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書與人】一個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2024年04月29日20:12:38 歷史 4990

【難忘的書與人】一個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聞

在北京龍潭湖(本文配圖均選自蘇月斫的《光明樓——北京人家影像故事》)

當年在山東畫報出版社,我策划了一套「名人照相簿叢書」。這個名稱最早可以追溯到作家劉心武1986年在《收穫》雜誌上開的一個專欄,名稱是「私人照相簿」。我對這種以平民家庭照片為線索,有點民間書寫意味的著作方式很感興趣,於是冒昧與他聯繫,希望由他主編,約寫一套「私人照相簿叢書」。他忙於新的創作,沒同意,於是我就改了一個字,變成「名人照相簿叢書」,陸續出版了弘一大師、巴金、冰心、張愛玲、梁思成、啟功等二十多本。創辦《老照片》時,設立欄目,有個「名人一瞬」,與之相應,設了一個「私人相簿」。二十七八年下來,「私人相簿」成為來稿最多的欄目之一。

近些年,我有一個尚未實現的願望:做一套「一個人的照相史」叢書。蘇聯詩人葉甫圖申科有句:「世上每個人都特別有意思」,高爾基則說:每個人都應寫一本傳記。同樣,每個人一生的照片就是一部有意思的圖像自傳。蘇月斫的《光明樓——北京人家影像故事》正是我想像中的那樣一本書:民間,鮮活,感人,美妙,充滿無意間的歷史感。我很喜歡這本書,為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這樣一本書感到欣喜。

劉心武曾解釋為什麼要寫「私人照相簿」這個專欄:「在我內心深處,常涌動著莫可名狀的情思。作為一個獨特的個體,我們出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家庭,處身於一個什麼樣的時代、什麼樣的人文環境,我們承繼著什麼樣的遺傳基因、文化遺產,都是不由自主的……當人獨處一室,翻動著自己的私人照相簿時,或者可以鬆弛下來。人在這時可以意識到其實自己是可愛的,有道理的……」對此,我深有同感。

【難忘的書與人】一個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聞

媽媽在永生小學院內(1979)

 不過,每個人都寫一本傳記,說來容易,真做起來是很難的。首先你要有大量的、長年的積累和記錄。時光嚴酷,它會帶走一切,尤其那些生活細節,如果沒有當時的、有心的記錄,就會如海邊砂礫一般,被亘久不息的浪潮沖刷得乾乾淨淨,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其次,還要有一定的寫作能力,這是不言而喻的。所幸月斫的父母「文藝、師範」,而且年輕、漂亮,他們都曾是教師,爸爸蘇建華老師還是一名小有才氣的畫家,後來成為專職的美術工作者;媽媽閆靜平任過三十年音樂課老師,喜歡唱歌。當一般人還不懂得攝影重要,也沒有條件擁有相機時,蘇老師已經迷上攝影,大量拍照並自己洗印了。開初是借用別人的相機,後來省吃儉用購置了自己的。

【難忘的書與人】一個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聞

爸爸媽媽在北京駒章衚衕33號(1985)

 沒有孩子時,他們一個喜歡拍,一個喜歡照,拍和照都有文藝范兒,並非一般的家庭照。閆老師的美麗,是那個時代的美麗,是真正的美麗,不是如今修飾、妝扮的美麗。女兒降生後,這個溫馨的家庭自然又多了一根樂弦,大量的照片組成新的樂章(不知為什麼,我覺得這本書從頭至尾有音樂在背後)。女兒的出現並未造成對年輕媽媽的忽視,而爸爸的情感和寄託則通過拍照貫穿始終——這種飽滿的一個家庭幾十年完整的影像紀錄,比文字記錄更為豐厚和鮮活,其最大特點就是一目了然的細節:人物的表情、穿戴、動作,比如長辮子、花紗巾,家居的物件、樣式、新舊乃至雜物、門窗和窗帘,室外的樹木、水潭、山路乃至修二環、改造龍潭湖……這些細節,無處不在地展現了20世紀70至90年代北京一處街區一戶人家的日常,看上去親切、溫暖而又讓人惆悵。

【難忘的書與人】一個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聞

我來了(廣渠門護城河東岸)

 說實在的,一開始看到材料,我沒把握這本書該怎麼做,能否做成。有了豐富的影像紀錄(兩萬餘張照片),如何選擇、刪減、編排、展示、寫作、呈現給讀者,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我相信作為女兒的月斫,她的選擇既是最準確的,又是最難捨的;她的展示是最充分的,又是最收斂的。在這裡她有兩個角色,一是書的主角之一,一是書的編輯者;一個現身其間,一個置之其外。正像這本書的性質:既是私密的、個性的,又是社會的、普遍的。我不知道她編寫這本書用了多久,但那一定是一段深刻的情感之旅。

【難忘的書與人】一個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聞

在北京動物園(1985)

 月斫供職於《大眾攝影》雜誌,她也許學習了社會學、人類學的某些研究方法,受了攝影哲學和現代文學敘事方式的影響。全書分為四章,第一章是爸爸媽媽的影像,第二章是女兒(即本書作者),第三章是一家三口,第四章「照片中沒有了我們三人的身影,但場景都取材於那些年我們生活中經常路過的、看到的地方。正是一張張看似散淡的、無關的、抒情的影像,承載了我整個童年的記憶場所,家在哪裡?就在這裡」。四章內容從小至大、從單純到複雜,各自獨立而又相互觀照。有意味的是,那些爸爸早年的水粉寫生風景畫,與照片融合、呼應,增添了日常的存在感,是別緻的一筆。

