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的「肉體解放」:女孩以裸露為美,尊嚴成最廉價的東西

2025年04月10日21:33:08 歷史 1045

蘇聯,曾是世界舞台上耀眼的超級大國,卻在 1991 年突然解體。這一事件如同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掀起驚濤駭浪,重塑了全球政治格局,也徹底改變了無數蘇聯人民的生活。

蘇聯解體後的「肉體解放」:女孩以裸露為美,尊嚴成最廉價的東西 - 天天要聞

解體前,蘇聯憑藉強力手段管控社會,黑幫被打壓,色情、毒品交易無處遁形。政府大力發展教育,設立嚴格文化審查制度,電視節目杜絕裸體、同性等敏感內容,致力於為年輕人樹立積極健康的價值觀。

然而,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中後期,蘇聯社會陷入困境,經濟崩潰,生活物資極度匱乏。在部分別有用心的 「專家」 蠱惑下,許多青年開始質疑蘇聯體制,將其視為束縛自由的枷鎖。

蘇聯解體後,社會陷入混亂。實權大佬忙於瓜分國家資產,成年人在生存線上掙扎,年輕人則掙脫束縛,無政府主義盛行。俄國青年將秩序崩塌後的混亂錯當成自由,他們模仿美國人,白天在街頭閑逛,夜晚則沉迷於吸毒、酗酒和各種派對,還將此稱作 「精神與肉體的解放運動」。

在這種大環境下,蘇聯解體後的年輕女性觀念和行為發生了巨大轉變。她們急切擁抱西方 「潮流文化」,吸毒、酗酒、紋身成為時尚標誌,與陌生男孩隨意發生關係也變得司空見慣。為展現 「潮流」,她們穿著暴露,甚至以裸露為美。

烏克蘭的女權組織 Femen 將這種以裸露為表達的行為發揮到了極致。奧克薩娜・莎蔲,這個有著可愛臉蛋的女孩,是 Femen 組織的代表人物之一,卻因一系列激進的裸露抗議行為,面臨五年牢獄之災。

在一次針對印度大使館的公開抗議中,莎蔲袒胸露乳,對印度大使惡語相向,喊出 「Kiss my ass!」。在聽證會上,她聲稱這是為烏克蘭婦女爭取權利的抗議行動。

蘇聯解體後的「肉體解放」:女孩以裸露為美,尊嚴成最廉價的東西 - 天天要聞

Femen 組織的座右銘是:「我們的上帝是女人,我們的使命是抗議,我們的武器是裸露的乳房。」 以半裸形式發起抗議的,除了莎蔲,還有安娜・荷索爾、薩莎・舍甫琴科。這些大多只有一二十歲的女孩,常聚在一起討論哲學、馬克思主義以及蘇聯解體後婦女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一心想要推動婦女社會地位的變革。

Femen 組織從最初的三名成員,發展到後來有 300 多個年輕女孩加入,成員涵蓋學生、記者和經濟學家等不同職業,影響力從烏克蘭擴展到歐洲,乃至在全世界都有了一定名氣。

她們將組織命名為 Femen,目標是培養烏克蘭年輕女性的領導能力、智慧和品德,並期望在 2017 年進行女權革命。創建者之一的莎蔲是專業畫家,在基輔那間天花板長滿綠色黴菌的公寓里,掛滿了她繪製的裸體抗議像,彰顯著她們的抗議決心。

俄羅斯總統大選時,莎蔲赤裸上身在普京的投票箱前抗議,結果被逮捕入獄。之後,她又因在印度大使館前的抗議行為,被指控耍流氓。當時,Femen 組織的女孩們赤裸上身,揮舞著印度國旗,用力敲擊大使館的門窗,大喊:「烏克蘭婦女中沒有妓女!」

而此時,奧克薩娜・莎蔲在烏克蘭內政部接受問詢,安娜・荷索爾則坐在咖啡館裡,謀劃著下一次裸體抗議活動。

Femen 組織常在咖啡館招募新成員,那些積极參与裸體抗議的女孩,都是充滿吸引力且懷揣理想的年輕女性。她們聚在咖啡館,喝著蘋果汁,一支接一支地吸煙,熱烈討論組織的行動方向。長期以來,國際社會對烏克蘭婦女有著 「美麗,貧窮」 的刻板印象

