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之後第一次,默茨這是要「送走」德國的節奏

2025年04月10日14:30:22 歷史 5507

據報道,德國在立陶宛舉行儀式,正式啟用第45裝甲旅,標誌著德國自二戰以來首次在外國領土上進行永久駐軍。這支部隊最終將包括約5000名軍事與文職人員,並配備約2000件重型武器,預計將在2027年全面具備作戰能力。駐地靠近俄羅斯盟友白俄羅斯。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多次警告,俄羅斯或將在2030年前對北約採取軍事行動,因而堅定支持此次部署。

根據2023年柏林與維爾紐斯簽署的駐軍協議,該旅將包括兩個由德國士兵組成的營,另一個營則來自其他北約國家,主要駐紮在立陶宛東南部魯德寧凱訓練場以及維爾紐斯與考納斯之間的魯克拉地區。

希特勒之後第一次,默茨這是要「送走」德國的節奏 - 天天要聞

駐軍現場圖

希特勒之後第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納粹德國戰敗後,德國曾長期限制軍隊在海外的永久駐軍,僅在阿富汗戰爭等特殊任務中以北約成員身份參與短期部署。

這意味著,德國開始走軍國主義老路。

恢復軍力是德國候任總理默茨的主張,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後,跨大西洋關係已經受到了衝擊,現在不只是德國,整個歐盟都在嚷嚷著國防自主。

這沒什麼問題,自己想有能力保護自己,屬於人之常情,甚至是一個國家的基本需求。

而德國現在的問題,並非單純地尋求軍事自主,德國現在的思路是重新變成軍事大國,以便與俄羅斯作戰。

這個味道就不對了。

希特勒之後第一次,默茨這是要「送走」德國的節奏 - 天天要聞

德國候任總理默茨

德國不只是為了自保

由於在軍事實力方面的短板,德國的戰略影響力,始終差點意思,畢竟沒有核武器,畢竟德國自己還得靠美軍保護,一個靠其他國家保護的國家,誰又敢寄希望於真出事了你能提供保護?

而這一次,德國直接駐軍立陶宛,以證明德國可以提供保護。

但這種保護,並不是以德國強大的軍力為支撐,而是德國的綜合國力以及背後的北約做支撐,說白了,這些德國士兵部署到立陶宛,就是當人肉盾牌的,賭俄羅斯不敢動德軍,就像賭俄軍不敢動波蘭的美軍一樣。

這背後的思路表明,德國現在要提高軍力,並不是單純地為了自保,而是如皮斯托里烏斯說的,準備與俄羅斯的戰爭。

真要是發生這種事了,默茨就徹底把德國「送走」了,畢竟你再怎麼強橫,沒有核武器也是白搭。

希特勒之後第一次,默茨這是要「送走」德國的節奏 - 天天要聞

德國國旗和俄羅斯國旗

碰瓷不可怕

碰瓷俄羅斯不可怕,過去幾年,歐洲沒少碰瓷俄羅斯,真正可怕的是,一些看似碰瓷的動作,實際上不是碰瓷。

德國現在就有點這個意思了,打著俄羅斯威脅的旗號發展軍力,但目標設定為應對與俄羅斯的戰爭,已經逐漸脫離了碰瓷的範疇。

這意味著,德國正在主動構建熱戰條件,而非僅僅塑造威懾態勢。

當一個國家開始為具體戰爭做準備,而不是為了防止戰爭而準備,那它本身就已經走在戰爭邏輯的軌道上。

德國人可能忘了,上一次他們這麼干,結果不僅自己國破家亡,還把整個歐洲拖進了火坑。這一次,如果默茨真按這個方向繼續推進,德國恐怕不是「復興」,而是再一次走向毀滅的開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 天天要聞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閩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沈思虹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抗戰老兵許俊科家中,陳列著金光閃閃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長江支隊南下福建60周年紀念章」鐫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閩綻放的鐵血征程,一副「優秀共產黨員」牌匾輝映使命榮光。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著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