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全傳》讀書隨筆(1)2022.11.02
《蔣經國全傳》也是25年前從貝塔斯曼書友會買的,這次算是重讀,相信有不一樣的收穫。
網上有博主說不要讀人物傳記,相當於在讀成功學,因為誰也不可能再有當事人那樣的境遇,不可能複製當事人的成功。我對這種論調是嗤之以鼻的,這樣的說法,本身就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成功學心態」,誰說讀人物傳記是為了像書中當事人那樣成功呢?
人物傳記是一種歷史的記載,是以鮮活人物的真實經歷為主線,對歷史對人性的描述,研究歷史就是研究人性,讀懂讀透它,可以非常有效地理解當下的世界,指導當下的生活,這便是閱讀人物傳記最重要的意義。
如何有效地閱讀人物傳記?我有三點心得:
1、用識人三法去讀
「原生家庭」「成長經歷」「日常行為」這三個方面是看清一個人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不管是閱讀人物的自傳還是他傳,重點都應該放在這三方面的品讀與分析。
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百分百相信人物自己寫的日記,那只是他內心的想法,而想法並不是代表什麼,要把研究重點放在研究一個人的行為,行為才能真正地描述一個人,「知行合一」自古都是頂級的難事兒。
2、多角度研究人物
對於喜歡的人物,不要只看一本傳記,要看多位作者給同一個人物寫得傳記,有野史更好,這樣不至於把當事人片面化,才能提煉出真東西。比如蔣經國先生就有很多本傳記,我看的這本叫《蔣經國全傳》,市面上還有一本江南先生寫的《蔣經國傳》,隨後我也準備讀一讀,江南先生就是因為這本書才在美國被暗S的。
3、把人物當「人」別當「神」
閱讀人物傳記的時候,切記把當事人從神位上請下來,要明白他也是個凡人,也有煩惱、需求和慾望,同樣適用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只有把人物當「人」看,才不至於把當事人臉譜化。
今天讀了1到8章,分別是「溪口鎮」「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到莫斯科去」「蔣經國—尼古拉」「痛罵蔣介石」「『江浙同鄉會』的冤案」「農莊的艱苦生活」「芬娜小姐」,讀至P44頁。
今天看的內容大體是,蔣經國從老家溪口鎮一路波折到了蘇聯西伯利亞,在那裡結婚生子,成為堅定的蘇聯GCD幹部。
蔣經國是蔣家體系唯一一個真正有農村生活工作經驗的人,也是蔣家體系唯一一個在社會底層生活過的人,當然這些都是他在蘇聯的經歷,他和「小平總設計師」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時期的好友同學。
在蘇聯是唯一真正從心底里敢於公開和反動父輩割裂的GMD留蘇子弟,看得出這個時期的他,是從基層實幹起來的蘇聯幹部,是徹頭徹尾的GCZY信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