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2022年10月14日22:54:26 歷史 1180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這是在毛岸青逝世後,他的妻子邵華略帶傷感的感慨。毛岸青的離世,留給了她無盡的思念與痛苦。

邵華作為革命年代僅剩的「毛主席符號」的代表者,她的存在給與她生活在同時期的人們提供了極大的精神寄託。那麼今天我們將這個符號回歸到人物本身,回顧邵華精彩的一生。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邵華是如何與毛主席一家結下不解之緣的?她和毛岸青是如何在一起的?他們之間又經歷過哪些風風雨雨?

冒死生下毛家唯一孫子

1960年,22歲的邵華嫁給了大她15歲的毛岸青。兩個人的婚後生活極為甜蜜,一直是相互扶持,在克服了許多困難的同時,也留下了很多難忘回憶。

毛岸青和邵華婚後的第十年,邵華如願懷上了毛岸青的孩子。邵華猶豫許久後,還是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的丈夫毛岸青。

毛岸青在知道妻子懷孕後,十分驚喜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毛岸青

但此時的邵華已經32歲了,算是高齡產婦,懷孕生子還是有一定的風險。但無論如何,她還是想要生下兩人愛情的結晶。

知道妻子懷孕後,毛岸青對她非常體貼。無論是她孕期的身體保養,還是日常的身體檢查,毛岸青都是親力親為,生怕她出現什麼意外。

1970年1月中旬,即將臨盆的邵華被送往醫院,負責她的醫生在例行檢查完畢後,就出來通知毛岸青,邵華在接下來生產的過程中可能會又難產的風險,讓毛岸青隨時做好心理準備。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邵華

毛岸青聽到醫院的通知,內心五味雜陳。於他而言,他內心很感激邵華為了這段感情所作出的一切努力。作為丈夫,毛岸青也勢必保證妻子邵華能夠健康生下他們的孩子,決不可出現其他意外。

但是事情的發展總是那麼的不僅如人意,邵華剛進產房沒多久,醫生就出來通知毛岸青,邵華出現難產,現在的情況十分危殆。

毛岸青聽到這個消息後,本來就很懸著的心又被揪了一下,他更擔心病房內的妻子了。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毛岸青與邵華

醫院領導知道這是毛主席兒子毛岸青的孩子,最終決定打電話徵詢一下毛主席的意見。

毛主席接通醫院的電話後,他們詢問毛主席:「到底是保大人還是保小孩?」毛主席聽到是兒媳醫院打過來的電話後,果斷給出了自己的回復:

「不但要保大人還要保小孩!兩個人都要活下來!」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醫院領導在掛斷毛主席的電話後,深感肩上的重擔,他們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傳遞給為邵華手術的醫師。

為邵華手術的醫師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他們反而化壓力為動力,完美地完成了邵華的剖腹產手術。

毛岸青和邵華的愛情結晶順利出生,在病房外等候多時的毛岸青很是激動,他不斷向病房裡張望,等待剛從鬼門關走一遭的妻子邵華和剛出生的寶寶從病房裡出來。

家中親戚在知道邵華產子後也非常喜悅,一家人都非常高興,因為這可是毛主席的第一個孫子。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作為毛家唯一的孫子,毛主席在知道這個孩子平安降臨後特別高興。他的一生經歷過很多風風雨雨,看過許多生離死別,已經77歲的他看到自己孫子的出生也感慨萬千。

革命事業需要不斷有新鮮血液的注入,他們可以開闢新的天地,只有這樣的話我們黨才會更加朝氣蓬勃,充滿生機。

想到這裡,毛主席為自己唯一的孫子取名為:毛新宇。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毛岸青

邵華很注意對自己的兒子毛新宇的培養,她在此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可以這麼說,邵華之於毛新宇,既是慈母,更是嚴師。

在她的精心栽培下,毛新宇的求學之路十分順利,後來也是順利進入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擔任研究員。

那麼,邵華到底有著怎樣的成長經歷,能讓她和毛岸青有了人生交集,並開始相知、相戀、相守一生的。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和邵華

坎坷童年迎來希望

邵華1938年出生於延安,父親陳振亞給孩子取了一個好聽的乳名叫「安安」,她跟隨母姓,大名叫做張少華。

張少華讀書時期,因為經常用邵華這個筆名來發表文學作品,久而久之邵華就成了她經常用的名字。

1939年,年幼的邵華跟隨自己父母由新疆前往蘇聯,被當時的反動派盛世才扣留,不久後邵華一家和160餘名中國共產黨員被關進監獄。1941年,父親陳振亞受盡凌辱而身亡。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父親的離開讓年幼的邵華體會了喪父之痛,幼小的內心也受到了重創。她在獄中跟隨其他大一點的小孩和長輩一道進行抵抗運動,給當時關押他們的反動派施加了極大的壓力。

