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古代傳說,老祖宗是否跟外星人發生過戰爭,神話的端倪

2023年05月14日19:16:23 歷史 1897

進入現代社會後,我們在科技領域上有了較大突破,自從人類有能力進入宇宙空間後,我們對尋找外星人的執念越來越深。進入宇宙空間後人類才發現,原來我們如此渺小,無限延伸的宇宙中,如果只有我們存在那就太不合理了。為什麼到現在我們仍舊沒有找到外星人,而且也並沒有確鑿證據可以證明有外星人造訪地球。如果我們從另外的角度去解讀古代的神話傳說,你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后羿射日的背景

后羿,中國古代傳說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后羿的名字並不是我們現在名字的構成,「後」其實在那個時代是「司」字,在夏朝時「司」是反寫成「後」字的,並且夏朝的君王當時就叫「後」,相當於後來的「王」。在商朝時,君主就取消了「後」的稱呼改為了「王」,而王的妻子繼承了「後」這個稱謂,所以君王或者皇帝的妻子叫「王后」或者「皇后」,其實地位和爵位與「王」是一樣的。

換個角度看古代傳說,老祖宗是否跟外星人發生過戰爭,神話的端倪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后羿是一位射箭師,曾經短暫掌握過夏朝的王權,這和神話中的背景差不多。不過后羿確實沒有射過太陽,我們現在知道太陽是一顆恆星,並且比地球大 130 萬倍,把地球扔到太陽上去都不夠塞牙縫的,更不用說用一支箭去射太陽了。但古人是非常崇拜太陽的,無論是西方的神話傳說還是我們的神話故事裡,太陽都是古人崇拜的神靈。人類其實很早就知道太陽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對太陽的感情也是以感謝為主,比如現在幼兒園和小學描寫太陽還是稱呼為「太陽公公」。可是為什麼在后羿的傳說中就會有后羿射日的事件發生呢?不光是射太陽,還射下來九個之多,古人哪來的想像力將太陽想像成 10 個?而且還不講武德一起出現在天空,這明顯不符合古人太陽崇拜的邏輯。

換個角度看古代傳說,老祖宗是否跟外星人發生過戰爭,神話的端倪 - 天天要聞

夸父追的真的是太陽?

關於太陽的另外一個傳說不光是后羿射日,還有更早的夸父追日,大概就是一個叫夸父的部落首領追逐太陽最後累死的故事。這就非常好玩,一個部落首領就算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也不可能犯這樣的二,他想把太陽留住的想法很奇怪,就算他不知道太陽有多遠,也應該爬過山坡,知道太陽根本就摸不到吧?就算他腦子被驢踢了,難道他部落的人都被驢踢了嗎?為什麼大家都支持他的做法呢?並且如果在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別說追太陽了,跑不了多遠太陽就下去了,第二天太陽就又出來了,又怎麼可能追了幾天呢?那時候沒有手錶,能知道追了幾天,說明是根據日升日落而判斷的,向西追的時候太陽從東邊出來,難道又反方向跑?說明夸父追的根本就不是太陽,而是一個像太陽一樣發光的東西,並且移動速度是肉眼可見的。

換個角度看古代傳說,老祖宗是否跟外星人發生過戰爭,神話的端倪 - 天天要聞

根據《山海經》中的記載,夸父形體巨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夸父存在獸、人、神三種形態,這種形象明顯並不是人類形象。所以夸父極有可能不是人類,他追趕的也不是太陽。

蚩尤又是什麼人?

不是人的形象並且很可疑的還有蚩尤,蚩尤面似牛頭,後背還長了一對雄厚有力的翅膀,蚩尤共有九九八十一個兄弟,每個兄弟都如他一般,兇悍無比,有八隻胳膊,九個腳趾,渾身刀槍不入,能力非凡。黃帝殺死蚩尤的時候也很奇怪,將蚩尤肢解後仍舊沒有殺死他,又將他所有的肢體全部銷毀後才真正殺死了蚩尤。蚩尤有冶煉技術能使用金屬武器,但這並不是那個時代擁有的冶煉技術。最神奇的是蚩尤居然可以在戰場布滿大霧,黃帝邀請九天玄女助陣,並且製造了指南車才找到方向,大敗蚩尤。你認為蚩尤會是人類嗎?

