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2023年06月22日23:09:05 歷史 1673

文丨三旬後的理想

編輯丨三旬後的理想

前言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產生文字的文明之一。在古代埃及的歷史上,埃及人創造了輝煌的成就,而他們所創造的輝煌成就也伴隨著埃及歷史的發展不斷地向前推進。

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時期,埃及人不僅創造出了先進的生產力和高度發達的社會制度,而且還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吸收外來文化,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而這些文化則是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時期所出現的。

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時期,一方面,這一時期是古代埃及人從氏族社會階級社會過渡階段,另一方面也是古代埃及人從原始氏族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階段。

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天天要聞

早期國家的建立

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之間,埃及文明的發展主要是一個由南向北的傳播過程。在北部的尼羅河河谷地區,雖然古埃及文明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的原因,導致其農業生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基本上屬於原始農業狀態。

所以當古埃及文明進入到中部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後,由於氣候條件和地形條件的改變,農業生產逐漸得到了發展,農業生產水平得到了提高。與此同時,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區還出現了一個新的人類文明群體——青銅時代人群

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之間,由於氣候條件和地形條件的變化,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先後經歷了多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階段。公元前4000年至前3000年期間,埃及人在這裡建立了早期國家。

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天天要聞

這些早期國家主要有:底比斯、孟斐斯、菲萊、拉蒙等早期國家;還有一些小型的國家如烏納和努比亞國等;除此之外還存在著一些小型國家如馬加比、巴德等。在這些早期國家中,底比斯是最早建立起來的國家之一,它是尼羅河三角洲地區一個相對獨立的城市文明中心。

在底比斯建立起來前,埃及文明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當時埃及社會生產力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在這一時期所建起來的早期國家主要有:

雖然這些早期國家都處於一個相對獨立的狀態下,但是這些早期國家之間也存在著聯繫。他們彼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和共同發展。例如:底比斯人就是在底比斯人和孟斐斯人之間頻繁交流和傳播文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了古埃及文明。

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天天要聞

孟斐斯和底比斯都屬於底比斯地區一個相對獨立的城市文明中心,而孟斐斯又是底比斯地區一個相對獨立的城市文明中心。這兩個城市文明中心之間就存在著一些相互聯繫。除了這種聯繫外,孟斐斯和底比斯還相互影響和共同發展。

例如:在孟斐斯建立起來前,底比斯人就已經對底比斯城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底比斯城建立起來後,孟斐斯又反過來影響底比斯城。因此可以說兩個城市之間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係。

而這種相互影響和共同發展也就促使了兩個城市之間形成了一種類似於「友誼」的關係。例如:在孟斐斯建立起來後不久,底比斯和馬加比兩個城市之間就進行了一些文化交流活動。而在這些活動中,最明顯和最重要的就是宗教信仰活動

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天天要聞

在這一時期底比斯人的宗教信仰活動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崇拜自然神;另一種是崇拜英雄神。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宗教信仰活動就構成了古代埃及文化傳播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和共同發展,這就為古代埃及文明在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提供了必要和重要的條件。這些早期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還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社會習俗,例如:統一使用貨幣、共同使用聖甲蟲、共同使用青銅工具等等。

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天天要聞

外交與文化傳播

在古代埃及,外交關係的建立是通過派遣使節或者是使者來實現的,在古王國時期,這種外交關係的建立是通過派遣使節來實現的,這種外交關係的建立不僅體現在政治上,還體現在文化上。

古王國時期,埃及與西亞地區、中東地區、北非地區等地的交流與往來較為頻繁,為了保證這些地區能夠繼續發展下去,埃及與這些地區的各個國家之間建立了外交關係。因此,在埃及與這些地區進行往來交流的過程中,埃及所吸收到的文化因素也是比較多的。

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時候,古王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對外交往活動。公元前776年,法老圖特摩斯三世頒布了《塞納卡法》,明確規定了對外交往中應當遵循的原則和禮儀。

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天天要聞

此後不久,古王國時期就與西亞、北非以及北非地區等地建立了外交關係。在政治上,古王國時期已經把自己同這些地區聯繫起來了。在對外交往活動中,埃及與這些地區建立起了外交關係。