1946年6月,經過黨中央的奮力營救,敵人被迫把邵華所在監獄裡的犯人都釋放了出來。

不久後,她和大家一道回到延安,開始跟隨部隊過上了四處征戰的日子。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陳振亞

邵華跟著部隊南征北戰,從延安來到太行山區,在那裡邵華做文藝工作,演話劇、扭秧歌都不在話下。

平山縣時,邵華還出演過反映兄妹開荒和抗戰家國讎恨的主題話劇,為豐富前線士兵的文化生活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後來,邵華跟隨部隊從西柏坡轉戰到北京,她頂著紛飛的戰火在馬背上度過了革命時期各地轉戰的日子。

可以這麼說,邵華在戰火中度過了她的少年時光。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建國後,邵華從延安來到北京,繼續求學。在校期間,邵華的成績十分優異於1959年順利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邵華剛到北京上大學的那一年,毛岸青那時候剛從蘇聯回到大連,在那裡療養身體。

當地市委領導命令張世保照顧毛岸青的生活,在大連的南山賓館,張世保盡心儘力地照顧著毛岸青。

為了毛岸青的身體和心情能夠儘快恢復,張世保專門制定了詳細的康復計劃。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活潑可愛的邵華出現在了毛岸青的眼前。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邵華

1960年1月,邵華的母親張文秋來到大連修養,那時候邵華正好放寒假,張文秋就帶著自己的女兒一同來到大連。

母女倆剛到大連,就聽聞毛主席的兒子毛岸青從蘇聯歸國後,一直在這裡療養的消息。

張文秋一家一直與毛主席家交好,若來這裡不去看看毛岸青實在是說不過去。於是她帶著邵華去南山賓館看望正在療養的毛岸青。

也正是這次相見,讓這兩位年輕人產生情愫,最終相愛相守。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跨越兩代的緣分

而邵華的母親張文秋為何與毛主席一家人的關係如此親厚,則要從1927年說起了。

1927年2月,張文秋代表京山縣出席中共第五次代表大會。在開會期間,她經經惲代英介紹,與劉謙初相戀,並認識了毛主席。

1927年4月,中國共產黨第五次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會議休息的間歇,參會的代表都向新婚的張文秋道喜,祝福她早生貴子。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邵華和媽媽

毛主席聽後開起了玩笑,來到張文秋的跟前,笑眯眯地說:

「別的代表都祝福你早生貴子,我倒是希望你能生一對千金,這樣的話等你的孩子到適婚年齡後,我們兩可以結為親家,正好我家裡有兩個兒子。」

張文秋聽後連連點頭,也笑容滿面地答應了毛主席。

這雖說只是毛主席的一個玩笑話,但是後來張文秋真的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叫劉思齊,一個叫邵華。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邵華與姐姐劉思齊

張文秋的兩個女兒,在年少時光沒少和毛主席的兩個兒子一同玩耍。

後來劉思齊嫁給了毛主席的大兒子毛岸英,張文秋和毛主席當初的玩笑話成真了,他們兩家也正式結為了親家。

1957年10月,毛岸青在蘇聯進修結束後,身體突然抱恙,但是鑒於當時中蘇緊張關係,他沒有第一時間回到國內。

毛岸青一個人在沒有合適醫療救治的前提下,又在那個險惡的環境下待了2年。直到1959年,他才被接回大連療養身體。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1960年,邵華陪同母親張文秋去大連療養,在這裡她知道毛岸青在此療養的消息,她作為毛主席的親家沒有不去看這個孩子的道理。

邵華和張文秋剛到南山賓館,毛岸青正在午休,於是兩個人就在外面安靜地等待他醒來,市委領導在會客間陪同張文秋和邵華母女倆聊天。

毛岸青醒來後,看到窗外的喜鵲喳喳叫,他心裡暗自嘀咕:這喜鵲在報什麼喜呢。

沒過多久,張世保就進來告訴毛岸青,外面有貴客等待。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毛岸青帶著疑惑的情緒來到了會客廳。剛進屋,他就看到了張文秋和邵華,他一眼就被漂亮可愛的邵華所吸引住了。

雖然多年未見,但毛岸青和邵華還是有聊不完的話題,兩個人聊得十分投入,甚至連其他人走開都沒有注意到。

張文秋走出去後,就和當地領導說:

