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還有多少老紅軍在世?數量少的讓人心疼

2023年08月08日22:41:04 歷史 1114

再過幾十天的時間,我們將迎來紅軍長征勝利87周年的紀念日。然而,今年的紅軍長征勝利紀念日,不可避免要多一些悲愴之意,因為,仍在世的老紅軍越來越少了。

三年多以前,全國仍然健在的老紅軍戰士有61人,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下降到了54人。所有人不會想到,僅僅兩年之後的2023年,我國經歷過長征的老紅軍,其健在人數,降低到了令人淚目的地步。

中國現在還有多少老紅軍在世?數量少的讓人心疼 - 天天要聞

根據今年三月份的統計,我國健在老紅軍還剩下14人,現如今在今年七月份之後,老紅軍的人數再度降低到了10人,隕落的速度,已經到了令人難以承受的地步。

目前健在的11位老紅軍,年齡最長的張力雄老英雄,今年111歲高齡。他是福州上杭人,年齡最小的陳其也已經是百歲高齡,來自英雄故地四川巴中

從今年三月份開始,老紅軍、我國原中顧委委員、成都軍區政治委員萬海峰上將,3月31日在北京逝世。

萬海峰上將不僅僅是健在的老紅軍之一,還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去世的中顧委委員。在萬海峰上將離世之後,開國將帥中,只剩下了最後三人,分別為塗通今、張力雄、王扶之。

中國現在還有多少老紅軍在世?數量少的讓人心疼 - 天天要聞

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僅僅四天之後,塗通今少將不幸病逝,享年109歲。與其他所有開國將帥不同,塗通今少將被稱為「不知名少將」。

其他將帥是負責上陣殺敵,指揮部隊完成作戰任務,依靠累累戰功獲得了應有的榮譽。塗通今少將卻是紅軍時期少有的高級軍醫。

紅軍在作戰時,會不斷產生傷員,為了減少我方同志的病亡率,上級命令知識分子出身的塗通今從作戰部隊轉行,開始學習醫療知識。從此,塗通今在治病救亡的戰線上立下了赫赫功勛,不少被他救活的紅軍將士,都成為了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將。

時間來到了2023年6月23日,戎馬一生的老紅軍王玉清在福州,因病醫治無效溘然長逝。消息傳來,網路上引發了軒然大波,影響力絲毫不亞於萬海峰上將。提到王玉清老英雄的名字,很多人略微感到了陌生,然而,他的故事卻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難以忘懷的記憶。

他的故事被搬上了小學課本,那篇著名的《金色的魚鉤》想必大多數人都印象深刻。在課本中,老班長在過草地之時,為了不讓年輕的小戰士們挨餓,自己拿縫衣針,做成了一枚釣魚鉤,等到抓到了魚,就給其他戰友吃,而他就是吮吸魚刺。

最終戰友們成功越過了草地,而老班長卻倒了下來。這位王玉清老英雄就是故事的原型。正如《永久的豐碑》一文中描述,負責發棉衣的軍需處長凍死了,負責為戰友做飯的老班長餓死了,他們原本最有希望活下來,卻將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這就是這支人民軍隊天下無敵戰無不勝的根本原因。

中國現在還有多少老紅軍在世?數量少的讓人心疼 - 天天要聞

讓我們萬萬想不到的是,令人心痛的噩耗再度次月降臨,到了7月28日上午,甘肅省最後一位老紅軍閆俊傑慶陽市寧縣春榮鎮高寺廟村的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7歲。

三天之後,慶陽市退役軍人局、寧縣退役軍人局、春榮鎮政府在老人的家鄉舉辦了隆重的追思會。包括省退役軍人廳等八十多家單位和個人,為閆俊傑老英雄送上花圈和輓聯,和家屬一起送別這位共和國的元勛。

今年12個月剛剛度過8個月的時間,老紅軍已經隕落四員,如此速度令所有國人為之震痛,目前依舊健在的老紅軍十人,福建一人——少將張力雄;河南籍一人——閔敬德,曾任四十四軍131師參謀長;安徽籍一人——胡正先同志。

胡正先同樣是出身特殊戰線的老紅軍,最開始他在共青團就是負責監視放哨,因為表現非常優秀,就被安排通江總部學習無線電

隨後,胡正先利用電台作為武器,在三大戰役期間屢次為總部決策機構捕捉破譯,接收來自各個領域的機密信息,為解放軍打贏大決戰,立下了重大的功勛。

也正因為如此,他多次受到了各領導人的高度讚揚。在退休之後,國家給予了胡正先極高的評價,稱他是「身經百戰、以身許國的紅色聽風者」。

中國現在還有多少老紅軍在世?數量少的讓人心疼 - 天天要聞

在剩下的七位老紅軍中,四川籍老英雄佔據了五位,分別是馬志選、熊玉坤、楊煥柄、索心忠、陳其。另外還有江西籍一位王敬群、陝西籍紅軍王扶之。我們衷心希望,在盛世之下,這些共和國功勛能夠永遠健康。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 天天要聞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日本這個國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獨特,傳統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還藏著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陋習。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個特別奇葩的——「夜爬」。這玩意兒在日本社會裡流傳了好幾百年,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徹底廢除。背後原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