雖然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地區對古王國時期形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是卻為古王國時期的政治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此外,在古代埃及與西亞、北非等地進行交往活動中,也吸收到了很多西亞、北非以及北非等地所傳播過來的文化因素。

為了保證埃及與西亞、北非等地進行交往活動時能夠順利進行下去,埃及人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來保障這些地區所傳播過來的文化因素能夠順利進行下去。

比如在外交關係建立之前或建立之後,古王國時期就會派遣使節到這些地區去訪問或者是進行交流活動。根據《塞納卡法》來看,埃及人派去訪問西亞、北非等地的使節一般都是在國王死後不久就前往這些國家去進行訪問的。

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天天要聞

同時也有一些使者是在國王生前或者是在國王死後很長一段時間才前往這些國家去訪問的。在古王國時期進行外交活動時,使者們一般都是經過長期準備才前往這些國家進行訪問。使者們一般都會攜帶著禮品和相關物品、地圖、相關書信等。

而且在古王國時期與西亞、北非等地交往活動中所帶去的禮品也是多種多樣的。根據《塞納卡法》來看,埃及人帶去禮品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種是作為禮物送給西亞、北非等地統治者的禮品

此外還有一些埃及人從自己國家帶去的禮品。當然,古王國時期在進行外交活動時也會帶上一些自己國家的禮物。根據《塞納卡法》來看,古王國時期在進行外交活動時所帶去的禮物主要包括:

另外還有一些埃及人從自己國家帶去了一些禮品或者是紀念品,比如埃及人從自己國家帶去了一塊石頭,在上面雕刻著動物或者是文字等。在古代埃及人所進行外交活動時所帶去的禮品中主要是以石頭為主。

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天天要聞

文化交流的影響

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時期,文化交流主要發生在三個方面,一是國王、大臣、貴族階層與平民之間的文化交流,二是埃及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三是埃及與本地區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隨著古埃及文明的不斷發展,其對周圍地區文明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古代埃及人不斷地向周圍地區傳播著自己的文化和技術

這種文化和技術的傳播對當時社會帶來了巨大影響,一方面,促進了各地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政治和文化聯繫。

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天天要聞

古埃及早期國家形成時期,一是以法老為核心的金字塔上層統治集團通過外交手段與其他國家進行溝通交流;二是國王、貴族階層通過外交手段與周邊國家進行溝通交流;三是以國王為中心,周圍各地區向埃及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各種技術和各種生活用品。

當時的埃及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各個地方之間建立起了相互聯繫,通過這種聯繫來滿足王權對社會方方面面的統治需求。比如在埃及地區內部,法老就利用宗教和權力來對各個地方進行控制和影響。

金字塔上層統治集團與周邊國家之間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之後,法老就能夠利用自己的政治影響來改變周圍地區的社會結構和經濟形態。

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天天要聞

當時在埃及地區內部就形成了一種統一文化,這種文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法老是這個文化中最主要、最核心和最高統治階層。而其他各個地方由於沒有法老作為政治上的最高統治者,就很難形成這樣一個統一的文化。

比如在埃及地區內部,在法老時期之前就已經有了統一文化,而且這種統一文化比較穩定;而到了法老時期之後,這種統一文化逐漸消失了。因此就無法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法老時期就開始採用統治手段來改變這種狀況。

在埃及地區內部各個地方之間建立起一個統一文化之後,法老就能夠利用自己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所具有的優勢來對周圍地區進行統治。而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其情況與古埃及地區內部各個地方之間建立起一個統一文化之後所發生的情況差不多。

但是由於沒有法老作為政治上的最高統治者來進行統治和影響,所以就沒有辦法將自己建立起來的統一文化進行傳播出去。所以這種情況下就導致了其他國家對於埃及地區不了解或者了解不足。

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天天要聞

當其他國家和地區來埃及進行訪問、考察或者交流學習之後,就能夠獲取埃及地區內部各個地方所具有的統一文化,進而利用這些統一文化來對埃及地區進行統治和影響。古埃及人能夠通過文字、語言、技術等方面來向周圍國家傳播自己所具有的統一文化。

由於這些交流都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很多時候並不能得到很好地保存和發展;同時由於法老對這些交流採取了保護措施,所以也就無法將其保存下來。

