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陳立夫夫婦和陳果夫夫人返台的留影,他們後來命運如何?

2024年12月01日20:53:05 歷史 1695

1966年,陳立夫夫婦和陳果夫夫人返台的留影,他們後來命運如何? - 天天要聞

1966年,台北松山機場,從美國返回台北的陳立夫攜其妻子孫祿卿,以及陳果夫的妻子朱明,在此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

鏡頭之中,三位已然步入晚年的人呈現在我們眼前。儘管歲月的痕迹已悄然爬上他們的面龐,但那股精神矍鑠的勁兒卻依然清晰可感。對於諸多歷史愛好者而言,這張照片有著別樣的意義,因為許多人或許並不知曉陳果夫的妻子朱明究竟長何模樣,而此刻,她的身影真實且清晰地被記錄了下來。

陳立夫,這位在民國歷史進程中扮演過重要角色的人物,其晚年大多是在美國定居。此次他特意返回台北,乃是為了恭賀蔣中正的八十大壽。這一行為,從側面也反映出彼時他們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而直至三年後的1969年,陳立夫最終下定決心,徹底回歸台北定居,續寫他人生後續的篇章。

1966年,陳立夫夫婦和陳果夫夫人返台的留影,他們後來命運如何? - 天天要聞

提及民國四大家族,陳家相較其他家族而言,似乎存在感略顯薄弱。陳家與其他家族並未存在直接的聯姻關係,在其最為風光之時,亦是依靠蔣家方才得以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立足。也正因如此,不少歷史愛好者會調侃說,在四大家族裡,陳家彷彿是「湊數的」。然而,若深入探究歷史,便會發現這樣的說法雖有幾分玩笑話,卻也並非全然準確。

陳立夫與陳果夫兄弟倆在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內部著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陳立夫曾出任教育部長一職,在教育領域施加著自身的影響;陳果夫則擔任過組織部代部長,於組織人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兄弟二人深得蔣中正的信任,在國民黨的諸多事務中擁有相當的話語權。

然而,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他們兄弟倆的命運卻走向了不同的軌跡。陳果夫在離開大陸後不久,便因疾病纏身而不幸離世,其人生的旅程就此戛然而止。而陳立夫在歷經諸多變故後,選擇前往美國定居。在美國期間,他甚至開辦了養雞場,開啟了一段別樣的生活經歷。

歲月悠悠,生命的歷程終究會畫上句號,陳立夫的妻子孫祿卿在1992年病逝,終年94歲。而陳立夫本人,也在2001年走完了他長達101歲高齡的漫長人生之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