蘇聯解體後的「肉體解放」:女孩以裸露為美,尊嚴成最廉價的東西 - 天天要聞

基輔的地鐵和報紙分類廣告中,充斥著大量關於婦女招聘就業的虛假廣告,比如 「俱樂部招聘女服務員」,背後實則是妓院在招募妓女。許多生活貧困、對未來絕望的女性,就這樣掉進了陷阱。烏克蘭 9% 的失業率中,相當大比例是女性,生活的重壓讓她們在誘惑面前難以堅守底線。

「如果說,女性的身體可以以各種形式被售賣,那麼我們也可以利用身體來傳播我們的想法。」2008 年夏天,Femen 組織成員身著妓女服裝,首次走上烏克蘭街頭抗議。2009 年,在基輔的商業大道上,她們進行了首次裸體示威,抗議網路淫穢色情。

荷索爾表示,看到這次抗議反響強烈,她們決定將裸體抗議延續下去。在她們眼中,乳房只是普通身體器官,卻能成為有力的抗議武器。

在 Femen 組織里,安娜・荷索爾很受歡迎。她身材嬌小,神情嚴肅,27 歲的她是組織中年紀較大的成員之一,與莎蔲、薩莎・舍甫琴科一同,堪稱 Femen 組織的主要理論家。幾年前,在赫梅利尼茨基發起 Femen 裸體抗議活動時,21 歲的安娜・荷索爾正在研讀德國社會民主黨創始人之一奧古斯特・倍倍爾的著作。

書中,倍倍爾在 19 世紀末於議會中提出給予婦女與男人平等權利的法案,這讓荷索爾深受觸動。反觀自己和身邊女性朋友的經歷,荷索爾悲哀地發現,烏克蘭女性的合法權利並未得到有效保障。於是,她將所學理論分享給身邊朋友,驚喜地發現奧克薩娜・莎蔲、薩莎・舍甫琴科與自己志同道合。

蘇聯解體後的「肉體解放」:女孩以裸露為美,尊嚴成最廉價的東西 - 天天要聞

三人一拍即合,成立了一個名為 「新倫理學」 的小組。當時,安娜・荷索爾還在大學學習經濟學,她們便在校園裡組織討論群體,並很快組織了第一次抗議活動。「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團體變異成一個典型的女權主義組織,」 荷索爾堅定地說,「我們要為婦女運動帶來更多極端。」

從 2008 年起,三個女孩搬到基輔。起初,她們的主要目標是為女學生爭取合法權利,但很快,反對賣淫和烏克蘭淪為性旅行目的地,成為她們關注的焦點。荷索爾無奈地解釋道:「在烏克蘭,像我這樣正常的女孩,甚至不能在大街上隨意走動,因為總有人會把我們當成站街妓女,上前詢問尋歡價格。」

也正是因此,她們正式以 Femen 命名自己的組織。回顧西方女權主義的抗爭歷史,從早期微小的破壞行為,到 19 世紀在國會議員信箱里安置炸彈,再到 20 世紀 60 年代的大規模示威和燒毀胸罩,女權主義者們嘗試了多種多樣的抗議形式,只為爭取更多權利。Femen 組織從前輩們的鬥爭中汲取經驗,在烏克蘭這個特殊的環境里,以獨特的方式為女性發聲。

在烏克蘭,一名 16 歲女孩的傳統理想歸宿,是完成大學學業後,找到一個好丈夫結婚。可現實卻是,這是一個男人能在網上像訂購跑鞋一樣訂購婦女的歐洲國家,而婦女在大街上裸露乳房,隨時可能被關進監獄。這便是 Femen 組織成員尖叫著半裸展示乳房的原因。

Femen 組織的赤裸上身抗議活動,並不局限於烏克蘭本土,而是蔓延至整個歐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涉嫌強姦醜聞曝光後,Femen 組織成員統一扮成賓館女僕模樣,走上巴黎街頭,在卡恩住宅前大聲呼喊 「羞恥」;烏克蘭一名 18 歲女孩被姦殺後,她們赤裸著上身走上基輔街頭,宣洩心中的憤怒;

