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2022年10月11日22:29:15 歷史 1801

明明白白的「四宗罪」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戰爭的形式在不斷變化;同時,戰爭的正當性也在不斷變化。

冷兵器時代,很多戰爭你很難說清對錯,各個部落、國家為了生存在互相搶奪;所以,那時候的戰爭,非常難以用正義與否來區分。

比如:亞歷山大的擴張,傳播開了希臘文明羅馬人的侵略,帶來了歐洲的繁榮;日耳曼人的反抗,建立了非凡的法蘭克王國拜占庭帝國的滅亡,讓歐洲迎來文藝復興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到了熱兵器時代,戰爭明顯變得更加殘酷,也更容易爆發。熱兵器強大的殺傷力,讓戰爭變得殘酷;熱兵器對冷兵器的降維優勢,讓弱小民族沒辦法反抗。

熱兵器時期的戰爭,更多的是為了滿足戰爭發起者的貪慾,而不是為了讓本民族生存下去。技術先進的國家搶到殖民地,發展自己的產業,奴役被侵略的國家。

這時候的戰爭,已經沒有一點點正當性可言,就是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也正是通過戰爭,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發展起來,他們的工業產業一度壟斷了世界市場。

熱兵器時代的戰爭是強盜的遊戲,更是戰爭狂人無恥的惡行。每一次戰爭,發起戰爭的人,哪一個不是口口聲聲要「世界和平」?同時,哪一次戰爭死的不都是平民百姓和平民百姓的子弟?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再也沒有發生大型戰爭,即使有,也是強大的國家把弱小的國家按在地上摩擦;而戰爭的目的也不是以佔領為目的。

出現這樣的原因,主要是支配世界的力量發生了變化。以前是產業資本要發展、要搶奪資源、要佔領市場;所以,國家、國家集團之間發生了你死我活的爭奪。

現在是大型財團的金融資本主導世界、控制帝國的政策,資本不必佔領,它們只要征服某國之後,制定有利自己攫取高額利潤的投資政策就行。

實際上,金融資本更加虛偽、邪惡。這一次的「俄烏戰爭」就全過程、全方位地從緣起、發生,再到現在打成這個樣子,明明白白向世人展示了資本的「四宗罪」。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第一宗罪:嗜血的資本要戰爭

現在世界上每一場小規模的戰爭,都是資本在後面作祟,或者說是美國的華爾街在背後支持。為了打壓剛出現的歐元,南聯盟戰爭越打越大;為了保住美元在石油交易中的地位,卡扎菲、薩達姆被打死···

東方大國改革開放之初,美西方資本蜂擁而入,他們建工廠、搞貿易,投資回報率最少是35%,回報率翻幾番是經常有的事。比如早期的南方工廠、騰訊阿里巴巴等等。

那時候,美國、西方對大國非常友好,因為世界上找不到這樣的地方,能這麼賺錢。大國也在給美西方打工的同時,獲得成長。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大國發展了起來,有了自己新的發展方向,大國自己的資本市場也日臻成熟。美西方不幹了,資本的代言人奧巴馬幾次三番把資本的想法說出來:

大國搭了便車、大國人過好日子世界資源不夠······等等奇談怪論,中心意思只有一個:大國不要搞那些現代化的東西,安心打工、賺點零花錢就行。

現在,大國和美西方的關係越來越差,看不到好的跡象。只要資本得不到高回報,被它們控制的美西方國家政府就不會改善關係。

對俄羅斯,美西方一樣的態度,因為資本在哪裡不但賺不到錢,還吃了點虧。蘇聯解體時,美西方成立了「WTO」,便於資本大幅度進入俄羅斯。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資本進入俄羅斯要有一個主體,它們就找俄羅斯國內寡頭合作,趁著俄羅斯「休克療法」的時機,以極低的價格,買進俄羅斯優質資產,比如油氣、礦山、銀行、媒體等等。

普京上台後,全面收回國家對資源資產的控制權,有各種手段打下「寡頭」。實際上,這是把美西方的資本與俄羅斯優質資產剝離,讓他們投資實業。

俄羅斯雖然巨大,但有效的市場很小,投資實業沒錢可賺,控制資源又被趕出;美西方的資本發力了:以前不是問題的「北約」不斷向俄羅斯邊境東擴。

原來的華約國家加入了北約、原來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加入北約,看著一點點逼近的北約,俄羅斯感到了威脅,只剩下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沒有變色。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但在美國的努力下,烏克蘭堅決要求加入北約。一方面,烏克蘭是俄羅斯的核心之一,俄羅斯不能失去,就像拿破崙說的一樣:拿下烏克蘭,就是抓住了俄羅斯的雙腳。

