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為什麼會不自量力的造反?

2024年02月22日22:55:26 歷史 1713


商鞅為什麼會不自量力的造反? - 天天要聞

01

公元前338年,商鞅在商於之地起兵造反,而他造反的結局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因為商於之地並不是位於秦國的都城咸陽附近,而是位於秦國的邊境附近。

後來張儀要割給楚國的商於之地就是商鞅的封地。

你說距離都城如此之遠,而他又僅僅只是一地的封君,他拿什麼去跟秦王抗衡。

但他依然就這麼去做,很明顯,這就是異想天開。

而商鞅通過變法將秦國變成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你要說他是理想主義的話,誰都不會相信。

既然如此,他為什麼還會出現如此愚蠢的錯誤呢?要知道,他後來被車裂、滅族就是因為造反這個舉動。

「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史記·商君列傳》

其實他也不想造反,但奈何當時的他已經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只能搏一搏,說不定單車變摩托。

02

春秋時期整個社會是以貴族為主,而到戰國時期,雖然已經從爭霸變成兼吞,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已經出現一個新的時代。

但是社會的基調依舊沒有變,還是以貴族為主,因為下層對於上層的通道是關閉的,也就是沒有任何上升的機會。

商鞅為什麼會不自量力的造反? - 天天要聞

畢竟你要是想上升,首先就要讀書,而就算是到清朝,整個男性的識字率也不到百分之五十,你說戰國時期識字率得低到什麼程度。

更何況,就算你能讀書,想要上升,那也是痴人說夢。

因為當時是世卿世祿制度,也就是一個人的父親擔任什麼官職,他的兒子就是什麼官職,一個人是什麼爵位,他的兒子就是什麼爵位。

就這種情況,就算你再有能力,要到朝廷當官,那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這一輩子頂破天,也就是一個基層官員。

如果說這一套放在春秋時期,那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因為春秋時期講究禮法,國家與國家之間打仗不講什麼爾虞我詐,都是面對面的衝鋒。

而且就算一個國家打敗另一個國家,也不會對另一個國家進行吞併,而是會強迫那一個國家當他的小弟,春秋五霸就是這麼誕生的。

但是由於時間的推移,大家都意識到,國力的基礎是版圖。

如果你的版圖小,就算現如今能稱霸,將來也一定會被打壓下去,要想持續的稱霸,就只有擴張自己的版圖。

到戰國時期,這種觀念徹底在整個社會裡鋪開,這也就標註春秋時期的那一套已經行不通。

如果上層的人才再不流通的話,那麼這個國家滅亡只是遲早的事情。

因為你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無論如何都能身居高位,那你說這個人會努力嗎?肯定不會。

商鞅為什麼會不自量力的造反? - 天天要聞

這也是為什麼法家變法第一個觸及到的就是貴族的利益。

因為他們要打破由貴族壟斷的上層社會,將一個社會的人才最大化,商鞅變法亦是如此。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二十級軍功爵制度,因為這一個制度,百姓有了上升的通道。

當然,大部分的百姓只能上升到四級的不更,因為這一級的官員你不需要識字,只需要執行上級的命令即可。

但到了第五級的大夫,就必須要識字,因為你已經步入統治階層,而能到達第五級的,基本上還是貴族階層。

那為什麼還說商鞅打破了貴族階層的壟斷呢?因為貴族也分類型,一種貴族是有封地的貴族,而另一種貴族則是沒有封地的貴族,就類似於後來的地主。

真正對國家造成威脅的是那種有封地的貴族。

因為這種貴族一般都能在朝廷里說得上話,而類似於地主的那種貴族在朝廷說不上話,就比如白起。

他的祖先就是從楚國遷到秦國的公孫勝。

當然,但凡是個正常人,都不會主動背井離鄉,他之所以背井離鄉,是因為他在楚國謀反,結果以失敗告終,只能逃離。

你說就這種貴族,他能在朝廷里說得上話嗎?肯定不能。

而他之所以後來能成為四大名將之首,就是因為通過二十級軍功爵制度一步步高升,得到大秦宣太后的弟弟魏冉的推薦,才能成為一代傳奇人物。

小貴族的上升,也就代表著傳統貴族的失勢,但朝廷的位置是固定的,商鞅是怎麼將傳統貴族拖下來的呢?

他規定,無論是什麼貴族,都需要從頭再來,如果不能在戰場上立下與自己身份地位相匹配的戰功,那就不能繼承先祖的官職、爵位。

商鞅為什麼會不自量力的造反? - 天天要聞

有的人或許納悶,就算不能繼承又怎麼樣呢?人家靠著先祖留下來的財產,不一樣能坐吃山空?

要清楚,在當時一個人能享受到的待遇是有規定的。

你一個原本的貴族,因為沒有在戰場上立過功而丟失官職、爵位,但還要保持之前的待遇,恐怕就得有牢獄之災。

因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你已經不是貴族,你要是再敢住在貴族住的房子裡面,那就是犯法。

