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2023年09月24日05:28:05 歷史 1323

明朝滅亡的悲劇,在歷史的長河中轟然而至。就在明崇禎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的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軍攻佔了北京崇禎皇帝選擇了自縊殉國。明朝的統一政權從此徹底消失在歷史舞台上。儘管崇禎皇帝已經去世,北京也被李自成所佔領,但是此時忠於明朝的官僚們仍然掌握著大部分的江山,所以當南京的明朝文武大臣和勛貴們聽到崇禎的殉國消息後,立刻決定立明神宗之孫,第二代福王朱由崧為帝,並改元弘光南明弘光政權應運而生。

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李自成佔領北京後不久,他親自統領軍隊進攻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吳三桂最終投降了清朝,就在李自成與吳三桂的大戰中,清軍突然殺出,李自成措手不及,遭受了巨大的失敗。李自成只能帶領部隊退出北京,開始西撤,而清軍趁機進入北京,並分兵追擊李自成。

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於是形成了三股勢力並存的局面,李自成的農民軍、進關的清軍、以及自詡為正統的南明政權。

從當時和現在的角度來看,作為外族進入關內的清軍對農民軍和南明政權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大家都想知道,為什麼南明政權不選擇和農民軍聯手抵抗清朝,而是選擇了聯合清軍來消滅農民軍呢?

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南明和李自成農民軍有著深仇大恨。現在大多數人以華夷之辯的民族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認為南明應該和農民軍聯合起來共同抵抗清軍。然而,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對於南明君臣來說,忠君之道與君臣大義更加重要。李自成農民軍攻破了北京,導致了崇禎皇帝自殺,這在南明的視角下是一種不共戴天的仇恨,可以說是「君父之仇」。因此,當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殺的消息傳到南京時,士人們普遍表現出強烈的憤慨和仇恨,他們視李自成農民軍為「賊」「寇」。

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其次,南明政權缺乏遠見。清朝的多爾袞通過寫信給南明兵部尚書史可法,利用了南明掌權者對李自成部的仇恨。他聲稱李自成農民軍攻破北京是對君親的傷害,而清朝出於對明朝的仇恨,希望為明朝報仇。多爾袞建議南明聯合清軍打擊李自成農民軍,共同消滅這個共同的敵人。

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南明君臣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堅持了所謂的「君臣大義」,並且被多爾袞的詭計所欺騙。

最後,南明自身的軟弱導致了錯誤的決策。福王朱由崧上台之後,他的統治依靠江北諸鎮的武將和官員的支持。然而,這些將領們因為手握兵權和「擁立之功」而變得越發囂張。在李自成農民軍退出北京並撤退到西方的時候,山東河南等地出現了一片權力真空。

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這些地方的官僚們都忠於明朝,在農民軍撤退後,他們紛紛殺掉了李自成政權的官員,重新拿起了明朝的大旗。然而,南明政權卻動作緩慢,沒有積極佔領山東,也沒有認識到清軍的威脅。南明政權更願意派遣使團去北京與清朝交好,甚至在談判時準備答應支持清軍對農民軍的戰爭,通過財物來收復失地。

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綜上所述,南明政權在清軍進入關內後沒有清楚地認識到形勢。他們只顧著「殺賊」,沒有意識到清軍的威脅。南明掌權者缺乏遠見,被清朝先發制人,錯失了恢復的良機。南明內部軟弱無能,放棄主動進攻,寄希望於與清朝交好。然而,這種軟弱只換來了南明政權的覆滅。弘光帝朱由崧只在位一年就被俘,最終被殺,南明弘光政權徹底滅亡。

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