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曾對話之王言解

2023年03月21日20:48:17 歷史 1128


孔曾對話之王言解 - 天天要聞

孔子賦閑在家,曾參在身邊服侍。孔子說:「曾參啊,如今身居高位的人里,只能聽到士和大夫的治國理政言論,國君如何治理國家的言論幾乎聽不到。唉!我如果把治國的道理講給國君聽,他們足不出戶就能夠教化天下了。曾子站起來,離開座席詢問:「請問何為國君治國的道理呢?」孔子沒有進行回答。曾子說:「先生有空閑的時候不多,所以我才敢大膽向你請教。」孔子依舊沒有回答。曾子肅然生畏,提起衣服有禮貌地退下,背靠著牆站立在一旁。過了一會兒,孔子發出了一聲嘆息。回頭對曾子說:「曾參,可以與你談論古代明君的治國之道嗎?」曾參說:「我不敢覺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已經足夠完備了,我請求通過聆聽老師的講解來進行學習。」孔子說:「你坐下,我來告訴你。道是用來表明德行的,德行是用於尊崇道義的。因此缺少了德行,道義就不會受到尊崇;缺少了道義,德行就無法彰顯。就算擁有全國最好的馬,假如不按照一定的方法去馴服、駕馭,使其駕車,那麼它也是無法在道路上行進的。就算有廣袤的土地、眾多的國民,如果不以正確的方法加以治理,那麼也是無法取得豐功偉業的。因此,過去賢明的君王在國內推行『七教』,在國外實行『三至』。『七教』實行得好,那麼守國應當可以順利;『三至』實行得好,就能夠征討其他國家了。賢明君王治理國家的方法是:保衛本國,一定可以打敗千里之外的敵人;征討他國,就一定能夠勝利歸來。因此,在國內實行『七教』,在位者能夠不必勞苦;在國外實行『三至』,就不會在外交方面浪費財物。這就是賢明君王的做法。」


孔曾對話之王言解 - 天天要聞

曾參說:「不勞苦、不破費就能夠被稱為賢明的君王了嗎?老師能夠講給我聽嗎?」孔子說:「以前,舜帝的周圍有禹和皋陶輔佐,不用離開座席,天下就能夠被治理得井井有條。像這樣,君王會有什麼勞苦呢?國家政局動蕩不安,是君王所擔憂的;政令是無法有效實行的,是臣下的罪過。如果只向百姓徵收十分之一的稅收,每年百姓勞役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天,按照一定的時令讓百姓進山打獵、入湖打魚而不去濫征捐稅,關卡市場也不會濫收稅賦。這些都是國家的生財之道,賢明的君王會控制使用這些手段,又怎麼會讓民力財力被浪費呢?」曾參說:「請問何為『七教』呢?」孔子說:「在上位者尊敬老人,那麼百姓就會更加講究孝道;在上位的人尊敬比自己更加年長的人,那麼百姓中弟弟就會越發尊敬兄長;在上位的人能夠樂善好施,那麼百姓就會更加寬容待人;在上位的人親近賢人,那麼百姓們就會選擇良友進行交往;在上位的人與有德行的人親近,那麼百姓就不會隱瞞自己的想法;在上位的人厭惡貪婪,那麼百姓就會將爭利看作是恥辱;在上位的人能夠做到廉潔謙讓,那麼百姓就會以不講節操為恥。這就是『七教』。七教是治理人民的基本準則。政教得以安定,就可以把握住治理國家的根本了。在上位的人為下民之表率,表率正,那麼還有什麼事物是不正的呢?因此君王首先以『仁』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樣大夫就會忠於職守而士人也就可以誠信,民風淳樸,男子忠厚而女子忠貞。這六個方面是教化所能夠達到的效果,把它應用到四方的政事,沒有人能夠去埋怨,把它貫徹到普通百姓家裡,也不會感到行不通。用禮儀劃分等級,以道義來立身處世,遵守禮義來辦事,那麼百姓拋棄惡念,就如熱水澆灌積雪一般簡單了。」


