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2023年12月01日18:11:13 歷史 1136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閱讀本文前,您可以點擊【關注】成為鐵粉,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了解黨史熱點、領袖過往等相關內容,不忘歷史,永記先輩!

新中國剛剛成立,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彭德懷幾位中央領導人聚到一起,竟爭論、甚至爭吵起來。

他們是幾十年的生死之交,如今卻在和平年代針鋒相對,究其原因,竟是為了一個人。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此人就是許光達,1925年就加入共產黨的革命老人。

解放前夕,西北野戰軍改稱為第一野戰軍,許光達所在的第三縱隊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歸第二兵團建制。許光達成了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首任軍長,他率部參加春季攻勢、陝中戰役等,在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的指揮下,大獲全勝。

1949年6月,許光達又升任第二兵團司令員,參加扶郿戰役蘭州戰役等,與國民黨軍展開激烈戰鬥,為解放陝中廣大地區、甘肅蘭州等地區立下汗馬功勞。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建國之初,許光達在蘭州。1949年12月28日,許光達接到彭德懷的命令,從蘭州趕到北京,負責起草西北野戰軍(第一野戰軍)給中央的報告,在京期間,許光達與妻子鄒靖華、還有兒子一同住進了中南海

中南海住著不少中央領導人,毛主席、周總理、劉少奇等住在中南海。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姓還未從戰爭時的顛沛、慌亂中抽離出來,百廢俱興,各行各業都亟待建設,各位中央領導人同樣是日理萬機,緊抓各方面的工作。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許光達細心地注意到,在整個中南海里,最忙碌的人,當屬周恩來總理。

他總是通宵達旦地工作,領導祖國各方各面的建設,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刻,最為辛苦。許光達敬佩周總理時,周總理也注意到了他。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中央的一次會議上,周總理、朱德、彭德懷都來參會,周總理主動告訴兩位老總:「我有個想法,請兩位老總考慮。」

周總理向他們說道:「我想調許光達去外交部工作。」

周總理強調:「外交工作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而新中國外交工作的主要對象,是蘇聯、還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許光達在蘇聯留學多年,文化程度高,懂俄語,又了解蘇聯的情況,是很適合做外交工作的。」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1932年,許光達在與國民黨軍的戰鬥中中了子彈,身負重傷,當時中央蘇區醫療條件差,無法取出許光達身上的子彈,黨組織決定:將許光達送到蘇聯治療。

在蘇聯期間,許光達先後進入莫斯科國際列寧學院、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汽車訓練班學習,直到1937年11月,在王稼祥等人的安排下,許光達才離開蘇聯,回到延安,進入抗大工作,為培養抗日軍政幹部做貢獻。

許光達在中南海時,落落大方,與他交談溫文爾雅,周總理關注到了他,知道他正為彭德懷起草向中央的報告,再加上許光達有過在蘇聯的經驗,周總理認真思慮過,認為許光達是個難得的外交人才,找機會向朱德、彭德懷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朱德、彭德懷兩位老總對視了一眼,並沒有對周總理的想法表達贊成,朱德說道:「許光達確實對蘇聯非常熟悉,但是,人民解放軍要實現機械化、正規化、現代化,更需要像許光達這樣有專長的軍事人才。」

「我也同朱老總的意見。」彭德懷說道。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到底是去外交戰線?還是繼續奮戰在軍事事業?關於許光達這位人才,周總理、朱老總、彭老總各執一詞,都想要爭取許光達。

毛主席走來,也加入了三位老總的討論,得知他們各自的想法,毛主席緩緩開口:「許光達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你們都想要他,我也有個任務要他去完成。」

幾位中央領導人都給許光達安排了去處,那麼,許光達究竟該去哪裡?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周總理決定親自聽聽許光達本人的意見,許光達婉拒了周總理:「外交工作,我怕不能勝任,還是部隊工作熟悉一些,但是,作為一個黨員,我還是服從組織的決定。」

在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毛主席的住處,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等各位領導人一起討論,並達成共識,決定將新中國裝甲兵建設的重擔交到許光達的肩上。

早在1926年,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許光達受黨組織的派遣,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他學的正是炮兵科,在蘇聯學習期間,許光達又進修過炮兵、坦克、汽車。對一切皆在起點的新中國而言,許光達無疑是搞裝甲兵的最佳人選。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昔日上司彭德懷找到他,邀請許光達及其家人同游北海。彭德懷語重心長地告訴許光達:「戰爭結束了,軍隊要成為國防軍,要變單一兵種為多兵種,海軍、空軍要建立起來。陸軍要建立裝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還要加強炮兵,這些都需要人去搞。你是不是去裝甲兵?為軍隊現代化出點力。」

「軍委讓我搞裝甲兵,我後半輩子定把心血用在裝甲兵上。」許光達堅定不移地表示。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1950年,新中國成立第二年,許光達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員兼政委。他帶著從第一野戰軍工兵團借調來的二十多名幹部,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組建裝甲兵的各項工作中。

同年9月,許光達還領導成立了裝甲兵司令部的領導機關,同時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戰車學校校長。培養裝甲兵技術人才、訓練裝甲兵部隊......

為了新中國剛剛萌芽的裝甲兵事業,許光達走到哪裡,談的都是關於坦克,關於部隊,回到家中,他與家人滔滔不絕地還是坦克,他把自己的智慧、時間都奉獻給了裝甲兵事業。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許光達不止一次地教導大家:「我們要樹立永遠為裝甲兵建設服務的思想, 把我們的聰明才智獻給裝甲兵事業......」

在他的不斷努力下,我國的裝甲兵很快初具雛形。抗美援朝戰場上,初建的裝甲兵部隊也奔赴朝鮮戰爭,參加多次作戰,雖然我們的坦克在數量上不佔優勢,但正是沒有被敵軍放在眼裡的的坦克部隊,以戰功顯示了志願軍不屈服的實力,坦克部隊也在一次次的實戰中強大起來。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許光達(右一)

1957年,許光達兼任裝甲兵學院院長。許光達,這位「中國裝甲兵之父」帶領裝甲兵部不斷發展壯大,培養了大批的部隊人才,也徹底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

1959年國慶,當坦克部隊隆隆駛過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等領導人臉上露出欣慰笑容,許光達更是為此自豪。

許光達幾乎為裝甲兵事業奮鬥了一生,彭德懷元帥贊其:「這個許光達,有點東西!」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1969年,剛過花甲之年的許光達便與世長辭,周總理知此噩耗,無比難過,並在第一時間將這一消息告訴毛主席。

毛主席親自為他作出了批示:「許光達同志的骨灰盒,放在他應該放的地方。許光達逝世後,他的骨灰被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室。

周總理與朱德彭德懷爭論不休,毛主席走過來:你們都想要許光達 - 天天要聞

許光達將軍故居的門前,矗立著一輛坦克,這輛坦克是編號001的62式坦克,是我國自行研製生產的第一代輕型坦克,來到這裡的人們總是在坦克前駐足良久,心中升騰起對許光達將軍的無限敬意!

這輛歷經歲月阻隔的坦克上,承載的是許光達將軍這麼多年為裝甲兵事業鞠躬盡瘁的無數個日日夜夜!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了解那些年真實的動人的歷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