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之戰:吳璘對打贏金軍沒信心,宋軍陣亡30位將領

2024年12月06日20:53:04 歷史 1911

1162年,金軍攻打原州,圍點打援,吳璘派悍將姚仲增援,但對擊敗金軍沒有信心。吳璘老了,風蝕殘年,面對金軍進攻,他依然選擇戰鬥。原州之戰,宋軍陣亡30位將領,幾乎全軍覆沒,陝甘局勢惡化。


原州之戰:吳璘對打贏金軍沒信心,宋軍陣亡30位將領 - 天天要聞

1161年,完顏亮下令簽軍,號稱60萬金軍分4路攻打南宋。完顏亮放出狠話,「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信心十足,但很快就打臉了。

完顏亮不得人心,內部不穩定,金軍剛進入淮南,後院起火。契丹起義、兩淮起義,坐鎮東京遼陽府的完顏雍稱帝,並拿下燕京,是為金世宗

完顏雍稱帝,廢完顏亮為海陵王,完顏亮卻盲目自信,想先滅宋然後北上討伐完顏雍。金軍家屬都在北方,軍無鬥志,完顏亮兵敗採石,又打算從瓜洲渡江,被部下刺死,南征金軍撤退。

金世宗繼位,不意味著宋金戰爭結束,西線還要打。負責西線戰場,金軍主帥是徒單合喜,宋軍主帥是吳璘,都是各自陣營的猛人。

吳璘,南宋名將,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和尚原之戰仙人關之戰,吳璘跟著兄長吳玠頑強反擊金軍,吊打兀朮、撒離喝,讓金軍聞風喪膽。

1141年,吳璘、姚仲率3萬大軍攻打秦州,與胡盞、習不祝的5萬大軍展開激戰。吳璘、姚仲使用「疊陣法」,以神臂弓、長槍、拒馬樁迎戰,打出了東方的阿金庫爾之戰,金軍死傷慘重,被俘虜一萬餘人。

秦州之戰,無疑成就了吳璘、姚仲這兩位悍將。姚仲主張上山布陣,不給金軍發揮出騎兵的機動優勢,縮短金軍衝刺距離,從而贏得大戰勝利。21年後的原州之戰,宋軍就沒那麼幸運了。


原州之戰:吳璘對打贏金軍沒信心,宋軍陣亡30位將領 - 天天要聞

原州之戰,雙方兵力究竟如何,宋史金史的記載都不一樣。宋史,吳璘派姚仲率9千兵馬增援原州,解除金軍包圍,與完顏璋9萬大軍廝殺。

金史,門都、習尼列率5千兵馬圍困原州,不能攻克城池。吳璘派姚仲率10萬大軍救援,習尼列兵力不足,不敢跟姚仲交戰。完顏璋率兵增援,金軍增加到2萬餘人。

雙方說法出入很大,都誇大對方的人數,為自己臉上貼金。姚仲級別,談不上有10萬大軍,吳璘就從未統帥過10萬級別的兵馬。西北作戰,宋軍一般都是投入兩三萬人。

完顏璋,早年跟隨撒離喝,但不見有什麼戰鬥記載。金世宗繼位,完顏璋是燕京留守的將領之一。原州之戰,完顏璋才初次帶兵,不可能有所謂的7萬人。

兵力出入大,但戰鬥過程的描述,宋史、金史的說法差不多一樣。原州之戰,宋軍布陣依然是「疊陣」,但金軍卻改變了戰術,沒有用騎兵去直接沖方陣,戰術非常靈活。

完顏璋節制原州金軍,部署迎戰宋軍。許里阿補率2千人列陣城北,習尼列率3千列陣成西北,都是採取守勢,憑藉險要地勢阻擋宋軍。完顏璋,則在城西列陣等待,阻止姚仲主力靠近原州。


