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研究一個有點爭議的問題,那就是:如果二戰美國不參戰的話,蘇聯和英國在歐洲戰場能打贏德國嗎?
我對歷史的觀點是一貫的:不能因為現在和老美關係不好,就否定美國過去辦的好事以及對人類的貢獻。任何人對待歷史史實都應該保持一個客觀的態度來看、都應該用唯物的歷史觀去看待歷史。
現在的美國已經儼然成為了「霸權主義」的代名詞了,在很多人眼中那是妥妥的不講道理的國家、甚至是一些人極度痛恨的國家。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二戰的時候,老美在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人的眼中,那可是個人見人愛的「山姆大叔」。
第二次世界大戰到目前為止是人類歷史上參戰範圍最廣、涉及國家最多、造成傷害最大的戰爭,應該沒有之一。這場戰爭波及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人捲入了這場戰爭之中……
1939年9月1日,德國人閃電進攻波蘭,同時也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美國人沒有參戰以前,當時歐洲主戰場的對陣雙方應該是德國VS英國和蘇聯,法國投降的比較早;亞洲戰場是日本對vs東南亞和中國。
二戰中假如美國不參戰的話,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呢?我們一起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一是,美國人未參戰之前二戰的形勢如何,到底哪方佔優呢?二是,美國參戰之後對盟國起到了什麼作用。美國萬一沒有參戰的話,蘇聯和英國能在歐洲戰場上打敗德國嗎?
實事求是的來看的話:1941年12月8日老美未參加二戰之前,無論是歐洲戰場上的德國還是亞洲戰場上的日本,基本上都是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的。
美國人正式參加二戰、開啟對法西斯國家宣戰的準確時間是——1941年12月8日。
這個日期也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第二天。當時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在國會莊嚴的宣布——美國全面對日本、對德國宣戰。
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們當時雖然已經跟日本戰鬥了多年,可是一直並沒有對日宣戰。可是在美國人宣戰以後,我們立即同時對日本和德國宣戰了。
由此可見一個事實:美國人加入對世界反法西斯陣營以後,對很多國家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在美國參戰以前二戰的歐洲戰場以及亞洲戰場的戰況吧!
自從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以後,希特勒領導的德軍一路可謂是勢如破竹、銳不可當了。
1940年4月9日,德國入侵挪威和丹麥;5月,迫使英、法兩國幾十萬大軍開啟了敦刻爾克大撤退;
同年6月,德國人繞過了法國著名的「馬奇諾防線」,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迫使法國投降了。此時歐洲大陸上還剩下兩個國家可以與德國人一戰——蘇聯和英國。
同年8月,希特勒發起了著名的《海獅計劃》,戰略轟炸英國開始。當時的英國雖然憑藉著英吉利海峽的天險沒有投降,可是已經是自身難保、危在旦夕了。
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了著名的「巴巴羅薩」計劃,從三個方面突襲蘇聯。這場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最激烈、最殘酷、投入兵力最多的戰爭正式打響了——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蘇聯面對德國人的突襲,前期表現完全簡直可以用:潰不成軍、一潰千里、被吊著打來形容了。