另一方面,俄羅斯絕對不能接受北約把力量擺到門口的狀況,因為俄羅斯內部有很多不穩定因素,只要外部有力量介入,內部就會亂,俄羅斯就有分裂的危險。

資本需要一場戰爭,「北約」奉命東擴,「俄烏戰爭」如期打響。表面上有很多理由,最後我們看一看誰家的資本在戰爭中獲利,就知道背後的真正原因。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第二宗罪:烏克蘭政客的無恥行為

「俄烏戰爭」中,烏克蘭並不是對手,俄羅斯也沒有完全發力。在戰爭中,烏克蘭人民是無辜的,他們悲苦的命運是「找不到有智慧的政治家」。

如果不是被美、西方資本控制,烏克蘭本可以活得非常好:烏克蘭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先進的農業科技、一望無垠的優質黑土平原、舉世無雙的地理位置。

在蘇聯時期,烏克蘭就是蘇聯軍工重地,大量的重工業,許多領先世界的科技研究所和了不起的科學家;直到現在,烏克蘭都是世界糧倉,他們的糧食養活了歐洲。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脫離蘇聯後,烏克蘭本可以和俄羅斯好好相處,因為那時候的俄羅斯向歐洲出口的油氣,管道經過烏克蘭,烏克蘭不但可以用「比空氣更容易得到的」天然氣,還可以坐在家裡收費,收俄羅斯油氣的過路費。

克里米亞半島歸烏克蘭,俄羅斯也沒有異議,俄羅斯的黑海艦隊駐紮在塞瓦斯托波爾軍港,每年給烏克蘭交租金,這又是一筆巨額的資金。

烏克蘭的土地肥沃,是世界四大黑土平原之一;烏克蘭的糧食都不用出海,邊上的俄羅斯就完全消化了,這是最方便也是成本最小、獲利最高的貿易。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可惜的是,烏克蘭那些無恥的政客,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拿到美國綠卡,在烏克蘭給美國辦事。他們讓美國的糧食集團承包了烏克蘭60%以上的土地,控制了烏克蘭的農業。

從此,即使豐收年,烏克蘭糧食都緊張,烏克蘭人吃不到自己生產的糧食,因為資本要把糧食賣到歐洲、亞洲,賺更多的錢。

烏克蘭的重工業、軍工製造業幾乎倒閉,因為他們製造的東西對美國是個威脅。已經造好的核動力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被美國中情局騙著拆了;

另一艘「瓦良格」號也差點拆了,歷經波折、拆掉內部武備動力,才把外殼賣給了一個亞洲大國。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在政治上,烏克蘭最高拉達里的議員幾乎都有美國護照、在美國有自己的房子;烏克蘭政府里,美國人當部長、副部長;國防部里,美國退役將軍當部長顧問。

現在,戰爭打起來了,烏克蘭的議員有誰上過戰場?烏克蘭以前那些總統都在哪裡?而在烏克蘭政府當官的美國人全部撤回美國,有誰在乎烏克蘭?

烏克蘭東部人民生活在戰火之中,他們不知道如何是好;中西部的烏克蘭人本來對俄羅斯就有很深的成見,他們生活在迷茫與恐懼之中,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趕上戰場。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第三宗罪:俄羅斯與生俱來的侵略性

現在的「俄羅斯聯邦」雖然是個新的國家,但他們繼承了俄羅斯一直以來的特點:好鬥、內亂、侵略、擴張。

俄羅斯在歷史上因為生存,基輔羅斯內部爭奪地盤、兄弟殘殺,他們好鬥、內鬥;在接受拜占庭帝國的東正教之後,羅斯的文化發生一定的變化,產生東西融合的新的文化。

經過十三至十五世紀的蒙古統治時期,俄羅斯民族也基本穩定,但他們早期的「基輔羅斯」已經分裂,主體變為「莫斯科大公國」。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不管怎麼變化,流淌在俄羅斯人血液里好鬥的特點沒有丟;打退衰弱的蒙古帝國,俄羅斯也接管了蒙古帝國巨大的領土,成為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巨無霸。

