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一副對聯,下聯完全照抄上聯,卻能流傳至今未被超越

2022年11月03日01:44:39 歷史 1952

有記載且最早出現的對聯,一說出自三國時期,由江西廬陵出土。以類似有對聯字樣的鐵制十字架為主,隨後不斷流傳。

另一說出自公元964年春節,由後蜀皇帝孟昶所作。由於年代久遠,具體真偽已經無從查起。

不過要說最奇特的對聯,還得是明朝年間的絕對。上下聯一字不差,卻至今未被人超越。

明代的一副對聯,下聯完全照抄上聯,卻能流傳至今未被超越 - 天天要聞

讀書

被稱為史上最懶,同時也是最精彩的對聯之一,由明代大家徐渭給出下聯。以讀書為主題,雖簡短,卻使人明悟。

故事發生在一次宴會之中,彼時徐渭和眾多友人一同飲酒作樂,酒至酣處,行酒令逐漸讓人提不起興趣。

於是有人提議,不如以對聯為樂。一人出上聯,其他人對出下聯,看誰對得又快又工整,且意境必須滿足要求。

明代的一副對聯,下聯完全照抄上聯,卻能流傳至今未被超越 - 天天要聞

要說單純飲酒,在場的士子們多半都已經到了極限。可若是文字遊戲,那大家可瞬間來了精神。

儘管古人常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能夠給出遊戲的對聯並讓大家認可,同樣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於是「路人甲」給出上聯:好讀書不好讀書。

文字看起來簡單,寓意似乎也不夠深刻,可真要對出恰當合適的對聯,眾人一時間你看我、我看你,還都沒啥頭緒。

明代的一副對聯,下聯完全照抄上聯,卻能流傳至今未被超越 - 天天要聞

及至圍著所有人轉了一圈,眼看快要流局,徐渭突然出聲:好讀書不好讀書。

身旁的人打趣:徐兄,讓你給出下聯,沒讓你重複上聯。

沒想到徐渭直接回答:我這就是下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這不,工工整整。

眾人一愣,剛準備嘲笑兩句,腦海中卻突然想到什麼。翻來覆去默念幾次以後才發現,表面狗屁不通,實乃千古絕對。

明代的一副對聯,下聯完全照抄上聯,卻能流傳至今未被超越 - 天天要聞

首先,上聯好讀書不好讀書,指的就是青春年少,正是所有人最好的學習時光。

可就是在如此珍貴的時間段裡面,不少人卻不懂珍惜,偏偏不好好讀書。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可真到了那個是後續,後悔又有什麼用呢

下聯好讀書不好讀書,意思恰好相反。人生來到晚年,回憶感慨自己一生的經歷。突然發現年輕時很多書籍都沒有閱讀,很多知識都沒有掌握。

明代的一副對聯,下聯完全照抄上聯,卻能流傳至今未被超越 - 天天要聞

到了這個時刻,人們開始喜歡讀書,想要讀書,結果受年齡的影響。心有餘而力不足。

古人言:學問無遺力,功夫老始成。本來就是年老一輩子,晚年才可能取得成功,結果到了晚年才開始努力,豈不是大夢一場空。

倘若將上聯和下聯分開,誰也不知道究竟在說什麼。可兩者結合到一起之後,大家就能明白,這是如此工整且寓意深刻的勸學對聯。

明代的一副對聯,下聯完全照抄上聯,卻能流傳至今未被超越 - 天天要聞

時間恍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一點都不知道努力,往後就只剩下後悔。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勸學兩個字,永遠不會過時,努力也從來不會與時代脫節。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同樣如此,不知道努力進取,最終勢必走向失敗。

徐渭看似只是將上聯重複,卻令在場所有人感到別樣的意境,所有人皆感慨其文采斐然,著實今驚人。

明代的一副對聯,下聯完全照抄上聯,卻能流傳至今未被超越 - 天天要聞

勸學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特別是現代社會比古代生活好太多的情況下,今人就應該更加努力學習才對。

古人曾經稱讚願意學習的人,哪怕六七十歲同樣可以學習。不在乎什麼時候開始,只在意有沒有願意學習的心意。

這樣的說法是勸學的鼓勵,可人們真的要等到年老以後才學習?下聯好讀書不好讀書,並不是危言聳聽。當熱情被現實打敗,尋常人還能夠堅持多久。

就像了解對聯的文化,這同樣是一種學習,年輕的時候能夠多學一些,年老的時候是不是就可以少學一點?

退一萬步講,年老和家人朋友吹牛聊天的時候,是不是也能了解更多一些。

明代的一副對聯,下聯完全照抄上聯,卻能流傳至今未被超越 - 天天要聞

人們常常將學習不斷後延,可古人說: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到了一定年齡再努力,就連大器晚成的例子都已經不多了。

事實上,類似勸學的對聯還有很多,可真正能夠超越好讀書不好讀書,並且給人深刻印象的對聯卻沒有多少。人們既然對此有所了解,也就更應該明白徐渭留下的深意。

中國傳統文化貫穿古今,將古代生活、古人智慧傳承到現在,可不僅僅只是讓人感受新奇,同時還需讓人明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即將消失的永泰古城,西北活著的明代城池,我竟然在這裡住了一晚 - 天天要聞

即將消失的永泰古城,西北活著的明代城池,我竟然在這裡住了一晚

我是塞外小野,這一次西北大環線從蘭州始發,第二站來到白銀市,在白銀市的景泰縣發現了一座400多年歷史的明代古城。保留完好的古村布局,至今還住著30多戶人家,在古城裡住了一晚,體驗到了西北蕭瑟中的人間煙火。西北地區留下的古城大多殘垣斷壁,位於白銀景泰縣寺灘鄉的永泰古城應該是西北地區僅存的一座保留完整的土夯...
1/3抗戰文物史料首曝光!專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 - 天天要聞

1/3抗戰文物史料首曝光!專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

7月8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恢復對外開放,並推出《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公眾可免費參觀且無需預約。此次展覽面積達1.22萬平方米,展出照片1525張、文物3237件。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羅存康在開放首日接受南都、N視頻專訪時介紹,此次主題展...
一心為公的教員 - 天天要聞

一心為公的教員

教員始終秉持著"天下為公"的崇高理想,如同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那般,將拯救黎民百姓視為畢生使命。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以他的才學與家世,本可安享優渥生活,卻毅然選擇了荊棘遍地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