孔曾對話之王言解 - 天天要聞

曾參說:「這種治國之道是很好的,只是我還不是非常明白。」孔子說:「你以為只有這些嗎?還有其他的方面呢。以前賢明的君王治理百姓,按照法令,必然要將土地分封出去,派官吏前去管理。這樣賢良的人就不會遭到埋沒,殘暴的小人也就失去藏身之處。派主管官員經常考察民情,舉薦賢才,罷免不夠稱職的官員,這樣此後賢良的人就會感到愉快,而不稱職的官吏就會感到畏懼。同情鰥夫寡妻,養活無人贍養的老人和孤兒,憐恤窮苦之人,教導人們能夠去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選拔擁有才能的人。做到了以上七點,那麼全國範圍內,就不會有犯罪的人了。在上位者親近百姓,猶如手腳愛護自己的胸腹部一樣。百姓親近在上位的人,就猶如幼童依戀慈母一般。上下級之間彼此相親相愛,百姓就能夠遵從法令,法令就可以有效執行。百姓感激君王的恩德,身邊的人都可以歡心服從,遠方的人就能前來投奔,這是政令所能達到的效果。伸開手指就能知道寸有多長,伸開手掌就明白尺有多長,伸開胳膊就知道尋有多長。這便是在身邊的準則。周代的制度是以三百步作為一里,一千步見方為一井,三井為一埒,三埒為一矩,五十里方圓的地方可以建大城市,分封方圓一百里的地方可以建立一個諸侯國。這些都是可以謀求幸福,積累生活資料的基本條件。同情幫助流浪的人。因此遠方的小國與華夏大國儘管穿戴不同,說話也不一樣,但是小國沒有不前來朝貢的。所以說,就算沒有市場,百姓也不會缺乏生活物資。就算沒有刑罰,百姓也不會作亂。打獵並不是想讓宮室充盈;向百姓徵收賦稅並不是為府庫充實。遇到天災人禍就會動用國庫的糧食補發給缺少糧食的百姓,用禮來避免奢侈浪費,樹立誠信而少用文飾,國家的法可以獲得遵守,君王的言論能夠實現,他的行為可以得到人們的遵從。這樣的話,就像餓了就要吃飯,渴了就要去喝水,百姓信任君王,就猶如寒暑隨四季進行變化一樣。所以說百姓覺得君王就待在身邊,不是因為離君王的道路近,而是四海之內都散布了他聖明的教化。因此不必動用武力就可以樹立威信,不用利誘就能讓百姓親附,並且百姓都會感激君王的恩德。這就是賢明君王守成的方法,也是能打敗千里之外敵人的原因。」


孔曾對話之王言解 - 天天要聞

曾參說:「請問什麼是三至呢?」孔子說:「最好的禮儀是不需要互相謙讓,天下就可以治理得很好,最高的賞賜是無須破費財物,天下的士人就會感到喜悅,最好的音樂是沒有聲音而能讓百姓彼此和睦相處。賢明的君王忠誠地推行三至,所以天下其他的諸侯都可以有智慧;天下的士人,都可以作為賢能臣子;天下的百姓,都可以役使。」

曾參說:「請問是什麼含義呢?」孔子說:「古代賢明的君王,必定知道天下所有賢良之人的名字,既然知道他們的名字,還知道他們的才能,還清楚他們的命運,他們所在的地方。等到時機適宜,通過適當的爵位讓他們獲得尊貴的地位,這就叫作最好的禮儀是不需要彼此謙讓,天下就可以被治理好。用天下的利祿來使得天下的士人富足,這就是最高的賞賜無須破費財物,天下的士人就會感到喜悅。這樣以後,天下的百姓就會變得重視名譽,這就叫作最好的音樂是沒有聲音,而讓百姓得以和睦相