蘇聯人在戰前犯了兩個重大的錯誤:一是,始終不相信德國會進攻自己;二是,戰前蘇聯內部的「大清洗」把幾乎所有優秀的軍事指揮官都幹掉了。
蘇聯軍隊被俘的場景
蘇德戰爭開打的十天之內,德軍就突進蘇聯600公里的縱深。其在第一天的戰鬥裡面,蘇軍損失飛機1200架以上,其中800架還未起飛就被炸毀。
在戰爭開打到九月份的時候,蘇軍損失高達280萬人以上。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損失更是不計其數:輕武器損失400多萬件、坦克和裝甲車損失15000多輛、火炮7000多門、飛機7000架以上……
1941年9月底,德國集中了74個師的兵力、坦克2000多輛、火炮1萬門以上發起了奪取蘇聯首都的「莫斯科會戰」。當時蘇聯自己心裡也沒底,到底能不能守住莫斯科。
他們已經開始轉移物資和人員了,例如:轉移了100萬輛火車皮的物資、很多蘇聯的領導們已經準備隨時撤離了……
這些參加完閱兵的蘇聯士兵們直接開赴戰場
1941年的11月,德軍已經打到離莫斯科只有20公里了,著名的紅場閱兵也是在這時候發起的。當然最後蘇聯取得了莫斯科會戰的勝利,可是這也只是慘勝而已。
大家要記住一個日子,蘇聯正是在1941年12月7日開始對德國反攻的,這一天也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日子。
當時的倫敦
當時的英國已經被德國人打的沒有脾氣了。雖然隔著英吉利海峽,德國人暫時沒有佔領英國,可是每日、每夜對英國進行戰略大轟炸,英國人也處在二戰歷史上最艱難的時期。
亞洲戰場上日軍可謂是勢如破竹的狀態,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雖然我們經過了頑強的抵抗,可是由於雙方國力差距過大,前面幾年的戰爭中幾乎所有大的會戰都失敗了,損失是極其慘重的,南京都讓日本人給佔領了。
1941年的時候,日本佔領了大半個中國、東南亞也被日軍打了個遍。中國的抗戰面臨著極其艱難的處境,由於日本切斷了我們與外界物資供應的通道,所以這時的抗戰也處在歷史低谷。
以上就是美國沒有參戰之前歐洲和亞洲戰場的局勢了,可以毫無疑問地說:「法西斯國家的勢力在當時處於全面佔優的狀態,反法西斯戰爭和力量也處在最困難的時候」。
羅斯福對日宣戰
美國的參戰對蘇聯和英國意味著什麼呢?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1941年12月7日這一天,日本人發起了空襲美軍珍珠港的行動,這也直接導致原本還猶豫不決的美國開始對日本全面宣戰。
一個戰爭「巨人」從此加入了盟軍的陣營,從這一刻開始其實法西斯們的命運也已經早已註定了……
我們先來看看得知美國對日宣戰以後,反法西斯陣營的幾個主力大國是個啥反應呢?
我們當時的反應:老蔣得知美國對日本宣戰以後那是激動萬分的,在重慶的老蔣一向是不苟言笑、鬱鬱寡歡的,據說當時還快樂地唱起了京劇。
蘇聯的反應:斯大林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是開懷大笑並說了一句:「這下好了」。其實蘇聯人是非常開心的、這也讓斯大林心裡最大的石頭落地了,因為德國和日本雙面夾擊蘇聯已經不可能了。
英國的反應:據史料記載,丘吉爾得知日本空襲珍珠港以後是:喜極而泣,激動得哭了。以前英國人想盡一切辦法想得到美國的援助,這下美國成了盟友了,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順便多說一句:當時英國在歐洲可謂是困守在英倫三島之上動彈不得,美國的參戰對於英國人來說那是多了一個無比強大的盟友和他們並肩作戰了。
以上就是中、蘇、英三國對於美國人參戰的反應:那就是高興加激動。
當德國人知道日本空襲珍珠港以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罵人」、罵日本人是笨蛋。希特勒當時是暴跳如雷,立即找來了日本駐德國大使進行了質問……
我們一起來看看,美國人參戰以後,在二戰中的具體表現如何呢?
