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界報道,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二、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征的關稅不予減免。

特朗普(資料圖)
我國反制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剛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平等的」對所有貿易夥伴上調關稅,受影響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英國、沙特和新加坡等。尤其對存在較大貿易逆差的國家加征更高比例的關稅,其中對柬埔寨加征49%、越南加征46%、伊拉克加征39%、孟加拉國加征37%、泰國加征36%,中國被加征34%。加征關稅會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絕大多數的關稅都將要由美國人承擔。消費者需要花費更多的錢來購買日常用品、電子產品、服裝等各類商品,生活成本增加,生活質量受到影響。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嘴上說的漂亮,實則每一刀都砍向了美國普通人的錢包。所謂「保護美國利益」,不過是把進口商品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從汽油、家電到藥品,物價全線飆升。中低收入家庭首當其衝,因為他們的收入大半用於日常消費,而受關稅的影響,直接削弱了購買力。更諷刺的是,政府一邊喊著「振興製造業」,一邊卻讓依賴進口零部件的本土企業成本暴增,最終只能裁員或漲價。這場「錢包保衛戰」沒傷到對手多少,倒讓美國人的日子從「通脹焦慮」滑向「衰退恐慌」。
這次加征對等關稅有幾個特徵:一是從方式上看,對等關稅政策採取「全球基準關稅」和「一國一稅率」的方式落地,並非針對某幾個國家,而是發起全球貿易摩擦和關稅戰。即對全球出口美國商品徵收10%的基準稅率,對重要貿易夥伴按照關稅不對等程度徵收更高關稅稅率。二是從力度上看,對等關稅政策力度明顯高於市場預期。對中國、歐盟、印度、越南、日本、韓國等主要經濟體徵收20%及以上關稅,其中對中國大陸、越南的關稅高達34%和46%。

晶元(資料圖)
面對特朗普徵稅一事,為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發展利益,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的懲罰性關稅。這是中方針對美方長期違反國際經貿規則、濫用"301條款"單邊措施的最新反制行動。隨後,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強調,此次關稅調整是"被迫採取的必要反制",旨在捍衛國際貿易秩序和我國合法權益。專家指出,中國在精準反制的同時,需統籌國內國際雙循環,持續提升產業鏈韌性,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面對我國的反制裁,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措施引發全球股市震蕩,但他依然態度強硬,堅稱關稅將給美國帶來歷史性的投資和繁榮,並向美國人民信心喊話,「儘管不容易還是要挺住」。據報道當天,特朗普在社媒平台「真實社交」網站寫道:「過去我們一直是愚蠢的冤大頭,但現在不會了。我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振興就業和商業。」他說:「這是一場經濟革命,我們一定會贏。儘管不容易還是要挺住,最終結果將會是歷史性的。」

特朗普(資料圖)
最後,特朗普還加了標誌性的一句:「我們將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通過特朗普這段話,能看出很多,其中最明顯的一點是:他終於承認跟中國打關稅戰對他們來說,並不容易。在面對歐盟、加拿大、俄烏局勢等多個問題時,他都沒有用「堅持住」這種說法,唯有到中國時他必須使用精神勝利法,號召美國人堅持住。綜上,特朗普目前仍在故作鎮定,但現實已經給了他沉重的一擊,聯合國方面也已經發話了,嚴厲譴責了美國的行為。這一次,世界不會眼睜睜地看著美國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