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 天天要聞

結論

在古代埃及,文化傳播對其早期國家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文化傳播促進了埃及早期國家的產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古埃及文字和蘇美爾語

埃及文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蘇美爾文字演化而來的,這種演化過程主要是與蘇美爾民族本身的文字演變過程相似。

蘇美爾文字發展到了後期,雖然其已不再是象形文字,但卻以一種獨立於象形文字之外的形式存在於埃及人的日常生活中,這就使得古埃及人能夠以一種更加輕鬆便捷的方式來理解和使用這種象形文字。

同時,蘇美爾文明中的城市、王權等內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古埃及人對國家和社會組織以及政治生活的理解。


參考文獻:

1.漢斯·格奧爾格·特里斯滕森。《蘇美爾文明研究》,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版。

2.威廉·麥金泰爾。《古代埃及史》,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3.勞倫斯·奧利弗·威爾遜著。《1984》,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采一束新鮮柳枝插在門前,這是為什麼呢?從前的時候,在一個古老的小鎮,有個叫阿成的孩子,他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是鎮上最懂節氣和傳統的人,每到清明節,他都會帶著阿成做各種特別的事,其中最讓阿成期待的,那就是在門前插柳枝。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是張無忌不肯收嗎?是人家不肯被收!張無忌自己想:「這四位姑娘個個對我情深愛重,我如何自處才好?不論我和哪一個成親,定會大傷其餘三人之心。到底在我內心深處,我最愛的是哪一個呢?」因為彷徨難定,於是「只得逃避」:「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盡想這些兒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 天天要聞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清明前夕,江西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中心小學上百名師生前往愛國英雄文天祥陵園祭奠。帶隊老師為學生們講述了文天祥的故事,並鼓勵學生學習文天祥以身報國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為中華民族復興奉獻力量。作者:黃和遜、王永鋼、陳啟道新華社音...
英烈不朽·青松下的守護者丨黃崖洞下的英烈守護者 - 天天要聞

英烈不朽·青松下的守護者丨黃崖洞下的英烈守護者

在太行山深處的黃崖洞烈士陵園,陵園守墓人80歲的趙乃堂如往常一樣,每天清晨都會拿起掃帚和毛巾,開始一天的守護工作。自1991年至今,他已在這片安葬著40多位黃崖洞保衛戰烈士遺骸的土地上堅守了整整34年。趙乃堂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曾為八路軍運送糧食、打掃戰場,參與了黃崖洞保衛戰後的烈士安葬工作。從小聽著英雄故事長...
李淵、李世民與李建成父子三人地府交心對話 - 天天要聞

李淵、李世民與李建成父子三人地府交心對話

李淵:二郎世民…李世民:請稱我太宗文皇帝。李淵:你做了皇帝,我也是你爹。李世民:若非你是我爹,你怎會有那般逍遙的太上皇晚年生活,生命的最後幾年還留給我三十幾個弟弟妹妹!李淵:二郎,這都是做戲,都是你這小子逼朕的!李世民:你我之間,錯的是父皇
血染沂蒙的「外國八路」希伯 - 天天要聞

血染沂蒙的「外國八路」希伯

希伯,中譯全名漢斯·希伯,筆名亞細亞人,德國人。1897年6月13日出生在原奧匈帝國的克拉科夫,後定居德國,讀大學,加入德國共產黨。
民國湘西惡匪徐漢章 - 天天要聞

民國湘西惡匪徐漢章

民國時期,由於軍閥混戰,加上經濟落後的原因,湖南湘西地區匪患嚴重,《烏龍山剿匪記》、《湘西剿匪記》等電視劇裡面講的就是湘西土匪。
跨越千里 湖南河北兩地軍地攜手助左權與母親「重逢」 - 天天要聞

跨越千里 湖南河北兩地軍地攜手助左權與母親「重逢」

3月21日,左權將軍外孫沙峰與當地軍地領導、基幹民兵共同為左權母親張氏掃墓。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陳宗昊 通訊員 丁時偉 報道春寒料峭的3月,一場跨越時空的祭奠在淥水之濱與太行山麓間深情演繹。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左權將軍誕辰120周年之際,3月21日至24日,湖南省醴陵市與河北省邯鄲市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