也許他們接管的不單單是領土,還有蒙古族喜歡擴張的個性,俄羅斯在獨立之後就走上了不斷擴張的道路,他們以「莫斯科大公國」為中心向四周出擊,尋找通往各大洋的出海口。

俄羅斯人口不多,這是他們的苦惱,每一個時期的統治者都想辦法增加人口,都收效甚微。

巨大的領土對俄羅斯人來說,不是什麼值得慶幸的事,他們反而被拖得沒有過過好日子。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一方面,喜歡擴張的國家總是懷疑別的國家會侵略他們,所以,巨大的不安全感時刻圍繞著他們。為此,俄羅斯不斷在國土邊上建立「隔離帶」——一個個小國,把自己與外界分割開來。

另一方面,由於國內人口不多,但幅員太大、民族眾多,以前搶來的領土上生活的人並沒有太多的歸屬感。所以,俄羅斯也是個容易分裂的國家,就像剛才,缺的就是火星

正是這樣的局面,更讓俄羅斯對外界特別敏感;北約東擴一點,俄羅斯就焦躁一分。北約東擴到俄羅斯邊境的烏克蘭時,俄羅斯忍不住了,也不能忍,他們要發起「特別軍事行動」。

實際上,俄羅斯現在執政的是以普京為代表的一股政治力量,他們不同於「俄羅斯聯邦」剛建立時的「親西方自由派」,也不同於蘇聯時期的「共產主義政黨」。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他們是一種近似美國共和黨那樣的「保守派」,奉行的是「俄羅斯第一」,追求的是和西方和解;在內部統治上,他們為了有效控制,不得不「圍繞核心的高度集權」、「容忍一定的特權換取忠誠」。

所以,現在的俄羅斯就是一個這樣的狀態:

總想得到西方的承認、卻又無情被西方奚落;總想保證國家利益,卻處處擔心別人的「侵略」;總認為自己強大,但特權階層能力實在一般;有勇敢能幹的士兵但軍官拉胯、有巨量資源但賣不出去。

如果沒有「俄烏戰爭」,還真的很難看清俄羅斯的實力;不管普京多麼能幹、英明,但渾身是鐵能打幾顆釘?俄羅斯的將來很不好說。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第四宗罪:美國的野心與罪惡

美國是一個讓人噁心的國家。二戰後,世界人民都以為:有「偉大的美國」領導,世界和平、人民幸福、遠離戰爭、天下太平。

美國也利用二戰後巨大的優勢地位,建立了有利於自己的世界秩序。為了世界的穩定,美國把二戰罪惡的源頭德國納粹和日本法西斯打壓下去,把德國和日本抓在手裡。

為了和蘇聯冷戰,美國領著追隨他的國家打了很多仗,塑造了自己的戰略態勢:大西洋方面,美國軍事力量深入歐洲腹地;太平洋方面,美國牢牢控制著第一島鏈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在控制了世界絕大部分地區之後,美國利用軍事霸權,護航華爾街的金融資本在世界掠奪,滿足美國人奢侈浪費的生活;西方國家也追隨美國,在部分產業方面用壟斷的手段獲得暴利。

現在的美國有點急了,他們發現很多後發國家在科技上與自己的差距在縮小、軍事實力的差距也在變小。這時候,美國對德國和日本進行一定的鬆綁。

當歐洲出現問題時,德國沖在前面,他們也要利用這個機會證明:德國是個戰鬥民族、德國是美國「忠誠的朋友」;

在亞洲,日本早就迎合美國,他們迫不及待地好處「XX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奇怪口號。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這種情況充分表現了美國的虛偽和無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這兩個國家都是戰敗國,而美國是戰勝國的領導。美國也因為於此,成為「偉光正」的代表。

現在,美國為了滿足自己資本的貪婪、國家無盡的私慾,他們放棄了自己堅持的正義,放出「德國、日本」。

美國曾經收伏了兩個破壞世界的魔鬼——納粹德國、法西斯日本,美國也因此樹立了正義的形象,得到世界的尊重,從為世界領導。

現在的美國,為了私利,要擾亂歐亞大陸;現在也不是二戰前搶佔對方地盤的戰爭時代,而是「控制」與「反控制」。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於是,美國放出來被自己控制的「魔鬼」,以它們為工具,達到自己控制歐亞的目的。

這就是美國的野心與罪惡。

俄烏戰爭的「四宗罪」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著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一、臨危受命平永昌 建興九年的雨季格外漫長,霍弋站在永昌郡城牆上,望著遠處瘴氣繚繞的哀牢山,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上的銅吞口。三日前收到的軍報還揣在懷中——夷王孟獲的族弟孟琰糾集三十七寨蠻兵,已切斷通往滇池的鹽鐵要道。"參軍大人,閻都督的援