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三國的朋友都知道,曹操是一代梟雄,曹操消滅了大量軍閥,對當時的貢獻還是比較大。
曹操手下的謀士很多,比如郭嘉,郭嘉、荀彧、賈詡、荀攸、程昱等,不過曹操最器重的謀士,應該就是郭嘉了。
郭嘉就好比項羽的范增,對曹操的貢獻非常大,如果沒有郭嘉的幫助,曹操很難打敗袁紹,就不能統一北方,曹操也很難發展這麼快。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割據,民不聊生。曹操有詩「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動形象的描述了當時的情形。
郭嘉年輕時,就有遠大的抱負,喜歡結交英傑。當時,袁紹割據北方,袁紹的實力最大,郭嘉就去投靠袁紹。
郭嘉投靠袁紹以後,發現袁紹不行,郭嘉說袁紹「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於是郭嘉離開袁紹,雲遊天下。
曹操認為手下謀士不夠,就讓荀彧推薦謀士,荀彧就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
郭嘉投靠曹操以後,兩人相談甚歡,曹操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看曹操愛才,也很有誠意,郭嘉說:「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大家都知道,曹操好色,郭嘉也一樣非常好色。因為郭嘉太好色,整日花天酒地,很多人向曹操舉報,讓開除了郭嘉。曹操說,他是人才,就讓他玩吧。
我們再看看郭嘉的貢獻,郭嘉的貢獻,主要是幫助曹操打敗袁紹,平定北方,讓曹操的勢力大增。
郭嘉還幫助曹操打敗呂布,曹操攻打呂布,久攻不下,曹操預放棄,郭嘉說:「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曹操聽從郭嘉計謀,猛攻呂布,終於打敗呂布。
郭嘉的貢獻還有救了劉備,呂布打敗劉備,劉備無奈投靠曹操,謀士程昱向曹操建議殺死劉備,曹操問郭嘉,郭嘉認為,劉備兵敗來投,不應該殺,否則其他人,裹足不前,曹操還怎麼找人才,曹操聽了郭嘉的話,沒有殺劉備。
袁術北投袁紹時,劉備見郭嘉、程昱不在曹操身邊,劉備主動向曹操要求,他去攻打袁術,曹操同意,劉備才順利離開曹操。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出山時,郭嘉已經死了,如果郭嘉沒有死,諸葛亮遇到郭嘉,三國的歷史會怎樣?
諸葛亮出山以後,通過群英會,舌戰群儒,通過東吳的勢力,赤壁之戰,打敗曹操。諸葛亮巧取豪奪,得到荊州。
諸葛亮趁曹操兵敗,實力大減,諸葛亮進軍實力薄弱的劉璋,諸葛亮又得到益州。
無論荊州,還是益州,諸葛亮都通過巧取豪奪,並沒有發生大戰。曹操,無論是打袁紹,還是呂布、袁術都是大戰。
諸葛亮六出祁山,無功而返,大將魏延都不服,魏延說,讓他帶兵,早取長安。很多軍事專家認為,諸葛亮不會帶兵,不知道攻其不備,如果按照魏延的說法,估計諸葛亮早贏了。
如果郭嘉遇到諸葛亮會怎麼樣?曹操赤壁大敗以後,曹操說:「如果郭嘉在,不至於敗」。曹操說的沒錯,郭嘉是奇才,曹操又很聽郭嘉的計謀,郭嘉不會看不出周瑜和諸葛亮的計謀。
如果,赤壁之戰,曹操獲勝,基本沒劉備什麼事了,荊州肯定是曹操的,可能益州也是曹操的,劉備只有投靠孫權和曹操,孫權聽諸葛亮的話,攻打曹操,讓孫權大敗,估計孫權也不會接納劉備,並且赤壁之戰之前,孫權就看不起劉備。
劉備也只能再投靠曹操了,如果郭嘉沒有死,不需要找理由,估計肯定殺了劉備和諸葛亮。
孫權也太難了,如果沒有吳蜀聯合制衡曹操,孫權很難和曹操交手,雖然,孫權不至於敗,但是也比較困難。
影視劇《三國演義》,把諸葛亮神化了,其實,諸葛亮並沒有那麼優秀,論計謀,比不過郭嘉,論文學,比不過曹操。
應該尊重歷史,諸葛亮對劉備的貢獻非常大,論計謀,誰更厲害,郭嘉還是諸葛亮,諸葛亮比郭嘉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