「我一直對毛主席心有愧疚,因為劉思齊並沒有給毛家留後,看邵華和毛岸青還挺聊得來的,不知道兩個人有沒有在一起的可能?」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當地領導一聽,非常興奮,他們對張文秋說:

「我們一直很關心毛岸青的婚事,看來我們都是瞎操心。他和邵華簡直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

直到快吃晚飯的時候,毛岸青和邵華倆人才意猶未盡的從會客廳里走出來。毛岸青看到張世保後特意囑咐,給晚飯加一道好菜——砂鍋燉狗肉。

這道好菜正是同在大連療養的長輩專門給毛岸青送來的,這足以可見毛岸青對邵華有多麼重視。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吃完飯後,毛岸青和邵華在賓館看到有舞會。邵華特別喜歡跳舞,她興奮地拉著不太會跳舞的毛岸青在舞池旋轉。但是毛岸青顯然跟不上邵華的步伐,鬧出了不少笑話。

愉快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久後,結束暑假的邵華就回到了北京,邵華和毛岸青開始了互通書信的日子。

市委領導看邵華走後,第一時間找到張世保詢問兩個孩子的相處情況。張世保也如實彙報,兩個孩子相處得非常好,宛如熱戀中的小情侶。

聽到這個消息後,領導們非常興奮,他們第一時間同毛主席彙報了這個情況。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知道這件事後也十分贊同,他稱讚邵華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好孩子,也希望毛岸青能跟邵華繼續發展,最終成婚。

領導為了給毛岸青和邵華創造相處的時間,還特意秘密安排邵華插班到遼寧師範學院中文系學習。

這邊的學業沒有北京大學緊張,邵華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和毛岸青相處。每到邵華和毛岸青空閑的時候,兩個人就會在張世保的精心安排下,做一些娛樂活動:釣魚,看電影,燒飯等。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毛岸青和邵華兩人的感情日漸深厚,不久後他們的婚事也商量的差不多了。當地領導也及時為他們進行了婚姻登記,張世保則帶頭為他們準備婚禮。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張世保認真聽取邵華的意見,買了很多兩人結婚的用品,然後他又在南山賓館安排好了一切結婚的必備事宜。

1960年,在大連市委、市政府的主持下,毛岸青和邵華結為伉儷。相較於哥哥毛岸英的結婚,這時候生活好了許多。

雖然毛主席因為公務繁忙,沒有去參加自己兒子的婚禮。但是他也及時送來了自己的祝福,並給這對新婚夫婦添置了很多物品。

而他送給邵華的一塊手錶還有一台熊貓牌收音機,被她一直珍藏在家中。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革命伉儷相依相偎的47年

1962年,毛岸青同邵華從大連回到了北京。毛主席見到這新婚夫妻倆後很是欣慰,想讓他們回到湖南老家,讓家裡的親戚們都看看。

按照父親的囑託,毛岸青和邵華回家後先去板倉祭拜了母親楊開慧,然後又來到韶山去看望老鄉。幾日後,倆人又一起回到了長沙,看望90歲高齡的外婆。

外婆看到他們後非常高興,一手拉著一個,嘴角藏不住的喜悅。楊開慧的舅舅、舅媽坐在一旁,也是不停地和他們拉著家常。

毛岸青和邵華也向她們轉達了毛主席的對他們的問候,一家人坐在一起,氣氛十分溫馨。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回到北京後,兩個人就過起了平凡夫妻的小日子。在共同努力下,他們的小家經營得非常好,令人羨慕。

毛岸青和邵華的婚後生活十分甜蜜,每到周末,毛岸青都會吩咐家裡的傭人做幾個邵華愛吃的飯菜,兩個人一起用完餐後,會一起出門去散步。毛岸青喜歡牽著邵華,在路上慢慢的走。

那時候天氣很冷,毛岸青喜歡用一件大衣將他們倆都披上。這個習慣是從蘇聯帶過來的,那時候在中國的街頭很少見,兩個人這樣子走在街上就會分外醒目。

剛開始邵華一時間很難適應毛岸青這個習慣,毛岸青見狀就暖心安慰她:「沒事的,我們是夫妻,這有啥。」兩個人這樣的習慣也一直堅持了很久。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毛岸青特別喜歡文娛活動,不僅會唱歌,還會很多樂器。他有空的時候經常拉著妻子邵華陪她去舞會,然後主動拉著邵華陪她一起跳華爾茲,兩個人忘我地在舞池旋轉,成為了人群中的焦點。

婚後的邵華非常熱愛攝影,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她成了為毛主席拍照最多的人,後來還擔任了中國攝影協會的主席。