而你家裡的僕人要是依舊保持著之前的數量,那也是犯法的。

就連你衣服所用的布料,要是再跟之前一樣,那也是犯法的。

你說就這種情況,貴族能不痛恨商鞅嗎?畢竟人家原本生下來就是享福的命,但結果到商鞅這裡還得到戰場上拚命。

這也是為什麼商鞅變法遭到貴族勢力的強烈反撲,就連太子也被裹挾了進去,故意犯法。

秦國以法立國,要是換成一般人,肯定是要處罰的,但由於太子是儲君,如果處罰太子的話,那麼就會動搖到國本。

所以,將這個處罰的人選定成太子的老師公子虔、公孫賈。

公子虔被割掉鼻子,公孫賈被在臉上刺青。

「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史記·商君列傳》

要知道,這兩位能當太子的老師,名字的前面有是公子,又是公孫,足以說明他們在秦國的地位屬於最上層。

而他們所受的刑罰又是最恥辱的那一種,公子虔甚至整整八年不出門,你說要是秦孝公一死的話,這一群人能放過商鞅嗎?肯定不會。

商鞅為什麼會不自量力的造反? - 天天要聞

03

以商鞅的水平來說,他是肯定能預料到自己的未來,事實也是如此。

要知道,一般人出門,也就是坐一台車,又或者騎一匹馬,身邊再帶上幾個隨從。

但是他商鞅出門簡直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浩浩蕩蕩。

一出門就是不下於十五輛馬車,三百名士兵跟隨。

如果說是偶爾,那可以理解,但是他天天這麼干,這就很難理解。

「君之出也,後車十數,從車載甲,多力而駢脅者為驂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車而趨。」——《史記·商君列傳》

難不成他是在炫耀?明顯不是,畢竟一天要帶這麼多人出門,別的不說,就只說這個集結的時間都會相當的漫長。

更何況,炫耀的人物在歷史上又不是沒有出現過,但就這種炫耀法,在歷史上只有他商鞅。

既然不是炫耀,那是什麼呢?是保證人身安全。

因為傳統貴族對他一直虎視眈眈,他要是敢孤身一人出門的話,貴族當即就要了他的命。

因為當時秦國變法的核心人物只有兩個,一個是秦孝公,一個是商鞅。

要是將商鞅拔掉,以秦孝公一個人根本不可能變法,因為你作為君王不可能一邊自己下達命令,一邊又自己去實施命令。

要是這樣的話,你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得不斷地工作。

而且,你作為君王,如果這樣去做的話,那不是相當於掉價嗎?

這也是為什麼秦孝公從來沒有批評過商鞅的這種行為。

商鞅為什麼會不自量力的造反? - 天天要聞

而在秦孝公去世的第一時間,當時朝廷還沒有做出任何對於商鞅的處罰決定,但是商鞅卻已經跑到魏國的邊境,準備溜到魏國。

但由於他當年不講武德,在與魏國公子卬的作戰當中,將公子卬騙到自己這一方的陣營綁架,以至於魏國接連戰敗,丟失河西之地。

「會盟已,飲,而衛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昂,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史記·商君列傳》

公子卬為什麼能被他騙到他那一方的陣營呢?因為他當年在魏國工作,與公子卬是好友。

原本公子卬以為在酒桌上就能將戰爭問題解決,但不成想,他商鞅竟然這麼齷齪。

這也就導致魏國從上到下都對商鞅一致的反感。你說魏國人能允許他在魏國嗎?

而他打算出逃魏國的這個行為,給了傳統貴族打擊他的口實,因為他的這個行為可以解釋成叛逃。

既然如此,出兵也就成了理所應當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他要舉兵造反。

而他一舉兵造反,這件事情也就再也無法挽回。

有的人或許納悶,他為什麼不在秦孝公在世的時候逃到其他的國家呢?

因為他當時在秦國可是僅次於秦孝公的存在,你說就這種權勢,他要是逃到其他的國家,還能享受的到嗎?肯定享受不到。

更何況,他處在邊境地區,如果要逃到其他國家,那不是輕輕鬆鬆的事情嗎?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提前跑?倒不如等到秦孝公去世再跑。

但天算不如人算,以他商鞅的才華,竟然被魏國拒之門外,也算得上是報應。

商鞅為什麼會不自量力的造反? - 天天要聞

04

傳統貴族打的算盤是先將商鞅打倒,再將商鞅變的法打倒。

但是隨著商鞅之死,他們卻發現這一切根本實行不下去。

因為商鞅變法是有利於國君的,畢竟貴族的勢力越大,也就代表國君的勢力越小,你說有哪一個人會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

更何況,當時的秦國已經出現另一批貴族,這就是軍功貴族。

朝廷不再是原來的那個朝廷,屬於傳統貴族的朝廷已經出現一股勢力與他們相抗衡,你說他們還能裹挾著國君前進嗎?肯定不能。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屬於傳統貴族的時代已經過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著廣東話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著廣東話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路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們說,那些太平軍最後去了南美,聽起來像傳說,但人還在,說粵語,過春節,幾十萬人,真真切切地活著。天京破了,城牆塌得連塊整磚都找不到。湘軍圍了三年,餓得城裡人啃樹皮,喝髒水,死人都沒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亞塞拜然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 天天要聞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亞塞拜然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這些日子,亞塞拜然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直接擺到了檯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內的亞塞拜然人,甚至還造成了2人喪生的結果。俄方面表示,這些亞塞拜然族人,是俄國國籍,且涉嫌謀殺案件。亞塞拜然方面則表示,這是俄在針對亞塞拜然人的暴行,因為他們有被打過的痕迹。因此,亞塞拜然方面,也開始抓境內的俄羅斯人,同樣給他...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 天天要聞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國民黨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舉辦首場反罷造勢。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表示,台灣不準有皇帝,民進黨不要想著當皇帝。他也轟民進黨放任自己的禽獸攻擊國民黨,世上沒有後悔葯,如果不想後悔就出來投票。連勝文宣講反罷,他說,颱風來的前一天特別悶熱,感謝大家願意為了捍衛台灣的監督與制衡站出來,防止絕對權力絕對腐化,...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 天天要聞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國民黨一系列反罷免大型造勢活動中的首場宣講,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登場。台北市黨部代理主委、議長戴錫欽上台助講表示,這次民進黨所發起的大罷免,是台灣自由法治推動三四十年來面對的最大人禍,還批所謂的大惡罷「民進黨與惡的距離是零」,他們就是惡的代表!戴錫欽指出,7月5日沒有發生大地震,也希望剛形成的台...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