原州之戰:吳璘對打贏金軍沒信心,宋軍陣亡30位將領 - 天天要聞

姚仲以「疊陣」形勢迎戰,分成9個方陣,步兵在中間,長槍手在前方,並使用拒馬樁,騎兵則在兩側掩護。此外,組建一支「敢死隊」,位於拒馬樁後面,手持長柄大刀。

一切準備就緒,姚仲派2千騎兵去偷襲城西,挑戰完顏璋,迷惑金軍,宋軍主力則殺向城西北,先收拾習尼列。姚仲計劃,被完顏璋察覺,金軍加強了西北方面的力量。

完顏璋派5千兵馬在城西北壕溝附近埋伏,又給習尼列增派2千人,而姚仲卻未能察覺。金軍為躲避宋軍弓弩手,步兵手持盾牌前進,用長槍猛刺拒馬樁後面的宋軍。

金軍騎兵,全部下馬步戰,直接沖向宋軍騎兵,讓姚仲措手不及。宋軍騎兵數量有限,主要是負責掩護「疊陣」中的步兵,誰知卻成為重點照顧對象,一時亂了陣腳。

宋軍、金軍都使用弓弩互相射擊,掩護己方步兵戰鬥。金軍耐力持久,宋軍稍微撤退,金軍的預備隊乘勢殺出來,撤去宋軍拒馬樁,連破宋軍7陣。

姚仲身經百戰,並未慌亂,他很快重整隊伍,以神臂弓射殺金軍騎兵。習尼列損失不小,被宋軍反殺回來,但姚仲也未能扭轉局勢,因為完顏璋、許里阿補已經擊敗了前來進攻的宋軍,正朝著姚仲側後殺來。


原州之戰:吳璘對打贏金軍沒信心,宋軍陣亡30位將領 - 天天要聞

宋軍布陣,有個巨大弱點,就是輜重部隊在後方,防備薄弱。完顏璋、許里阿補重點攻打陣後,襲擊宋軍運糧隊,焚毀宋軍物資,並驅趕民夫,把他們擠壓向姚仲所在的中軍。

金軍前後夾擊,姚仲腹背受敵,只能倉促下令撤兵,引起了大亂。位於壕溝附近的金軍伏兵乘勢殺出來,收割宋軍人頭,局勢一邊倒。一頓廝殺下來,宋軍陣亡將領30人,幾乎全軍覆沒。

《宋史》記載:「會輜重隊隨陣亂行,敵兵沖之,軍遂大潰,失將三十餘人。」

姚仲兵敗,原州宋軍勢單力孤。完顏璋從在城西挖掘地道,殺入城內,宋軍招架不住,血戰突圍,死傷慘重。

原州之戰,姚仲沒能重現秦州之戰輝煌,疊陣威力大,弱點也不少,姚仲沒能發揮出疊陣優勢,被金軍反殺。對此,吳璘早有預料,他對姚仲沒多少信心。

吳璘,已經60歲,垂垂老矣,重病纏身,無法親自帶兵。姚仲救援原州,吳璘擔心他打不贏金軍,便說:「原州無法解圍,就趕緊撤回德順,以免不測。」

史載:「及仲至原,璘亦貽仲書,謂原圍未即解,且還德順。書未達而仲敗,璘亦無功還。」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吳璘知道宋金雙方優缺點所在,而姚仲卻未免過於自信,結果導致全軍覆沒。吳璘想追究責任,處死姚仲,因部將求情而作罷。姚仲被吳璘投入監獄,從此不能復出,被人遺忘。


原州之戰:吳璘對打贏金軍沒信心,宋軍陣亡30位將領 - 天天要聞

姚仲是一代名將,一生追隨吳氏兄弟,和尚原之戰、仙人關之戰都是打頭陣,悍不畏死。吳璘成名戰秦州之戰,就是姚仲獻策,也是姚仲拼殺,但姚仲卻栽在了原州。

吳璘派李師顏去剝奪姚仲兵權,取代其位置,並將姚仲投入監獄。接著,吳璘親臨前線,去德順與完顏璋交戰。起初,雙方互有勝負,但宋朝內部問題多,吳璘先勝後敗,撤兵時被金軍反殺,損失慘重。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