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清點毛主席遺物現場曝光,發現一個小柜子,打開後都哭了

2024年02月23日15:45:19 歷史 1917

1990年,清點毛主席遺物現場曝光,發現一個小柜子,打開後都哭了 - 天天要聞

毛岸英遺物

1990年10月6日,中央警衛局提交了《關於將毛主席在中南海故居的部分家居物品移交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請示》。10月21日,中央辦公廳給出批示:同意將毛主席遺物全部移交給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隨即,毛主席生前身邊工作人員開始了對毛主席遺物的全面清點。就是這次清點,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毛主席隱藏26年的秘密就此曝光。周福明是毛主席晚年理髮員,他又負責管理的毛主席遺物,因此由他全面負責清點毛主席遺物。

1990年,清點毛主席遺物現場曝光,發現一個小柜子,打開後都哭了 - 天天要聞

周福明等人在清點毛主席遺物

當時清點毛主席遺物的流程是這樣的,中央警衛局的戰士先是將毛主席遺物全部搬出來,核對清單後,就由周福明介紹遺物情況並錄音。清點遺物後,其他人員將遺物編號裝箱,再上鎖貼上封條。

當時誰都沒想到,大家在倉庫的一個角落裡,意外發現一個不起眼且布滿灰塵的小破舊柜子,打開一看,裡面不是金銀珠寶,而是幾件被疊了整整齊齊的衣物。當周福明將衣物展開並介紹後,現場所有人都哭了。

1990年,清點毛主席遺物現場曝光,發現一個小柜子,打開後都哭了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和毛岸英

因為這些衣物是毛岸英烈士的:兩件舊襯衣、一雙舊襪子、一頂舊軍帽和一條舊毛巾。按照中國農村的習俗,逝者衣物都會焚毀的,而毛主席悄悄收藏了二十多年,一直不願意丟棄。毛主席一家有6位烈士,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他全部隱藏在心中。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年僅28歲。周總理從全局考慮,他暫扣了彭德懷關於毛岸英犧牲的電報,直到1951年1月2日才正式彙報。楊尚昆對此事有所了解,他在個人日記中寫道:

「岸英死訊,今天已不能不告訴李德勝了!在他見了程頌雲等之後,即將此息告他。長嘆了一聲之後,他說:犧牲的成千上萬,無法只顧及此一人。事已過去,不必說了。精神偉大,而實際的打擊則不小!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有下鄉休息之意。」

1990年,清點毛主席遺物現場曝光,發現一個小柜子,打開後都哭了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的卧室

從毛岸英犧牲到毛主席逝世,前後長達26年時間。在這26年的時間裡,毛主席在北京多次換過住處,他身邊工作人員很多,可誰都不知道毛岸英遺物一直被毛主席保存著。

毛主席是如何瞞住身邊所有人的?我們無法得知,可能將永遠無法知曉了。毛主席是偉大領袖,可他也是一位普通父親,他渴望子女能成才,而毛岸英更是他寄予厚望的長子。毛岸英犧牲時,毛主席年近花甲之年,可他卻要求所有知情者不要宣揚此事。

如果大家了解毛主席的生平,就知道他一直喜歡夜晚辦公。在無數個夜深人靜的時刻,毛主席工作之餘很可能多次悄悄拿出毛岸英這些衣物,將它們疊了又疊。這些衣物,是不是也被毛主席眼淚浸濕過?

1990年,清點毛主席遺物現場曝光,發現一個小柜子,打開後都哭了 - 天天要聞

毛岸英遺物

依舊無人能回答!1950年10月7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菊香書屋以家宴的方式,為挂帥出征朝鮮的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餞行,毛岸英作陪。就是在這次家宴上,毛岸英當面向彭德懷請戰,要求參加志願軍。

彭德懷起初是拒絕的,但毛主席卻幫毛岸英「求情」,他說:「老彭,我看你就收留他吧!岸英會講俄語英語,你到朝鮮,免不了要跟蘇聯人、美國人打交道。岸英是能勝任這項工作的。」

