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那宋老三,兩口子賣大煙。一輩子沒有個兒呀,生了個女嬋娟……」
說起《探清水河》裡面的這幾句唱詞,想必您各位都不陌生。咱有一說一,我最早聽到這幾句,並非出自德雲社的班主郭德綱,也並非是其門下弟子張雲雷之口,而是出自《林海雪原》當中,喬裝改扮入虎穴的英雄人物楊子龍之口。
其實,那會子很多人都會唱,年少的我也能哼哼幾句,只不過這類在當時所謂的「壞歌」不易傳播,你敢在學校裡面唱,老師就敢揍你,搞不好還得連累家長親自到學校挨一頓數落。所以,大伙兒都是偷著哼唱,很少有人敢於堂而皇之的在公共場合引吭高歌。
現如今不比過去,社會風氣相對開放,「壞歌」也不再是「壞歌」,但也不是什麼「好歌」,在無聊時候當眾哼幾嗓子也無傷大雅,給人多一些自由比嘛都強,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呀?
得嘞,閑言少敘,說正經的。今兒,「大獅」就拿這段「探清水河」給您各位詳細說一說這裡面的門道。您倘有興趣,您聽我慢慢兒著往下說。
咱先說這「探清水河」的出處,早在清末光緒年間,這支被視為「盪調」的歌子在上海灘被灌錄成了唱片,但名字不一定是「探清水河」,可以是「代無更」,可以是「戒之在色」,版本很多,唱詞不同,各有各的曲,各有各的調,但歸根結底,教化意義大於娛樂意義,並且故事內容大致相同。
說是的家住京西藍靛廠火器營的大妞兒大蓮,與青年小伙兒小六兒相愛。結果幽會時候被爹媽發現,遭到無情毒打。大蓮因悲憤而跳河尋了短見,小六兒去河邊祭奠過大蓮之後,也跟著一頭扎了下去。最終,故事以悲劇收場,叫人不勝唏噓。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悲劇故事到底是真實發生過的呢,還是純粹憑空杜撰的呢?
告訴您吧,這是個如假包換的真事兒。京城藍靛廠火器營,的確住著宋老三一家,他家也的的確確有個女兒名叫大蓮子。只不過,宋老三應為「松老三」,老舍先生的話劇《茶館》當中不是有位松二爺嗎,這位松老三八成還跟松二爺是一家子呢。
這是玩笑,松二爺那麼老實巴交的主兒怎麼能跟逼死親生女兒的松老三是一家子呢。簡單說幾句「火器營」,此地位於京西地帶,建造於乾隆年間,主要駐紮配備火藥武器的滿、蒙八旗官兵,以及官兵們的家屬。
這松老三極有可能就是火器營中八旗官兵的子弟,只不過清末時候的火器營已經形同虛設,就好像是一個大型貧民窟,藏污納垢,髒亂不堪,煙鬼娼妓遍地走,「佛爺」青皮滿街溜,成了很不是玩意兒的一個地方。
說回松老三一家,松老三這人在當時經營著一家煙館,場地不大,買賣一般,他家頂多算是小康家庭,絕非大富大貴之家。當時藍靛廠有個「噶倫達」,用漢語說,就是火器營的長官。這位「噶倫達」相中了大蓮子,松老三為了能找個靠山,也願意將女兒嫁給這位「噶倫達」。
可是,松老三兩口子不知道的是,大蓮子早就愛上了拉駱駝的小夥子佟六兒,倆人瞞著家裡人私定終身,說好了這輩子都要在一起,到了黃泉也不分離。
有道是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兒到底還是叫松老三給知道了,找了自己當「青皮」的舅子打算好好教訓一下佟六兒。結果這件事情讓大蓮子聽了去,於是連夜找到佟六兒,讓佟六兒帶著她遠走高飛,找個沒人認識地方做一對長久夫妻。
可惜事與願違,倆人剛剛跑到郊外就被人給追上,佟六兒害怕讓人活活打死,於是乎狠心撇下大蓮子,一個人跑沒了影。
唉!可憐大蓮子,被抓回去之後,挨了好一頓毒打。更可悲的是,她肚子裡面已經有了佟六兒的骨血。如此一來,松老三感覺顏面無光,而那個一心惦記著娶大蓮子過門的「噶倫達」,在得知這些醜事之後妒火中燒,威逼松老三的小舅子說什麼也不能讓大蓮子活在世上。這就叫由愛生恨,狠著哩!
沒轍了,誰讓惹不起勢力呢。松老三的小舅子,也就是大蓮子的舅舅,明面上說是帶著大蓮子出去溜達溜達散一散心。當走到長春橋上時,趁著大蓮子不注意,一把將外甥女兒推進了水中。大蓮子就這麼著做了一隻「水鬼」。
再說在外面躲災的佟六兒,當得知大蓮子慘死的消息後,整個人立時就頹了。他也乾脆不再藏著了,帶著燒酒、紙錢到橋上祭拜自己的愛人,想起以往與大蓮子的點點滴滴,想起自己發下的誓言。罷了!活著也沒啥意思了。大蓮子呀,你等著哥哥我,我下去找你去了!
就如同金庸小說《雪山飛狐》結尾,胡斐要砍苗人鳳的那一刀,到底有沒有砍下去。佟六兒到底是跳了呢?還是沒跳呢?
依照當時經歷過這間事情的老人們所說,他大概率沒跳,而是沿著河邊一直走,走著走著,就看不見了人了。往後也沒人再見過他,因此這個人的身世成謎,誰也說不好他到底有沒有殉情。
說到底,大蓮子是被人謀殺的,而非自己尋短見。所以說,「探清水河」講得是個恐怖故事,而非單單只是一幕愛情悲劇。
最後再多叨叨幾句,我曾經在一位津門老前輩的家中,見到過清末時候留存下來的一冊木刻本。其中開頭是:「桃葉兒尖上尖,柳葉兒青滿天……」這跟現在的唱詞沒啥區別,但中間一大段,滿眼都是污穢之詞,不輸「十開心」、「十八摸」這類淫詞盪調,把個大蓮子儼然描繪成一個極其寡廉鮮恥的風月女子,而非良家女子。
但也不能怪那時候的人瞎寫,都是用嘴巴混飯吃的主兒,不寫點吸引人眼球的玩意兒,只怕連吃飯都難。無奈只好犧牲大蓮子的清白,也好給自己換一口飯吃。所以說,大蓮子間接成全了藝人,也成了那個時代悲劇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