換個角度看古代傳說,老祖宗是否跟外星人發生過戰爭,神話的端倪 - 天天要聞

按照蚩尤的形象,他很像是一個機器人,並且還率領著一個機器人小隊。蚩尤頭上長角不說還經常冒著熱氣,如果按照現在的觀點來看,蚩尤還是一部柴油機。

三足金烏真的會是太陽?

再來說回太陽,太陽在后羿時期被稱為「金烏」,是金色三足烏鴉,身體被一個發光的光球包裹,飛在空中就變成了太陽。將太陽想像成金色的三足烏鴉這其實也很奇怪,在現代烏鴉是被認為不祥的鳥,叫聲很凄慘,卻在古代被崇拜為神鳥,甚至當成太陽的替身。這不奇怪嗎?而且為什麼是三隻腳的烏鴉呢?古代神鳥有不少呀,哪怕說太陽是鳳凰變的都能說得過去,畢竟鳳凰在古代神話中也是光芒四射的。另一個問題是,太陽為什麼是烏鴉的形象?一隻鳥能發出太陽的光芒會是黑色的嗎?為什麼又是三條腿?

換個角度看古代傳說,老祖宗是否跟外星人發生過戰爭,神話的端倪 - 天天要聞

如果一艘飛行器飛在烈日的空中擋住太陽,我們如何看都是黑色的,並且如果讓飛行器出現在古代,只能被認為是一隻大鳥。而你是否注意過,飛機的起落架也是三組輪子的?飛行器如果飛在夕陽下,反射的太陽光也可能是金色的。再結合前面的說法,金色,烏鴉,三足,答案是不是呼之欲出了?

故事發展的時間線

最早發生的應該是夸父追日,然後是黃帝戰蚩尤,最後才是后羿射日。其實夸父所追的太陽,后羿所射的太陽都不是真正的太陽。根據金烏的形象和肉眼可見的飛行速度來看,這極有可能就是一種高科技的外星飛行器。夸父並不是人類,而是外星人留在人類中的間諜,並且幫助他當上了部落的首領,讓他發展實力作為以後大戰的內應,但在安排上可能發生了內訌。

換個角度看古代傳說,老祖宗是否跟外星人發生過戰爭,神話的端倪 - 天天要聞

夸父去追太陽也並不是所謂的留住光明,而是他不願相信他的同伴要將他一個人留在地球上。從這裡推理出,外星人回到自己星球安排大部隊過來需要的時間應該非常久,少則幾十年,多則幾百年。夸父應該沒想到他們居然會只留下自己在這,所以瘋狂追趕。但生物體能怎麼可能追得上飛行器呢,最終累死在路上。

換個角度看古代傳說,老祖宗是否跟外星人發生過戰爭,神話的端倪 - 天天要聞

而黃帝大戰蚩尤極有可能面對的是外星人的機器軍團,但這裡有一個插曲,黃帝面對強大的蚩尤軍團感到力不從心,邀請了九天玄女來幫忙,戰爭持續了很久,最終在蚩尤進入劣勢的時候殺死了蚩尤。九天玄女的來歷非常可疑,而且在九天玄女出現後就有了指南車,說明九天玄女也是帶著科技來的。只有一個解釋,九天玄女是另一個外星文明。

換個角度看古代傳說,老祖宗是否跟外星人發生過戰爭,神話的端倪 - 天天要聞

打敗蚩尤後,對方在地球上的實力大損,暫時無法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但是製造一些自然災害還是很容易的,所以才有了後來堯舜禹在位時年年的大洪水。我們知道在神話傳說中,大洪水是滅世災難的標配,比如女媧補天時發生的就是大洪水事件。但由於正確的治理,疏通水道,大洪水的計劃並未得逞。一直等到了后羿時代他們的援軍才到了地球。