毛主席都這樣說了,彭德懷也不好再拒絕。就這樣,毛岸英順利參加了志願軍,成為志願軍司令部機要秘書兼俄語翻譯。當毛岸英犧牲消息最終公開後,不少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毛主席不派毛岸英去朝鮮戰場,他就不會犧牲。

1990年,清點毛主席遺物現場曝光,發現一個小柜子,打開後都哭了 - 天天要聞

周世釗

1951年3月,老朋友周世釗也拿這個問題詢問毛主席,他說:「如果您不派毛岸英去朝鮮戰場,我看他是不會犧牲的。」毛主席一聽,沉默很久後回答:

「你說我不派他(岸英)去,他就不會犧牲,這是可能的,但你想一想,我是主張派兵出國的,這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我作為黨中央的主席,作為一個領導人,自己有兒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又派誰的兒子去呢?」

1990年,清點毛主席遺物現場曝光,發現一個小柜子,打開後都哭了 - 天天要聞

毛岸英墓地

毛主席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可他卻悄悄地把所有悲痛深埋心底。據資料,毛主席在毛岸英犧牲後,悄悄離京兩個月休養。這就是偉大領袖毛主席,他真正做到了一生為民,即便自己的兒子也派去了戰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 天天要聞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風裹挾著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韓信蜷縮在蘆葦叢里,腹中飢餓如烈火灼燒,他摸了摸腰間早已銹跡斑斑的青銅劍 —— 這是他唯一的體面,也是他最後的倔強。曾經的世家子弟,如今卻要靠著釣魚換錢果腹,若運氣不好釣不到魚,便只能在河邊挨餓。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聞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蘇北平原,7000名新四軍戰士正面臨16萬國民黨軍的合圍。指揮部里,34歲的粟裕伏在地圖上,鉛筆划過黃橋鎮外的每一道溝壑——這個連軍用地圖都未標註的小鎮,即將成為改寫中國抗戰史的關鍵坐標。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 天天要聞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1945年秋,重慶談判桌上的煙灰缸里堆滿煙蒂。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對而坐,背後是八年抗戰尚未散盡的硝煙,眼前是四萬萬同胞對和平的殷切期盼。當《雙十協定》墨跡未乾時,蔣介石卻在日記中寫道:「共黨之要求,無異於要我自縛雙手。」一年後,中原大地重燃戰
名人譜:廣東揭陽市歷史上的十個名人 - 天天要聞

名人譜:廣東揭陽市歷史上的十個名人

在嶺南大地的東南一隅,廣東揭陽市宛如一顆鑲嵌在潮汕平原上的明珠,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魅力。這片古老而富饒的土地,不僅有著秀麗的山川風光,更孕育出了無數傑出的人物。他們在不同的時代,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書寫著屬於揭陽的傳奇篇章。讓我們一同走進揭
對標實戰夯基礎 從嚴從難練硬功 - 天天要聞

對標實戰夯基礎 從嚴從難練硬功

練兵如逆水行舟,懈怠則退;戰備似懸樑之劍,鬆懈即危。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南平支隊福安大隊以實戰打贏為導向,以堅韌戰鬥精神為根基,以精細保障為後盾,層層推進、步步發力,讓大練兵活動在隊伍中持續翻湧、愈燃愈烈。此次大練兵活動緊密圍繞實戰需求,涵蓋了多個關鍵領域。在體能訓練方面,該大隊嚴格遵循 「基礎...
可怕的歷史 揭秘14世紀最殘酷的酷刑:猶大的搖籃 - 天天要聞

可怕的歷史 揭秘14世紀最殘酷的酷刑:猶大的搖籃

說到中世紀的歐洲,尤其是14世紀的西班牙,很多人腦海里可能會浮現出宗教裁判所那陰森森的畫面。那是個信仰壓倒一切的時代,教會為了維護所謂的「正統」,不惜用各種極端手段對付那些被貼上「異端」標籤的人。其中,有一種刑具叫「猶大的搖籃」,光聽名字就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24日 - 天天要聞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24日

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1932年5月24日 本庄繁命令第14師團,迅速開始呼海鐵路方面的作戰,掃蕩敵人,並派遣一部到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