永在一家名為「尊古齋」古玩店裡見到一柄金如意,柄身鏤花金字鐫刻著「宜子宜孫」,柄頭的三朵祥雲下還鐫刻著「囍」。
衡永不僅是滿清貴族,而且還是古董行家,當即判斷出這「宜子宜孫」的雙喜金如意是帝後大婚時的器物,也是皇后死後的必隨殉品。很顯然,已經有皇陵被盜了,而且最起碼也得是後陵。
衡永立即派人前往清東陵和清西陵查看,果然發現乾隆墓和慈禧墓均被洗劫一空。而且,陵墓內部狼藉一片,就連屍骨都散落一地,景象實在是慘不忍睹。
衡永立即向北京警方報案,同時向居住在天津靜園的廢帝報信。驚聞噩耗後,溥儀氣得數度暈厥倒地,他不僅立即安排輔國公載澤和內務府大臣寶熙等人趕赴現場修繕,而且還公開敦促國民政府嚴查真兇。
事關重大,作為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兼平津衛戍總司令的閻錫山立即行動,下令傅作義派兵進駐清東陵並且封鎖現場。經過一系列的排查和布控,孫殿英屬下的一名師長譚溫江被擒獲,順帶還搜出了大量的陪葬物品,可謂人證物證俱在。
在媒體報道下,「東陵盜寶案」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和憤慨,紛紛要求國民政府嚴懲真兇。面對各方面的壓力,蔣介石自然不會包庇孫殿英,而且作為剛收編的雜牌軍也不值得包庇。於是,他冠冕堂皇地表示:
呈文具悉,通飭所屬,一體嚴密緝拿,務獲究辦,毋稍寬縱。
眼看小命就要不保,孫殿英拿出所盜珍寶四處打點。其中,將乾隆頸項上最大的兩顆朝珠送給戴笠,將乾隆墓中最珍貴的九龍寶劍送給蔣介石(未遂),將慈禧口含的夜明珠則送給了宋美齡……。
這顆夜明珠異常珍貴,原是印度莫卧兒王朝沙·賈汗國王的珍寶,後來被阿富汗國王所搶奪。18世紀中期,他們遣使覲見乾隆皇帝時以國禮相贈,等到慈禧掌權後被視為心愛之物收藏並且隨葬。
據說,這顆夜明珠最大的神奇之處在於「一分為二」,分開是均勻的兩半,合攏就是標準的圓球,並且還會發出綠色的寒光。除此之外,它還具備屍身不腐的功效,據《孫殿英東陵盜寶記》記載「慈禧太后過世二十年面貌如生」也能證明這點。
打通各個關節要害後,孫殿英開始有恃無恐起來,甚至還帶話給被捕的譚溫江拒不認罪,繼續宣稱為了「掃除封建的殘餘」。最終,此案被國民政府一拖再拖不了了之,也成為溥儀投降日本建立偽滿洲國的直接誘因。
全面抗戰爆發後,宋美齡在組織婦女支援、參與戰時救助、爭取國際援助和鼓舞抗戰士氣等方面都貢獻突出。尤其是,她積極籌建中國空軍,利用戰爭捐款和海外途徑購置戰機對抗日軍。
1942年11月18日,宋美齡從陪都重慶乘坐波音307客機起飛,經非洲和南美洲後抵達紐約。此行的任務,她除了醫治頑症慢性蕁麻疹病外,還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就是政治遊說和爭取美援。
抵達美國後,宋美齡隨即開始了橫跨東西部地區的漫長巡迴演講,積極為中國抗戰贏得國際支持和援助,一陣「美齡旋風」席捲彼岸。期間,她不僅向全美展現了東方大國第一夫人的魅力,而且還委婉批評羅斯福政府「先歐後亞」是錯誤的。
1943年2月18日,宋美齡在羅斯福總統夫人和副總統華萊士的陪同下前往國會,全體議員起立歡迎這位中國特使到來。隨後,她用標準而流利的英語演講了《戰爭無法讓中國屈膝》,反覆強調在東方打敗日本和在歐洲打敗德國具有同等重要性。
伴隨著宋美齡在美國掀起「中國熱」,有個人也在密切關注著她的行程,這個人就是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兒子約翰·洛克菲勒。不過,他並不關心中國的抗日戰爭,而是惦記那顆無比珍貴的夜明珠。
約翰·洛克菲勒特別喜歡收集各國的奇珍異寶,而且為了存放這些寶物還特意建造了私人博物館。在一次宴會中,他直言不諱地詢問夜明珠是否存在,是否可以高價購買。
由於洛克菲勒家族掌控著巨量石油,也對美國政界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宋美齡自然不願意得罪他,因而將夜明珠無償捐獻給了洛克菲勒家族的私人博物館。
洛克菲勒家族也沒有平白獲利,他們投桃報李動用各種資源支持中國的抗戰事業。事實證明,宋美齡的這次美國之行非常成功,美國比之前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來援助中國戰場,共同對付共同的敵人日本。
因為這種贈予和收藏的合法性存在爭議,中國曾多次嘗試通過外交途徑回購均未果。因為洛克菲勒家族從來沒有公開承認過擁有此物,現在何處仍然是個未解之謎,回歸祖國更是無從談起。@文史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