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這好像似乎個偽話題,畢竟大家都知道,在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辛辛苦苦為司馬炎完成了鋪路任務之後,司馬炎順理成章的就成為了晉朝的開國皇帝。
而且,就在小說《三國演義》里,當許多人希望司馬昭能夠像曹丕那樣,讓魏國皇帝禪位的時候,司馬昭卻婉拒了,書中給出的理由,是在給司馬炎做準備。
但是,同樣是在小說當中,儘管司馬炎最終成為了開國皇帝,但真的很懸,就差那麼一點點,司馬炎差點就不是開國皇帝了。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因為在小說當中,司馬昭真正喜歡的人,或者說是真正想要傳位的人,並不是他!
嗨!大家好!我是蟲子天下!只談小說,不談歷史!
要知道,在經歷了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三人的連番努力之後,整個魏國基本上是名存實亡,就和當初的漢獻帝時期幾乎是一模一樣,所缺少的,就是在一個合適的時機,讓魏國的皇帝禪位罷了。
但是,在考慮繼承人這個問題的時候,司馬昭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司馬炎,而是司馬昭的另一個兒子,司馬攸。
司馬昭為何要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一方面,確實是因為司馬昭真正喜歡的人,是司馬攸,而不是司馬昭。
另一方面,司馬昭認為,司馬家族之所以能在魏國擁有現在的傲人成績,完全是因為司馬懿和司馬師的功勞。
而現在,司馬師沒有兒子,司馬昭就把自己最喜歡的二兒子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家。而按照司馬昭的看法,長者為帝,那麼自然而然的就應該是司馬攸來繼承司馬家族的一切。
對此,書中是這麼寫的:
昭妻乃王肅之女,生二子:長曰司馬炎,人物魁偉,立發垂地,兩手過膝,聰明英武,膽量過人;次曰司馬攸,情性溫和,恭儉孝悌,昭甚愛之,因司馬師無子,嗣攸以繼其後。昭常曰:「天下者,乃吾兄之天下也。」於是司馬昭受封晉王,欲立攸為世子。
如果真的按照司馬昭的意思的話,那麼晉朝的開國皇帝就完全不可能是司馬炎,而應該是司馬攸了。畢竟,司馬昭真正喜歡的兒子,就是司馬攸。
但,司馬攸儘管受到司馬昭的寵愛,畢竟年紀尚輕,計謀、策略、手腕等,遠不如他的哥哥司馬炎。
於是,當司馬昭打算讓司馬攸繼位的時候,馬上就招致大臣的一致反對。大臣反對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那就是「廢長立幼,違禮不祥」、「長子聰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非人臣之相也。」
最終,司馬昭還是接受了大臣的意見,斷絕了想要立司馬攸為繼承人的想法,轉而正式確認司馬炎為繼承人。
你們覺得,蟲子天下說得對嗎?如果不對,你認為是什麼情況呢?請留下你的評論!
下期預告:是樂極生悲,還是自作孽不可活?司馬昭暴斃的不解之謎!
歡迎關注蟲子天下,持續更新更多關於文學故事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