美國對日宣戰以後也同時宣布——太平洋戰爭爆發了。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空戰開打了。
美國對日宣戰以後國內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大生產運動」,不計其數的物資、裝備、戰爭必需品源源不斷的生產了出來。
很多人不太知道的是:當時的美國已經是當仁不讓的「世界工廠」了。早在1884年的時候,美國人就基本完成了國內的工業化了;美國的工業生產總值也在這一年超過了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了。
到了1940年的時候,美國人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了2000億美元的大關了,那是妥妥的當時世界第一。
雖然美國國內發生了著名的「經濟大蕭條」事件,但是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還是無可爭議的世界最強。
很久以來美國人給世界的感覺就是自由散漫、沒啥愛國情懷。可是在美國全面參加二戰的四年多的時間裡,美國人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了起來。
很多美國青年義無反顧地奔向了戰場、很多妻子送丈夫去了前線,例如:老布希的故事應該很多人都聽過了。
當時無數的美國人夜以繼日,不計報酬的生產武器彈藥;每個兵工廠裡面都在日夜開工、很多美國人連加班費都不要了,這在平時是不敢想像的事情。
另外好萊塢的明星們開展了26萬多場次的慰問演出;還有無數的美國人為國家捐款捐物、美國大街小巷上都是愛國主義的宣傳海報。
總之一句話,整個美國社會的愛國熱情被激發了起來。很多人都說參加二戰的那四年里是美國人「最團結的四年」——此後再也沒有發生過那樣激動人心的場面了。
一個擁有強大生產能力、強大的武器研發能力、強大愛國熱情的國家,出現在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戰場上了。
美軍隨後在瓜島、爪窪島、硫磺島戰役中與日本人展開了生死搏鬥,中途島海戰中重創了日本的聯合艦隊。
美國隨後發起了東京戰略大轟炸幾乎把日本60%的城市炸成了廢墟,最後用兩顆原子彈促成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
美國在二戰中消滅了日本60%的陸軍精銳、80%以上的日本空軍力量以及幾乎全部的日本海軍……
美國人的對日作戰對我們最有利了,這讓我們極大的減輕了來自日本兵力方面的壓力。
當時日本的很多精銳部隊都被抽往太平洋戰場去和老美作戰去了,導致在中國戰場上的兵力是非常空虛的。
對於蘇聯來說的話,美國對日作戰極大的減輕了蘇聯在遠東戰場的壓力,也讓蘇聯人可以從容地撤回部分防守在遠東日本的軍隊,全力的對付德國了。
諾曼底登陸
美國不光在太平洋上殲滅了日軍主力,同時在歐洲戰場上也展開了對德國人的戰鬥。例如:開闢對德國主戰場的諾曼底登陸就是美國人主導的。
以上就是美國直接參戰對二戰的貢獻了,直接干翻了日本、間接放倒了德國。
美國在二戰中生產了天量的武器裝備
美國還有一個重大貢獻就是對盟國的天量物資援助了。1941年12月8日美國對法西斯全面宣戰以後,美國對盟國進行了人類歷史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援助。
大家都知道當時是個啥情況:中國處在抗戰最困難的時期,各種戰爭物資極度缺乏。例如:很多士兵連武器都沒有,幾個人共用一條槍。
蘇聯當時嚴重的困難
蘇聯被德國人打的損兵折將,物資損失是極其慘重的。例如:蘇聯在頭18天里和德軍的戰鬥中就損失了2000車皮的軍火,、損失火炮3000門、坦克1500輛和飛機1500架。
英國同樣如此:敦刻爾克大撤退讓其裝備、兵力損失慘重;倫敦大轟炸讓英國的工業基礎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總之一句話,美國沒有參戰前,盟軍各國物資、武器幾乎都已經快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美國參戰之後對盟軍各國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大援助,讓盟軍們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補充。如果美國的參戰對於盟軍的意義,用一句成語來形容叫做:雪中送碳。
整個二戰中美國爆發出來的生產能力,估計是人類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了。航母生產了150艘、飛機30多萬架、坦克幾十萬輛以及不計其數的戰略物資。
整個二戰後四年里,美國對盟國的軍事和物資援助達到了創記錄的500億美元之巨。其中大部分援助都給了中、蘇、英三國。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運往蘇聯的物資
美國對蘇聯進行了全方位、大規模的戰略援助:
飛機: 14018架、 坦克,裝甲車: 22800輛、各種運輸車輛54萬多輛、高炮 7944門、衝鋒槍:108293挺;
另外還有各種軍事物資:無煙火藥130713噸、炸藥32237噸、鋼材:2589766噸、鋁 26110噸、石油2622357噸、化學品 631017噸、各型艦艇:672艘……
這些東西加起來一共有110多億美元的價值。當時美國對蘇聯的援助很多已經超過了蘇聯自己的生產能力了。
美國援助英國那也是不遺餘力的。其中美國對英國的援助高達300億美元以上,雖然對我們的援助比蘇聯和英國少得多,可是依然對我們的抗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的。
美國當年對我們的援助主要分為三塊:
一是,無息貸款大約有10億美元左右;
二是,通過著名的《駝峰航線》給我們運來了大量的軍事物資;
三是,美國派出了大量的軍事專家、軍事顧問協助我們抗擊日本人。
很多人說美國援助我們的不多,但是大家別忘了當時我們已經「山窮水盡」了,美國的援助極大的提高了我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信心和能力。
以上就是美國人參戰以後對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巨大貢獻了,不得不說美國的參戰對最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