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元是「四人幫」的主要成員之一,1967年1月,他參與策划了上海的「一月風暴」。2月,上海市革委會成立後,姚文元擔任了上海市革委會第一副主任,成為張春橋之下第一人,同時他也成為地方的高級幹部。
1970年,在廬山會議上,陳伯達堅持設置國家主席,與毛主席的提議背道而馳。廬山會議後半段,陳伯達就被軟禁,此後被隔離審查。陳伯達被審查後,姚文元被調到北京,接替了陳伯達的職務,主管「宣傳口」的工作,擔任了《紅旗》雜誌總編。
調到北京後的姚文元雖然沒有像王洪文一樣一步登天,成為常委,但他的權力依然很大。隨著位高權重,姚文元逐漸與江青、張春橋以及王洪文走到一起,成為禍國殃民的「四人幫」成員,做盡壞事。
1976年10月6日,華國鋒等領導人雷霆出擊,粉碎了「四人幫」。抓捕姚文元時,汪東興首先讓秘書局通知他到懷仁堂參加會議,因為姚文元不是常委,所以當時接到的通知只是列席參會。通知是上午八點下發的,不過,姚文元的秘書蕭木下午四點才把通知告訴他。
姚文元雖然懷疑這是一場「鴻門宴」,但還是前往了懷仁堂,不過,姚文元還沒進入懷仁堂正廳,就被帶到了旁邊的休息室,武健華當面向他宣布了隔離審查決定,姚文元只是說了「走吧」,就跟著警衛上了提前準備好的汽車,被拉到地下工程隔離審查。
在地下工程隔離審查一段時間後,姚文元被轉移到秦城監獄,在監獄期間,姚文元能吃能睡,不僅比以前胖了,臉色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每隔一段時間,相關人員都會跟姚文元談話,觀察一下他的思想動態。
姚文元入獄後非常愛讀書,並且不斷在獄中反思自己,表現出一副徹底與「四人幫」劃清界限的樣子。另外,在獄中的姚文元還非常關心國家大事,他也獲得了看報以及看電視的許可。看報方面,姚文元最愛看報紙頭版的國家大事;看電視方面,姚文元每天必看的就是新聞聯播,一年365天幾乎沒有中斷過。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黨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政策,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老百姓的日子逐漸富足起來,每天都能吃上白米飯,也能吃上白面饅頭,肉蛋等副食品也比以前供應充足。在這種背景下,國家取消了一些副食品的供應制度,糧票、肉票等都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獄中的姚文元從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後看不慣了,認為這樣不合適,他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每天都在思考怎麼把這個消息向上反映。經過一段時間思考後,姚文元決定不寫信,而是等到提審他的時候直接說這件事。
在一次提審後,工作人員照例問姚文元還有沒有其他要說的。往常姚文元都會說沒有,結果這次,姚文元卻說還有。工作人員很詫異,以為姚文元有什麼重要情況要說,結果姚文元卻說:「我聽說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老百姓日子好了,副食品也豐富了,一律敞開供應了,這樣不妥。請你們代我向上傳達,這可不行啊,可別出現1958年那種情況」。
姚文元口中的1958年指的是大辦食堂,社員敞開肚皮吃,最終釀成了不好的結果。提審人員聽到姚文元這番言論後卻覺得特別搞笑,但還是按照規定轉達了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