文字在書中並不鋪張,也不搶眼,是看了照片引起的回憶,簡明直白但又鮮活俏皮。敘述都是以第一人稱「我」或「我們」,但這個「我」,一會兒是媽媽,一會兒是爸爸,一會兒是女兒,有時又代表一家三口。雖然作者在文中有所交代,但讀的時候還是要根據照片和文意琢磨一番此刻是哪個「我」在講述?讀者因此有一種參與感、新鮮感。我想,這就是年輕一代的作者、編輯高明的地方,他們更有跨文化、跨領域的接受能力,更喜歡追求先鋒的表現方式。

除了整體結構的巧思和時空交叉的敘述方式,作為圖文書,圖片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置,圖片與文字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置?要使整本書流暢、錯落、好看,有空間,又不斷篇兒,也是相當有技巧的。不過,作為攝影雜誌的編輯,作為山東畫報出版社,這正是他們的長項——以書為證。

2024年元月北京十里堡   

  作者:汪家明

文:汪家明圖:月斫編輯:謝娟責任編輯:舒 明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將軍出征回來了,他還帶回一個懷孕的女子(完) - 天天要聞

將軍出征回來了,他還帶回一個懷孕的女子(完)

將軍出征回來了,他還帶回一個懷孕的女子。他未脫甲胄,居高臨下地對我說:「 安兒,婉娘懷了我的孩子,你要好好照顧她。」我畢恭畢敬地答應,轉頭就在他的酒里下了毒。攝政王從後面抓住我的手腕,奪過了毒藥包,輕輕環住我的腰道:「 趙將軍不過帶回來一個寵姬,夫人竟如此狠心嗎?
消失近30年的黃河刀魚回來了,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 天天要聞

消失近30年的黃河刀魚回來了,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5月1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在微山湖國家濕地公園舉行新聞發布會。新黃河記者從發布會了解到,消失近30年的黃河刀魚重現黃河口,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近年來,山東省嚴格落實禁漁期和禁漁區保護制度,切實加強黃河流域山東段漁業資源保護和修復,嚴厲打擊電魚、毒魚、炸魚等非法捕撈行為,為維護黃河水生生物...
贛州彩禮最高的地方為什麼是于都縣 - 天天要聞

贛州彩禮最高的地方為什麼是于都縣

有網友說,全國彩禮最高的地方是江西,江西彩禮最高的地方是贛州,贛州彩禮最高的地方是于都縣,而我就是于都縣的。我來講講身邊真實的情況吧。最近幾年我身邊的人結婚的彩禮,基本上在20-40w之間,多的聽說有50w的,少的也有十幾萬的,你們自行判斷貴不貴吧。首先江西彩禮貴其實是相對的。福建,浙江等地也有彩禮,甚至有...
沒有倒閉,飛凡捲土重來,20萬級「卷王」還能是它嗎? - 天天要聞

沒有倒閉,飛凡捲土重來,20萬級「卷王」還能是它嗎?

飛凡品牌的命運有點「爹不疼媽不愛」的感覺,本來和智己一樣都是上汽推出來征戰新能源轉型的富二代,結果發現智己才是親生的,最高的定位、最好的硬體、最新的技術等等都讓智己拿了,徒留飛凡原地傷悲。這也就算了,畢竟飛凡背靠當年榮威老部將們也能獨當一面,但可惜時運不濟,恰好趕上了中國新能源最卷的這兩年,R7定價飄...
我從包公家鄉來 | 走進惠安,探尋少年包青天的足跡 - 天天要聞

我從包公家鄉來 | 走進惠安,探尋少年包青天的足跡

「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訪團來到福建惠安包公的父親包令儀曾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當過四年縣令,當時十多歲的包拯,是否跟父親一起在他鄉度過了重要的青少年時代呢?帶著這樣的疑問,5月13日,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中共肥東縣委主辦,肥東縣委宣傳部、新安晚報社承辦的「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採訪團千里迢迢...
孫中山史跡博物館游徑(中山段)首發團活動5月18日舉行 - 天天要聞

孫中山史跡博物館游徑(中山段)首發團活動5月18日舉行

南都訊 記者劉賢沛 通訊員鄭卉欣 2024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結合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由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中山市文物局)主辦、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中山市博物館承辦的孫中山史跡博物館游徑(中山段)首發團活動將在5月18日開展,帶領觀眾走進中山市的孫中山文化遺產,聆聽孫中山...
趙雲傳說限定曝光!妲己雙喜臨門,韓信飛衡迎來重塑 - 天天要聞

趙雲傳說限定曝光!妲己雙喜臨門,韓信飛衡迎來重塑

我是俊哥,每時每刻爆料皮膚資訊。首先,讓我們聚焦於李元芳這位機智可愛的小偵探。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的萬聖節活動中,李元芳的「黑貓愛糖果」皮膚將再次返場,與玩家們共度佳節。這次返場的方式將採用抽獎形式,為了讓這款皮膚更加引人注目,王者榮耀還計劃在背景上增加一些特效效果,讓「黑貓愛糖果」煥發新的生機。...
通州宋庄村發現一座老糧庫,數十座糧倉保存完好 - 天天要聞

通州宋庄村發現一座老糧庫,數十座糧倉保存完好

新京報訊 據「北京通州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通州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調查隊來到宋庄鎮宋庄村開展文物「四普」走訪調查工作,發現了建於1953年前後的一座糧庫,糧庫內有糧倉數十座,規模較大,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