換個角度看古代傳說,老祖宗是否跟外星人發生過戰爭,神話的端倪 - 天天要聞

后羿射日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幾個人物,西王母,帝俊吳剛嫦娥。這幾個人物很奇怪的是在故事的最後都是神仙。仙藥是西王母給的,后羿的弓是帝俊給的,射日箭是吳剛砍下的桂樹枝做的,嫦娥最後飛升到了月宮。如果我們整理一下思路就知道,嫦娥用的是美人計,用來安撫后羿。仙藥是給后羿的承諾,事成之後可以長生不老。射日弓是武器,射日箭是彈藥,而這兩樣東西很可能是非常先進的類似火箭炮一樣的武器,說不定是毒刺導彈都有可能。空中的十個太陽當中只有九個是外星飛碟,冒著火光飛在空中,地面所有人都絕望了,外星入侵者並不會想到后羿會有武器可以消滅他們。

換個角度看古代傳說,老祖宗是否跟外星人發生過戰爭,神話的端倪 - 天天要聞

從射下九個太陽後這幾個人的反應我們也能發現一些端倪,嫦娥偷吃了仙藥就飛升了,走的時候還帶走了自己的寵物玉兔。極有可能嫦娥就是那個幫助黃帝的外星文明派來的,所謂的嫦娥奔月說不定就只是一個全息投影。仙藥沒有了為什麼不找西王母再要一顆呢?是不是很奇怪,但就是沒去要,而且好像也找不到西王母了。帝俊也和后羿翻臉,吳剛被囚禁。

換個角度看古代傳說,老祖宗是否跟外星人發生過戰爭,神話的端倪 - 天天要聞

之後在后羿在短暫掌握了夏朝的王權沒幾年也被趕走了。這一切都能感覺后羿才是被利用的那個人,並且那個幫助黃帝的文明很可能不方便和入侵地球的文明直接翻臉,只能暗地裡利用人類打擊入侵文明。其實在他們眼中並沒有把人類當成盟友或者朋友,只是一個可以利用並且好騙的低級文明而已。

那麼你認為當時是否真的和外星人發生過戰爭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民國時期的銀圓哪幾種價值高?其中一種竟然拍賣達2599萬 - 天天要聞

民國時期的銀圓哪幾種價值高?其中一種竟然拍賣達2599萬

民國銀元作為特殊歷史時期的貨幣見證,部分珍稀版本在近年拍賣市場中價格斐然,極具收藏價值。下面為你介紹 5 種拍出高價的民國銀元。民國十五年張作霖戎裝像陸海軍大元帥紀念銀幣樣幣:2021 年北京誠軒秋拍,此幣以 2599 萬元的高價成交。
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 天天要聞

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民國二年(1913年)至民國五年(1916年),喀什銀元局用土法機具打造有一種特殊的銀元,就是喀什民國餉銀銀元,面額只有五錢一種,鑄額甚多,版式龐雜。此種餉銀銀元是民國二年停鑄前清的喀什背龍餉銀五錢後接著開始改鑄的。銀元正背面圖文均系創新。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一次全俄總動員 - 天天要聞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一次全俄總動員

俄羅斯將在5月9日迎來「衛國戰爭勝利日」這一全俄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因這場勝利的背後是軍民的巨大犧牲,所以這個節日在俄羅斯地位特殊、意義重大。為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無論俄羅斯官方還是民間都全面動員起來,以高度的熱情參與到這一重大節慶活動中。七座城市勝利日當天將恢復舊稱近期,俄羅斯多地的地方議會作出...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 天天要聞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史記 秦始皇本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剛剛統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綰等人建議說:各國諸候剛被消滅,燕、齊、荊地遼遠,不在那裡立王,就沒有人來安定燕、齊、荊。請把皇帝的幾...
苦澀的荒唐 - 天天要聞

苦澀的荒唐

文革後期的73年,小學四年級時一個班級搞了一場隨堂批判會,校長都來參加了,因為校長聽說這個民辦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強的,讓「啞巴」都開口說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