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園街道赤尾社區「五老」為深港兩地青少年講紅色故事

2024年05月12日20:35:04 歷史 1062

「孩子們,你們知道赤尾村以前的炮樓在哪個位置嗎?」「赤尾村以前有炮樓嗎?是在哪裡啊?」伴隨著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南園街道赤尾社區深港兩地青少年紅色之旅迎來了第二站——紅星閃閃系列活動之「五老」講紅色故事。

南園街道赤尾社區「五老」為深港兩地青少年講紅色故事 - 天天要聞

本次活動邀請了轄區兩位退休黨員為孩子們講述親身經歷的革命故事以及赤尾社區紅色革命故事。90歲高齡的鄭木金同志是擁有7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在1948年就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游擊隊,於閩粵斡邊第二支隊第十一團團部任通信員警衛員,曾參與過解放戰爭。

一張張斑駁的舊照片,無聲地記錄了赤尾村的紅色革命歷史。老黨員們帶領孩子們通過舊照片重新認識了那個為抗日戰爭作出巨大貢獻的赤尾村。赤尾村,這個曾作為日軍封鎖線上運輸基地、寶安縣首個黨總支駐地、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中轉站的地方,承載了太多的革命記憶。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老黨員的講述,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老黨員則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孩子們描繪出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分享會後,孩子們懷著對老黨員的崇敬之情,為他們戴上了紅領巾並行了少先隊員禮。孩子們紛紛表示,會好好學習,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並將這份紅色精神傳承下去。

「我們在赤尾住了十幾年,對赤尾村的歷史是有點了解,但是小孩子基本上都不知道。經過了這次活動,不僅是讓小孩,也讓我們加深了對赤尾村的了解,很感謝社區開展這麼有意義的紅色教育活動,沒想到赤尾村紅色歷史文化底蘊這麼深厚,希望社區繼續開展愛國教育活動。」一位陪同孩子參加活動的家長感慨地說。

南園街道赤尾社區「五老」為深港兩地青少年講紅色故事 - 天天要聞

南園街道赤尾社區「五老」為深港兩地青少年講紅色故事 - 天天要聞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在青少年鏗鏘有力的朗讀聲中,此次「五老」講紅色故事活動落下帷幕。活動讓深港兩地青少年更加深刻了解本土紅色革命歷史,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和堅定信念,也體現了老中青三代革命精神的傳承和發揚,賡續紅色血脈。接下來,赤尾社區黨委將繼續用好紅色資源,開展「讀紅色家書,強國軍事訓練營、重走長征路和童心向黨合唱團」等多元化的紅色文化教育活動,為社區深港兩地青少年講好紅色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以紅色文化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為社區高質量發展賦能增色。

南園街道赤尾社區「五老」為深港兩地青少年講紅色故事 - 天天要聞

采寫:南都記者 張馨怡 通訊員 劉麗 夏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跨越時空 AI讓81歲老人和她19歲的哥哥「重逢」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 AI讓81歲老人和她19歲的哥哥「重逢」

在安徽蕪湖市南陵縣有個家發鎮,是以志願軍特等功臣李家發烈士的名字命名的。1953年,李家發在朝鮮戰場上英勇犧牲時,年僅19歲。如今,70多年過去了,李家發最小的妹妹李家英,希望再走進李家發烈士曾經所在的部隊,在哥哥的營房裡,與記憶中那個保家衛國的身影,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前段時間,總台記者陪同老人完成了...
四川雅安漢闕百年歷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 天天要聞

四川雅安漢闕百年歷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沙畹1907年的高頤闕拓印上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頤闕拓印下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頤闕拓印1914年謝閣蘭拍攝的高頤闕照片部分截圖高君頌碑 1914年網路圖 碑拓印目前國內歷史上對雅安漢闕拍攝(研究)較為出名的人物,一位是1914年第二次來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內蒙古一副市長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內蒙古一副市長任上被查!

內蒙古紀委監委5月23日消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孟曉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信息顯示,孟曉冰,男,蒙古族,1971年10月生,大學,公共管理碩士,中共黨員。1991年以來,孟曉冰一直在赤峰市工作,曾任共青團紅山區委書記,共青團赤峰市委副書記,...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探訪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探訪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

在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街道,三座深灰色粗糲質感的建築依山而建,這便是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 建館至今,這裡已累計接待645萬人次參觀,已成為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 記者:楊青、姜兆臣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痛悼!新中國第一位女大法官,因病去世,致力於推動男女平等 - 天天要聞

痛悼!新中國第一位女大法官,因病去世,致力於推動男女平等

據新華社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黨組成員馬原同志,因病於2025年5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馬原 資料圖 圖源:中國婦女報馬原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馬原,女,1930年6月生,遼寧新民人。1951年1月參加工作,195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9月至1963年1月任北京大...
滂沱大雨中,工運舞台劇《大雨將至》首演開啟紅色工運精神穿越之旅 - 天天要聞

滂沱大雨中,工運舞台劇《大雨將至》首演開啟紅色工運精神穿越之旅

本報訊(記者 孫雲)昨天的申城,滂沱大雨幾乎整日未斷。在這樣應景的天氣中,一場反映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裝起義等工人運動的原創舞台劇《大雨將至》在徐匯區工人文化體育中心首演成功,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震撼心靈的紅色文化盛宴。今年是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上海總工會成立100周年,也是五卅運動100周年。徐匯區總工會歷時一年時...
血海洗劍:日軍殘暴大屠殺系列6-蕭壠大屠殺 - 天天要聞

血海洗劍:日軍殘暴大屠殺系列6-蕭壠大屠殺

一、時間1895年10月20日(陽曆),發生於乙未戰爭期間日本侵台的關鍵階段。二、地點台灣台南縣佳里鎮(舊稱「蕭壠村」),位於布袋嘴港通往台南城的戰略要地,今屬台南市佳里區。三、遇難人數約7000人:多數史料記載為藏身於蕭壠村壕溝及樹林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