處。所以說:『通常所說的天下最仁愛的人,可以團結天下最親近的人;天下最賢明的人,可以舉薦天下最賢能的人。』這三個方面都做到,就能夠征討其他國家。因此仁愛的人最重要的是愛護百姓,有智慧的人最重要的是能夠清楚賢人的情況,賢明的執政者最重要的是能讓賢人擔任合適的官職。有領土的君王,如果能夠實行這三個方面,那麼天下的人,就都能夠聽從君王的吩咐。賢明的君王征討的國家,必然是政教缺失的地方,因此誅滅那裡的國君,改變那裡的政教,安慰那裡的百姓而不奪取其財物。所以賢明君王的政令,就猶如及時降臨的雨,一旦降落,百姓就會感到高興。因此,政策施行得越發廣博,親近的百姓更加眾多,這便是軍隊出徵得以獲勝還朝的原因。」


孔曾對話之王言解 - 天天要聞

這是孔子與弟子曾參一篇完整的對話。這篇對話又見於《大戴禮記·主言》。清人王聘珍認為:「王肅私定《孔子家語》,盜竊此篇,改為《王言》,俗儒反據肅書,改竄本經,亦作《王言》,非是。」他認為本篇當作《主言》。本篇主要說明作為統領天下的王者,如何不出戶牖而教化天下,其宗旨是「內修七教,外行三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蔡暢:日本手上的這幾張牌,哪一張都不好打 - 天天要聞

蔡暢:日本手上的這幾張牌,哪一張都不好打

7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對所有日本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遠超此前針對汽車等特定行業的徵稅範圍。面對這一「最後通牒」,日本首相石破茂當天緊急召開內閣會議,強硬回應「日本不會輕易妥協」,並誓言繼續談判以捍衛國家利益。此次關稅升級直擊日本經濟命脈——汽車產業占對美出口超30%,豐田已預警2025財年凈...
鵜鶘3年6800萬提前續約赫伯特-瓊斯 合計剩5年合同成重點培養對象 - 天天要聞

鵜鶘3年6800萬提前續約赫伯特-瓊斯 合計剩5年合同成重點培養對象

北京時間7月11日,根據ESPN名記Shams報道,鵜鶘與前鋒赫伯特-瓊斯完成提前續約,雙方達成一份三年6800萬美元的合同,加上他的現有合同,他與鵜鶘還剩5年9700萬美元合同,其中2029-30賽季為球員選項。赫伯特-瓊斯是2021年的二輪秀球員,他過去4個賽季均是效力鵜鶘。在上賽季赫伯特-瓊斯因傷僅出戰20分鐘,場均32.4分鐘能夠達...
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 天天要聞

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謝其章 小學時代的頤和園春遊,可說是一件歡呼雀躍的大事,母親會破例給一毛錢零花,一個義利圓麵包,煮兩隻雞蛋,這些吃食平日里難得一吃。六十年來游頤和園十數次,頂數去年四....
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軍戰士壯烈犧牲 - 天天要聞

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軍戰士壯烈犧牲

二○一○年,郭家莊村民郭文則指認掩埋三支隊烈士的地方(資料圖片)。  這是一個十分傷感、讓人落淚的故事,但我堅持要把它記下來——為的是讓這些無名烈士的鮮血不要白流,為的是讓我們的後人不要忘記烈士,不要忘記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
解碼成語「程姬之疾」的由來——月事、權力與替身的歷史迴響 - 天天要聞

解碼成語「程姬之疾」的由來——月事、權力與替身的歷史迴響

作者:黃申在未央宮靜謐的夜幕下,更漏聲滴答作響,彷彿在輕訴著宮廷歲月的神秘與漫長。漢景帝劉啟輕輕放下手中竹簡,一旁侍從立刻心領神會,恭敬地問道:「陛下,可要召程姬侍寢?」此時,椒房殿內的程姬正對著銅鏡,愁眉緊鎖。毫無預警地,月事突然而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