蘇聯解體後的「肉體解放」:女孩以裸露為美,尊嚴成最廉價的東西 - 天天要聞

烏克蘭承辦歐洲杯賽事時,Femen 組織同樣表達了極大不滿,因為她們深知歐洲杯比賽必然會刺激烏克蘭的性產業,讓這裡淪為歐洲人的性旅遊目的地。在每一次抗議活動中,Femen 成員都赤裸上身,她們堅信:乳房,也可以是政治。

作為 Femen 的大本營,Kupidon 咖啡館的走廊上擺放著一個玻璃箱,裡面裝滿了組織的紀念品,有各式各樣的咖啡杯以及印有乳房圖案的 T 恤衫等。從這些紀念品看,Femen 組織彷彿更像一個流行文化團體,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婦女運動組織。

德國女性雜誌《EMMA》曾以 Femen 為主題做過一期封面報道,操刀者是德國傑出的女權主義者和反色情活動家愛麗絲・施瓦澤。施瓦澤在文章中稱讚道:「(Femen 組織的)女孩們不僅勇敢、聰明,而且頗具創意。」

要知道,此前施瓦澤一直極力反對媒體報道裸體女性新聞,此次卻將袒胸露乳的烏克蘭女孩放上雜誌封面,令人頗為意外。對此,施瓦澤解釋說:「客觀來講,Femen 組織的女孩們並非單純裸露乳房,她們是把乳房當作抗爭武器,通過這種方式吸引男性關注,進而將打擊賣淫、打擊販賣婦女等信息傳遞給大眾。我認為這極具意義。」 但同時,施瓦澤也不忘提醒 Femen 組織,要警惕走向另一個極端。

回到蘇聯解體後的大背景下,那些曾經充滿朝氣的蘇聯女孩,在 「肉體解放」 的浪潮中,不少人成為了受害者。罪犯們將這些穿著暴露、行為放縱的女孩視為 「搖錢樹」。他們守候在女孩們常出沒的場所,等待女孩們醉倒在街頭,便立刻將其控制,隨後賣給人販子。

女孩們在醉生夢死中失去了自由,當她們試圖掙扎反抗時,等待她們的是罪犯們的毒打,以及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虐待,直至她們徹底絕望。圍繞著拐賣女孩,從東歐到西歐竟形成了一條罪惡的 「生產線」。

摩爾多瓦,許多年輕女孩在生活的重壓下,或是被虛假承諾所騙,欣然答應前往國外工作,卻很快被歹徒控制,手機錢包被沒收。歹徒們用暴力摧毀她們的尊嚴,經過簡單 「訓練」 後,條件好的女孩被賣到荷蘭紅燈區,條件稍差的則在一些落後國家簡陋的旅店中,慢慢消磨掉青春。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年輕姑娘莫名失蹤,而這條罪惡的 「生產線」,正是滋生在蘇聯解體後的 「自由」 土壤之中。

蘇聯解體後的「肉體解放」:女孩以裸露為美,尊嚴成最廉價的東西 - 天天要聞

人們並非沒有嘗試拯救這些女孩,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許多被好心人花重金贖走的姑娘,竟主動 「重操舊業」。當她們滿懷期待回到家鄉,看到家鄉依舊破敗不堪,自己又身無長處且不願從事體力勞動時,便回想起在外面那種看似輕鬆的生活,哪怕是以出賣尊嚴為代價。如今,摩爾多瓦近 1/10 的女性都走上了這條黑暗之路,甚至有不少女孩主動要求入行,她們已然將這種踐踏尊嚴的行為當成了一份 「工作」。

蘇聯解體,帶來的不僅僅是國家的分裂、經濟的崩潰,更造成了社會價值觀的崩塌。年輕女性在這場巨變中,迷失了自我,以裸露為美,讓尊嚴變得一文不值。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 天天要聞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老杜女兒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呼籲民眾變革。面對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壓,莎拉民調支持率卻逆勢飆升、斷層領先。當杜特爾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賓這場政治豪賭將如何改寫? 【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勇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