在這個和睦的家庭氛圍影響下,邵華能安心學習和進行文學創作,她的學業水平和文學素養也有了極大的長進,這也為他今後的工作奠定了紮實基礎。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晚年的毛岸青一有時間就帶著妻子和兒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家人重走長征路,他們在重溫歷史的同時還沿路探訪革命老區,對那裡生活困難的孩子進行資助。

在毛岸青和邵華的支持下,長征沿線的很多地區都創建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更多青年能夠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毛主席逝世後30年時間裡,毛岸青一直堅持每年祭奠父親,他還為母親楊開慧等多位烈士修建陵墓。

邵華知道自己的愛人毛岸青身體狀況欠佳,主動操持其了家中一系列瑣事。

她把家中的事情搭理的井井有條,事業上,邵華也是做的風生水起,在文化、出版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2007年3月,毛岸青逝世。邵華內心很是悲痛,一時間很難走出丈夫離世的痛苦中。

她和毛岸青其實早就寫好了專著《毛澤東之路》,但是他們一直在思考如何發布這本書比較合適。邵華特別提到,這本書寫作過程中,她的內心很是惶恐。

那些回憶里的片段不斷累積,成為邵華心中不可磨滅的記憶。這才有了她和愛人毛岸青寫下的這本書。

裡面有邵華和愛人毛岸青飽含深情的問題,更有邵華多年未主席拍攝的珍貴影像。或許,這在邵華和毛岸青看來是紀念毛主席最好的方式。

女將軍邵華:嫁給大她15歲的毛岸青,32歲剖腹生下毛主席唯一孫子 - 天天要聞

2008年6月,邵華追著她的愛人毛岸青也離開了我們。7月2號,中共中央在八寶山為邵華舉辦追悼會。當天,很多中央領導和當地老百姓自發前來為邵華將軍送行。

這位曾經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第一家庭」中的成員,在毛主席逝世多年後仍然被老百姓們尊重,其中原因有的人認為她是毛主席的家人,我們來給她送行也當是懷念毛主席。

其實更重要的是人們對這位女將軍發自內心的敬佩,更羨慕她和愛人毛岸青相濡以沫的感情。

她奮鬥終生對毛主席思想的宣傳,她對革命歷史的弘揚以及她對豐富文化領域多樣性所做出的貢獻,都值得我們學習和歌頌。

向邵華將軍致敬!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皇商到破落戶:《紅樓夢》中薛家「商業帝國」崩塌之謎 - 天天要聞

從皇商到破落戶:《紅樓夢》中薛家「商業帝國」崩塌之謎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在《紅樓夢》構建的那個繁華與衰落交織的世界裡,薛家,作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曾經以皇商身份坐擁巨富,其財富之盛,令人咋舌。然而,令人唏噓的是,這個曾經輝煌無比的商業家族卻逐漸走向了衰敗,從富可敵國的皇商淪為了破
巴勒斯坦的悲劇告訴我們,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 天天要聞

巴勒斯坦的悲劇告訴我們,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巴勒斯坦的悲劇:從家園到流離失所在中東那片飽經風霜的土地上,巴勒斯坦曾是橄欖樹搖曳的家園。然而,20世紀初,歷史的車輪碾碎了這裡的寧靜。1917年,英國發表《貝爾福宣言》,承諾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一戰後,英國接管巴勒斯坦,
安徽銅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何田被「雙開」 - 天天要聞

安徽銅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何田被「雙開」

根據安徽省紀委監委消息,日前,經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紀委監委對銅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何田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何田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辜負組織培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接受旅遊活動安排,在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違背組織要求,在組織函詢...
1963年,巴鐵歸還我國5310平方公里,喀喇走廊有多重要? - 天天要聞

1963年,巴鐵歸還我國5310平方公里,喀喇走廊有多重要?

1963年3月2日,《中巴邊界協定》簽署,巴基斯坦將約5310平方公里的喀喇崑崙走廊土地歸還中國。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在和平談判中實現的領土回歸。這片土地不大不小,但它的位置非同尋常。它是古絲綢之路西出崑崙的咽喉,是新疆直通克什米爾、聯通
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揭秘古代公主婚姻背後的權力困局 - 天天要聞

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揭秘古代公主婚姻背後的權力困局

在古代,「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這句話幾乎是金科玉律。然而,真實的歷史卻揭開了這層華麗的面紗:從東晉到明清,無數金枝玉葉在婚姻中嘗盡苦澀。她們或是被政治聯姻捆綁,或是因制度缺陷淪為犧牲品,甚至有人至死未能體會夫妻之愛。這些故事背後,折射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